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當你準備好了,勝利也能成為習慣


成吉思汗:當你準備好了,勝利也能成為習慣

文丨《那些年》悅悅

成吉思汗的一生都在金戈鐵馬中度過,經歷了無數戰役,卻鮮有敗績。

他統一了蒙古草原上的諸部,出征西夏、金朝,又把兵鋒對準西方,席捲歐亞大陸。因為這些戰績,成吉思汗成為當之無愧的戰神,又被譽為最偉大的軍事天才,他帶領蒙古部落的崛起對世界歷史的進程和格局產生了重要影響。拿破崙曾說:我不如成吉思汗。這個遊牧民族有嚴格的軍事組織和深思熟慮的指揮,他們要比自己的對手精明得多。

有人說成吉思汗能夠戰無不勝是天才使然,有人說他是靠“騎兵之力取天下”。那麼,到底是什麼讓他立於不敗之地的呢?

戰神也打過敗仗

如果成吉思汗回顧自己的戎馬一生,他一定會想起當年在草原上的“十三翼之戰”——這或許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場慘敗。

1189年,鐵木真被推選為部落的可汗。他的義兄弟扎木合感覺到鐵木真的崛起對自己造成了威脅,於是和鐵木真決裂,針鋒相對。

札木合的一個部下(一說是弟弟)經常帶人到鐵木真的領地上搗亂。一次,他帶人去偷馬的時候被鐵木真的族人殺死了。札木合以報仇為名,集結多個部落,出動3萬人馬,分兵十三路前去討伐鐵木真。

成吉思汗:當你準備好了,勝利也能成為習慣

鐵木真得到消息,組織起幾乎所有的部眾共3萬人,分成十三翼迎戰。雙方交戰激烈。但是在札木合聯軍的衝擊下,鐵木真的部隊逐漸處於劣勢,之後被迫撤退。

札木合獲勝,有些得意忘形。為了打擊鐵木真的士氣,他竟然命令部下生起篝火,埋下70口大鍋,然後將俘虜扔進鍋中。扎木合雖然勝利,但是他的殘忍讓手下的一些戰士非常不滿,紛紛投向成吉思汗。

對於起步階段的鐵木真來說,戰場上的失敗在所難免。之後他重整旗鼓,在11年後成功打退了扎木合聯軍的又一次進攻。

十三翼之戰失利之後,鐵木真的戰場生涯幾乎再無敗績。而這並非偶然。

打造硬實力:建立一支鐵騎

成吉思汗擁有一支所向披靡,戰鬥力爆棚的軍隊。這得益於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第一,全民皆兵。《元史》中記載:蒙古部落15歲以上70歲以下的男子悉數當兵。不僅全民皆兵,而且

這支軍隊的軍事訓練是從娃娃抓起的。有史料記載,“其騎射則孩時繩束以板,絡之馬上,隨母出入,三歲以索維之鞍,俾手有所執,從眾馳騁。四、五歲用小弓、短矢。及其長也,四時業田獵。”再到成人後,還有嚴格的日常訓練和考核機制。不打仗時,成吉思汗會組織大型圍獵活動,似軍事演練一般。目的就是讓族人保持戰鬥力。

成吉思汗:當你準備好了,勝利也能成為習慣

第二,部隊紀律嚴明,賞罰分明。有一次,鐵木真要出兵討伐其他部落。出兵之前,他就對手下將士們說:“如果打贏了,在追擊逃兵的時候,看見敵人丟棄的財物千萬不要去撿,等到戰爭結束之後,我會分給你們的。”後來這場仗他們果然打贏了。但是他的部下中有三個人沒有遵守約定。鐵木真很生氣,就把他們撿到的東西全都奪過來,拿到軍中重新分配。蒙古史學家多桑就說,在鐵木真管理的軍隊當中,如果是一個將軍犯了錯誤,成吉思汗只要派一名下級官吏去傳令,就能執行不誤。不論這個將領相距多遠,哪怕是他統率著十萬人馬,也得堅決服從使臣的傳令。如果是鞭刑,就得伏地受刑,如果是殺頭,那也要乖乖受刑。

成吉思汗:當你準備好了,勝利也能成為習慣

第三,良好的後勤保障:成吉思汗十分重視軍隊的後勤保障工作。在當時的條件下,他們出征時攜帶的牛羊很有限。為了節約食材,成吉思汗曾經專門規定了宰殺牛羊的方法。按照他的方法處理的牛羊肉,肉量會增加,不會浪費,而且肉質鬆軟,味道鮮美,更易於長久保存。

第四,獨特的軍隊架構:成吉思汗分別任命十戶長、百戶長、千戶長、萬戶長,使軍隊直接歸屬於自己掌管和嫡系親信控制之下。此外,他還親自組建起自己的尖刀部隊——怯薛軍,這支軍隊名聲遠揚,是對成吉思汗絕對忠誠的警衛團,保障了他的人身安全,在作戰時直接聽他調遣。

積累軟實力:戰術靈活多樣

成吉思汗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從一開始的硬碰硬到後來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打法”,有了更多的戰略戰術思想。

第一種:心理戰,攻心為上:

《孫子兵法》中說:“上兵伐謀”(“伐謀”即破壞敵人的計劃 ,沮喪敵人的意志)。在很多戰爭中,成吉思汗都採用了心理戰。

攻打西夏時,成吉思汗命人給西夏皇帝李安全寫信,卻受到了李安全的嘲諷。之後,成吉思汗周密計劃,提前對軍隊進行攻城訓練,同時派出數個偵察小組對兀剌海城進行情報蒐集和武力偵察。還把一個西夏牧羊人放進了城中,傳播這樣的恐怖消息:對於堅守不降的城池,成吉思汗的部隊會在破城之後屠盡城中之人。當成吉思汗的軍隊兵臨城下時,城中已經人心惶惶。

成吉思汗:當你準備好了,勝利也能成為習慣

第二種:集中優勢兵力,重點突破

1211年,成吉思汗率領10萬蒙古軍隊與金朝的40萬軍隊在野狐嶺展開了一場大戰。金朝依靠天險修建300裡界壕,想與蒙古軍隊打防禦消耗戰。之後,金朝主將把兵力遍佈在野狐嶺長城各個地方,他則坐鎮中央,想憑藉山勢和長城之險要,阻擋蒙古人。

成吉思汗充分利用蒙古騎兵快速突襲的優勢,以少量兵力分散和削弱金朝軍隊的注意力和防線,運用正面佯攻、重點突破、聲東擊西、側翼伏擊、圍點打援、心理震懾等多種巧妙戰術,最終突破了金軍統帥苦心構築的天險。

野狐嶺之戰是中國歷史上經典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充分體現了成吉思汗個人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戰役的結果最終改變了蒙金兩方的力量對比,也為金朝的最終覆亡埋下了伏筆。

成吉思汗:當你準備好了,勝利也能成為習慣

第三種:大迂迴戰術

蒙古軍隊長期作戰中還形成了一種特色打法——大迂迴戰術。據說這種打法起源於圍獵,不直接對敵列陣挑戰,而是盯緊敵人後方,以左右包抄的方式,將敵人包圍,不給對方留下一條生路。這種戰法在早期草原爭霸的時候就使用過,在之後的征伐中也屢試不爽。

運動戰、閃擊戰、心理戰、奇襲戰……成吉思汗成了後人研究戰法戰略的靈感源泉。他的戰術千變萬化,唯一不變的是,作為一軍主帥,成吉思汗在戰場上總能迅速找到敵人的弱點,指定合理的進攻策略,然後一擊即中。

踏上征服之路

成吉思汗曾經說過:“要讓青草覆蓋的地方都成為我的牧馬之地。” 憑藉剽悍的蒙古鐵騎和豐富的戰略經驗,他一步步統一了草原,在長期和西夏、金朝的交手中一次次取勝。之後,他又把目光投向更大的世界,親自領兵西征花剌子模。

在蒙古鐵騎踏起的飛塵中,他從一個勝利走向了下一個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