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投資裡不可不知的概念:折現

一個投資裡不可不知的概念:折現

關於複利,相信很多人就算不是深刻理解,也是聽過很多次的,而且是經常聽的。然而還有一個概念,在投資領域需要我們引起重視——折現率。

折現率(discount rate) 是指將未來有限期預期收益折算成現值的比率。

這是百度百科上的解釋,翻譯成人話就是:未來的錢現在值多少錢的換算比率。

我們都知道,現實的經濟是存在通貨膨脹的,在通貨膨脹的影響下,隨著價格的實際上漲,存款的實際價格或購買力就會降低,那些口袋中有閒置貨幣和存款在銀行的人受到嚴重的打擊。同樣,像養老金、保險金以及其他有價值的財產證券等,他們本來是作為防患未然和蓄資養老的,在通貨膨脹中,其實際價值也會下降。

一個投資裡不可不知的概念:折現

也就是我們說的:今天的錢比未來的錢值錢。

細想一下30年前一萬元那是可以買套房子的,現在的一萬元有時候連一平米都買不到。這就是時間的力量,它會讓金錢稀釋,如果利用好它,我們就可以把別人的錢賺到或者不被某些機構割韭菜。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現在跟某人借10000元錢,承諾在未來30年後給他20000元,從這個角度看,感覺是賺了,翻了一倍,然而如果按每年3%的通貨膨脹來算的話,30年後的20000元折現為現在的購買力才8500塊錢。也就是說雖然獲得了20000元,增加了10000元的本金,可是購買力卻下降了,也就是錢不值錢了。

一個投資裡不可不知的概念:折現

這就是我們投資裡面需要考慮的一個簡單問題,就是這個產品的收益率是否比通貨膨脹率高,或者有沒有比銀行定期存款利率高(或者餘額寶收益率),如果沒有的話,那麼這個投資標的就是不划算的,虧損的,因為折現後還沒有現在的錢多,那就沒有投資的意義了。

如果以後遇到一些投資,尤其是投資年限特別長的,動不動就幾十年,還保證交幾萬就有幾十萬的,就應該深入的思考一下,如果折現後這幾十萬還有多少錢。如果用現在的思維考慮幾十年後的這幾十萬,那麼我們就很容易陷入別人編織的陷阱中而不自知。當然,如果你是打著保本的想法,可以選擇那些大概和通貨膨脹率相同的投資品,這樣的話,幾十年後折現下來,購買力也和現在差不多。

一個投資裡不可不知的概念:折現

這就又涉及到一個問題了:資產配置。其實這個問題很複雜,不過簡單原則就是:在充分理解折現(今天的錢比明天值錢)和機會成本的前提下,根據自己的需求投資。

比如:年輕人由於本金少,就應該大比例投資收益率高的標的;而老人現金多,承受風險低,就應該大比例投資保本類的產品(收益率和通貨膨脹率接近),以備養老之需。

概念是一切思考的基石。如果我們連概念都不知道,自然不會往這方面思考。因此,瞭解了折現率,對今後的自己肯定會有指導作用。

一個投資裡不可不知的概念:折現

關於折現率這種我們投資中必須知道的概念,你還有哪些?歡迎分享。

相關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