何傳啟:未來35年中國產業結構調整思路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王振紅)9月15日,《中國現代化報告2018:產業結構現代化研究》專家座談會在北京舉行,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組長何傳啟提出了未來35年中國產業結構調整的思路和建議。

何传启:未来35年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9月15日,《中國現代化報告2018:產業結構現代化研究》專家座談會在北京舉行,圖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組長何傳啟。中國網 宗超/攝

他說,未來35年中國經濟將完成向服務經濟和知識經濟的兩次轉型,將全面建成製造業強國、服務經濟強國和知識經濟強國。為此,產業結構調整需要在宏觀經濟、中觀經濟和微觀經濟三個層面同時展開,並協同推進。

在宏觀層面,推動三次產業和三大產業的結構調整。在三次產業中,建議全面發展服務業,加速調整工業結構,有選擇地發展農業,提高產業結構協調性,早日完成向服務經濟的產業轉型。在三大產業中,建議優先發展知識產業,加速發展服務產業,有選擇地發展物質產業,全面提高產業質量,早日完成向知識經濟的產業轉型。

在中觀層面,推動六大集群的結構調整,並與宏觀層面的調整保持一致。建議優先發展人類服務和基本服務,加速發展流通服務,適度發展其他服務。

在微觀層面,推動24個經濟部門的結構調整,並與宏觀和中觀層面相協調。建議優先發展10個部門,分別是健康服務、商業服務、專業服務、信息服務、教育服務、金融服務、運輸服務、文化服務、社會服務和房地產服務。

“中國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同地區可以選擇相應的產業調整政策。”何傳啟表示。

據悉,本次座談會由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和中國未來研究會現代化研究分會聯合舉辦。《中國現代化報告2018》是“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是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和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完成的第17份年度報告,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