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新格局

在今年的鄉村治理實踐中,我市探索運用“四議四調四評”新模式,全面開啟鄉村治理新徵程,成功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新格局,農村治安案件、安全事故、矛盾糾紛持續下降,化解率不斷上升,平安建設深入推進,為加快建設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示範區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保障。

“四議” 議出鄉村治理新格局

村民代表提議。每個村民小組民主推選1-3名村民代表,集中收集反映群眾意見。針對重大村務事項及群眾反映意見,由村民代表入戶走訪,廣泛徵求群眾意見,提出初步建議。村民小組商議。村民小組及時將收集的群眾意見建議分類整理,召開村民小組會議研究討論、提出處理辦法。“兩委”成員合議。每月定期召開村“兩委”會議,對村民小組和村民代表收集上報的群眾意見進行合議,村“兩委”能處理的一般事項由“兩委”成員研究合議,專人落實,按期交賬;重大事項由“兩委”成員醞釀形成初步意見,提交村民大會決議。村民大會決議。每季度召開一次村民大會,及時將村“兩委”合議形成的方案交村民大會決議,經大多數村民表決同意後按程序實施,並全程公開公示、接受村民監督,以村民的高度參與和集體決策推動村務自治。

“四調” 調出鄉村法治新面貌

院戶親情調。針對農村小微矛盾糾紛,邀請當事人最信任的親戚、朋友和鄰居一起,從公正立場評判是非曲直,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切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苗頭。去年來,全市運用“院戶親情調解”法,成功化解矛盾糾紛佔信訪總量的50%以上。理事村規調。充分發揮離退休幹部、人民教師等熟悉村情民俗、與群眾有較好感情基礎的獨特優勢,組建調解理事團,通過實地走訪、找準癥結,集體“會診”“把脈處方”,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信訪不上行。村民眾口調。針對老難矛盾糾紛,聘請離退休法官、檢察官、律師作為專業顧問,與基層幹部、群眾代表組成聯合調解組,依託村民說事會、紅白理事會、“農民夜校”等載體,適時組織座談疏導,幫助矛盾雙方明辨是非、靜心協商,促進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司法權威調。針對難以協商解決的重大矛盾糾紛,創新調解前置、流動法庭等方式暢通公調、檢調、訴調和訪調對接機制,落實“訴非銜接”措施,推動依法化解,促進案結事了。今年1-9月,全市重大矛盾糾紛依法調處成功率同比上升10.2個百分點。

“四評” 評出鄉村德治新風尚方案交村民大會決議,經大多數村民表決同意後按程序實施,並全程公開公示、接受村民監督,以村民的高度參與和集體決策推動村務自治。

“四調” 調出鄉村法治新面貌

院戶親情調。針對農村小微矛盾糾紛,邀請當事人最信任的親戚、朋友和鄰居一起,從公正立場評判是非曲直,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切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苗頭。去年來,全市運用“院戶親情調解”法,成功化解矛盾糾紛佔信訪總量的50%以上。理事村規調。充分發揮離退休幹部、人民教師等熟悉村情民俗、與群眾有較好感情基礎的獨特優勢,組建調解理事團,通過實地走訪、找準癥結,集體“會診”“把脈處方”,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信訪不上行。村民眾口調。針對老難矛盾糾紛,聘請離退休法官、檢察官、律師作為專業顧問,與基層幹部、群眾代表組成聯合調解組,依託村民說事會、紅白理事會、“農民夜校”等載體,適時組織座談疏導,幫助矛盾雙方明辨是非、靜心協商,促進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司法權威調。針對難以協商解決的重大矛盾糾紛,創新調解前置、流動法庭等方式暢通公調、檢調、訴調和訪調對接機制,落實“訴非銜接”措施,推動依法化解,促進案結事了。今年1-9月,全市重大矛盾糾紛依法調處成功率同比上升10.2個百分點。

“四評” 評出鄉村德治新風尚

評標杆正黨風。探索建立隨機提問“現場評”、組織生活“定時評”、限時整改“動態評”、徵集意見“公開評”等農村黨員“星級”評定和激勵機制,把農村黨員幹部置於群眾監督之下,推動形成新風正氣。評孝道樹家風。每年集中開展尊老愛幼評選活動,培塑一大批“孝道之星”和“好婆婆”“好兒女”等先進模範,示範傳倡尊老愛幼、互敬互愛良好風尚。評公德純民風。積極開展“四好村”和星級文明戶評選,用道德新風引領民風轉變。評鄉賢濃鄉風。積極開展新鄉賢評選活動,引導村民崇德向善、見賢思齊。恩陽區充分發揮老幹部、老教師、老醫生、村離職“三職”幹部的積極性,成功創建老幹部協會,主動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取得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