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剎玄帝廟

古剎玄帝廟

古剎玄帝廟

"古剎玄帝廟"簡稱"玄帝廟",由於是位於村東的東門以外,又稱為"東廟"。玄帝即玄武,又稱真武大帝、佑聖真君玄天上帝,全稱真武蕩魔大帝。原本是玉帝座下的四聖之一,民間稱為北極玄真武上帝。古人以龜、蛇為玄武,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北方之神","鎮北方、主風雨"有水神之名。在五行中屬水、能勝火,玄帝又被視為防火大神。

明初朱元璋死後,皇太孫朱允炆即位、削藩。燕王朱棣起兵爭奪皇位。為了師出有名,便稱真武大帝顯聖"替天行道",出兵南征。朱棣取得皇位後,加封真武為"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

古剎玄帝廟

朱元璋

古剎玄帝廟

朱棣

古剎玄帝廟始建於明永樂初年,道教建築,明嘉靖十八年(1539)曾重建。《宛署雜記》載"古剎玄帝廟,在馬鞍山,離城七十里,萬曆壬辰年(1592)太監張誠等重建,兵部主事虞淳記"。這是古剎玄帝廟於五十三年後的再次重修。

古剎玄帝廟坐北朝南,山門一開間,面闊3.65米、進深1.6米,高3.6米,歇山調大脊,筒瓦磚獸,綠琉璃瓦剪邊,雙扇木門。石額刻四字"無量壽佛",一副楹聯鐫刻於山門左右的柱石之上。上聯曰:願天常生好人,下聯雲:願人常做好事。"古剎玄帝廟"五個淺浮雕大字鐫刻於青石質門楣之上。

古剎玄帝廟

正殿坐北朝南,面闊三間帶廊,通面寬 9.75米、進深6.1米。硬山大脊,筒瓦磚獸,橫脊有磚雕花紋飾,五架樑,砌上明造。東、西配殿各兩間,面闊6.52米,進深4.65米,元寶脊石板屋面,飾有分間瓦及麥穗瓦。五架樑、砌上明造。

正殿內原有石佛兩尊,高0.2米。石花瓶一對,高0.24米。石香爐一鼎,高0.19米。青瓷花瓶一對,高0.12米。佛龕內石佛像一尊,高0.23米。木佛

古剎玄帝廟

兩尊,高0.2米。瓷娃娃一對,高0.1米。石獅一對,高0.56米。殿前有鐵鐘一口,高1.45米,口徑0.9米,於嘉靖十八年(1539)四月造。殿前有石碑兩通,古柏一株。

玄帝廟的北大殿供奉著觀世音娘娘的神像,有結婚一兩年後仍未受孕的婦女,便來到東廟祈子。有婆婆為兒媳求的,也有母親為女兒求的。先向觀音娘娘焚香膜拜、許願禱告,然後從佛像前偷偷地抱走一個娃娃帶回家中。只要虔心相求,一準應驗。這北大殿也曾是石廠娘娘會燒香祭祀的殿宇。

古剎玄帝廟

舊時,石廠村曾建有娘娘會,也稱"菩薩會",其成員大都是四、五十歲的婦女。每年農曆二月十九,觀世音菩薩生日的這一天,娘娘會要在東廟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祭祀之後,有兩位婦女抬著一面大銅鑼於頭前開道,四位老太太抬著一頂供奉著娘娘神位的小轎,其餘每人各持一面黃色小旗兒隨後。從石廠到岢羅岮,從東向西地走一趟,挨家挨戶地為娘娘斂募香火錢,這檔香會一直活躍到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以後,才停止了活動。

古剎玄帝廟

時隔半個多世紀,娘娘會已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記憶。曾經歷過娘娘會的老太太們都已作古,就連當年跟著娘娘會,跑在後面看熱鬧的娃娃,也都已到了耄耋之年。那頂當年抬著娘娘神位的小轎和於頭前開道的銅鑼更不知是失落於何方。在80年代末,古剎玄帝廟舊址批建了民房。人們在清理北大殿殘址時,還曾發現了許多的磁娃娃,及旗幟等物。

1946年初,東廟(即玄帝廟)改建成了學校。兩間東禪房擴建為三間加

耳房。三間東房為教室,單間耳房為教員辦公室,西耳房為教員宿舍,東房的後面是操場。80年代後,石廠小學遷往新址,玄帝廟批建民房。

1958年,正殿前的鐵鐘被拉走煉了鋼鐵。文*期間,大殿前的石碑也被拉倒,掩埋到了地下。改建民房時清理出的物品也大多失落。殿前的古柏及僅存的一段西山牆毀於2010年歲末的拆遷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