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的繼承人,奠定了元朝的基礎,被忽必烈尊為“元太宗”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女人無數,兒孫更是不知有多少。繼承他位置,成為蒙古帝國新大汗的只能有一個,這個人就是成吉思汗的第三子——窩闊臺。

孛兒只斤·窩闊臺,生於公元1186年,成吉思汗第三子(嫡子),蒙古帝國第二任大汗。

成吉思汗的繼承人,奠定了元朝的基礎,被忽必烈尊為“元太宗”

窩闊臺出生於當時戰亂不休的蒙古草原,在這樣的環境裡,窩闊臺自幼學習騎馬射箭。他的少年時光便是在馬背上度過的,長大後跟隨父親四處征伐,經過戰爭的洗禮,成為了一位足智多謀、驍勇善戰的大將。

窩闊臺十八歲時,這年是公元1203年,成吉思汗在這一年打響了非常重要的一仗。成吉思汗與當時蒙古草原非常強大的克烈部大戰,克烈部的首領是王汗,他是成吉思汗的義父,曾有恩於他。但是現在兩人卻打起來了,與王汗一起對抗成吉思汗的是札木合,他是成吉思汗三次結拜的安達(結拜兄弟)。

成吉思汗的繼承人,奠定了元朝的基礎,被忽必烈尊為“元太宗”

在這一戰中,王汗人多勢眾,成吉思汗起初不敵。年僅十八歲的窩闊臺在這場戰爭中奮勇殺敵,混戰中,窩闊臺被敵用人箭射傷。窩闊臺鮮血直流,帶傷殺敵,與成吉思汗大將博爾術、博爾忽一起殺出了一條血路。

打敗克烈部後,窩闊臺繼續跟隨父親進軍乃蠻部,公元1204年,乃蠻部被成吉思汗消滅。之後進攻蔑兒乞部,擊敗蔑兒乞部,成吉思汗看見個挺漂亮的婦女,把她賞給了窩闊臺,這婦女就是後來的乃馬真後脫列哥那。

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準備率大軍西征。這次西征成吉思汗只帶忽蘭皇后一個老婆,在與其它老婆話別時。也遂皇后覺得此次出征路途遙遠,且戰爭殘酷無情,她向成吉思汗建議立儲。

成吉思汗的繼承人,奠定了元朝的基礎,被忽必烈尊為“元太宗”

成吉思汗聽後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召集諸弟、諸子,商議繼承人人選。最後確定窩闊臺為繼承人,隨後窩闊臺跟隨成吉思汗西征。

成吉思汗有嫡子四人,是正妻孛兒帖所生的,分別是長子朮赤、次子察合臺、三子窩闊臺、四子託雷。這幾人中,成吉思汗最喜歡四子託雷,但為了蒙古帝國的未來,成吉思汗選擇了更為適合的窩闊臺為繼承人。

公元1225年,窩闊臺跟隨父親成吉思汗率大軍迴歸,西征結束。在這次西征中,窩闊臺立下了不少戰功。由於朮赤與察合臺不和,兩人經常鬧起來。於是成吉思汗經常對窩闊臺委以重任,而託雷則一直跟隨在成吉思汗身邊。

窩闊臺在處理兩位兄長的關係上做的非常好,在西征途中完全能獨當一面,成吉思汗對他甚是滿意。

成吉思汗的繼承人,奠定了元朝的基礎,被忽必烈尊為“元太宗”

公元1226年,西夏國主違約,成吉思汗親征西夏。在擊潰西夏後,成吉思汗直接轉頭對付金國。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六盤山去世。成吉思汗死前召集諸子,讓他們盡心盡力輔佐窩闊臺治理蒙古帝國。

成吉思汗死後,窩闊臺並沒有馬上登上蒙古帝國大汗之位。當時蒙古帝國的大汗必須要經過忽裡臺大會的選舉通過,才能真正的接管蒙古帝國。

期間汗位空缺兩年,按照蒙古“幼子守灶”傳統,由成吉思汗幼子(嫡子)託雷攝政監國。

公元1229年,蒙古宗王與大臣召開忽裡臺大會,此時成吉思汗長子朮赤已故,次子察合臺全力支持窩闊臺。有人建議按照傳統立託雷為蒙古帝國新大汗,大會爭議了四十天,最終窩闊臺被擁立登基,成為蒙古帝國第二任大汗。

成吉思汗的繼承人,奠定了元朝的基礎,被忽必烈尊為“元太宗”

窩闊臺登基後,重用契丹人耶律楚材治理漢地,推行漢法,為忽必烈建立元朝奠定了基礎。同時在蒙古實行改革,重用了一批有能力的人才,使蒙古帝國蒸蒸日上,愈發的強大。

公元1229年,窩闊臺繼位後,立即按照父親成吉思汗留下的遺囑,聯宋滅金。公元1230年。窩闊臺與託雷分兵伐金,一路上勢如破竹。

公元1232年,託雷率領的精兵,在河南均州三峰山與金軍主力大戰,最終擊敗金軍。之後窩闊臺命大將速不臺繼續伐金,自己則迴歸蒙古。公元1234年,金國滅亡。

成吉思汗的繼承人,奠定了元朝的基礎,被忽必烈尊為“元太宗”

公元1235年,窩闊臺召開忽裡臺大會,決定出兵西征。這次西征,由朮赤之子拔都統帥,老將速不臺以及蒙哥、貴由等諸宗王跟隨。此次出征大約有十五萬軍隊,最遠打到了歐洲,是蒙古帝國第二次西征,史稱“長子西征”。

窩闊臺這人,政務能力非常強,對於處理與他人的關係也很擅長,但卻非常愛喝酒。

成吉思汗的繼承人,奠定了元朝的基礎,被忽必烈尊為“元太宗”

公元1241年,窩闊臺出獵,在行賬中親近歌姬,喝大酒,隨後猝死在行賬中。時年五十六歲,在位時間共十三年。

公元1266年,忽必烈追尊窩闊臺為“元太宗”,諡號“英文皇帝”。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