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歷代皇帝極其重視領土和主權,為何不收復澳門?清承明制

大清和蒙元都是中國歷史上少數民族大一統政權,把中國歷史版圖都推向了最大化。大清年間,康熙幾次西征北拒,收復了喀爾喀蒙古,乾隆更有十大武功,收復新疆納,又把西藏納入實際的管理中。對於大清來說,中國的領土一點都不能少。為此,大清建立之初還立了一個祖制,子孫後代有丟失領土者,死後不得立“聖德神功碑”。可見,大清歷代皇帝都是極其重視主權和領土完整的。

大清歷代皇帝極其重視領土和主權,為何不收復澳門?清承明制

那麼問題來了,乾隆時期的領土東到庫頁島,西抵蔥嶺,北起唐努烏梁海,南至曾母暗沙群島,廣袤的138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為什麼沒有收復澳門呢?

大清歷代皇帝極其重視領土和主權,為何不收復澳門?清承明制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下“清承明制”。大清為了迅速接管明朝地區,也為了昭示皇權的合法性,總體上採取了“清承明制”策略。大清制度基本沿用明朝,例如繼承了六部制,內閣制,行省制,主要的地方官員也沿襲明制。更重要的是在文化和思想上基本沿襲明制,祭拜孔子,接受儒家思想文化,建立關帝廟,倡導忠義,祭拜明朝皇帝,維修明朝陵墓,籠絡人心等等措施。當然,清承明制也做了許多改革和完善,康熙時沿襲嫡長子繼承製,雍正後建立了秘建儲制,成功解決儲權問題。

對於大清來說,就是明朝的合法繼承者,所有疆域和子民都是我的,包括宗藩體系。明朝曾經的藩屬國,緬甸,越南不願意納貢稱臣,才有了乾隆的幾次南征。明朝沒有控制到的疆域,歷史上屬於中華民族的,也是大清的,吳三桂割據三藩,那是絕對不允許的。

大清歷代皇帝極其重視領土和主權,為何不收復澳門?清承明制

對於澳門也是一樣,明朝已經出租給葡萄牙了。這既定的事實,已經延續一百年了。主權還在大清的手裡,澳門出租的只是使用權,況且,每年還有500兩白銀的租金,這比收稅多多了,何樂而不為。

當初,大清也動過收回澳門的念頭。當時順治在傳教士湯若望的勸說下,認為留著澳門可以牽制葡萄牙,南明,荷蘭等幾方力量,對大清的統治有利。從戰略角度來看,維持澳門現狀是最佳選擇。

大清歷代皇帝極其重視領土和主權,為何不收復澳門?清承明制

大清時期,順治,康熙,乾隆都是比較開放時期。從澳門過來的傳教士利瑪竇,湯若望,南懷仁,張誠,白晉,徐日升,郎世寧等對順治,康熙二人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不僅傳播了西方的先進技術,更是開闊了視野。康熙能成功繼位,這與湯若望也有關係。《中俄尼布楚》條約能成功簽訂也離不開兩個傳教士徐日升,張誠的貢獻。所以,大清認為留著澳門作為中西方文化交流窗口有其積極的作用。

大清歷代皇帝極其重視領土和主權,為何不收復澳門?清承明制

通商貿易的需要,康熙時期還是比較開明,他是個數學家,非常熱衷於西方的先進技術。清初為了對抗臺灣的鄭成功,不得已實行海禁政策。其實,大清也需要西方各國的商品,統治者也意識到徹底關閉國門是不現實的。澳門的出現,作為海上貿易的中轉站,符合大清的利益。

大清歷代皇帝極其重視領土和主權,為何不收復澳門?清承明制

誠然,後面發生的事情,大清統治者是沒有預料到的。道光時期,鴉片戰爭後,國力衰落,葡萄牙趁火打劫,霸佔了澳門。此時,大清朝廷根本有心無力,眼睜睜著看著澳門溜走。聞一多的《七子之歌之澳門》唱出了多少炎黃子孫內心的痛。

大清歷代皇帝極其重視領土和主權,為何不收復澳門?清承明制

直到1999年,澳門成功迴歸。只有一個強大的國力,才能有強大的主權。沒有強大的祖國,只能任人宰割。很榮幸,我們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發展才是硬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