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只產品清盤!王亞偉也扛不住了,這個行業怎麼辦?

導讀:2018年註定不平凡,資本市場更是如此。

今年以來,A股一地雞毛,債市違約不斷,基金業提前過冬,從業者處境艱難,踩雷、清盤、離職潮等字眼不時見諸報端。

2018年的冬天已經來了,2019年的春天還會遠嗎?

基金業最大清盤潮

2018年至今,A股走得跌跌撞撞。上證指數在1月29日創出年內新高3587點,此後一路下挫,於10月19日創出年內新低2449點,全年跌超1000點,跌幅接近30%


4000只產品清盤!王亞偉也扛不住了,這個行業怎麼辦?


上證指數2018年走勢圖

創業板指也從年初高位1918點掉頭向下,一度跌破1200點重要關口,最低跌至1184點,不斷刷新股民的心理下限


4000只產品清盤!王亞偉也扛不住了,這個行業怎麼辦?


創業板指2018年走勢圖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A股一地雞毛,基金也好不到哪兒去,整個行業提前過冬。2018年,基金行業掀起前所未有的大規模清盤潮。

先看公募基金,截至12月28日,今年以來70多家公募清盤數量多達394只,而2017年全年清盤基金數量僅為103只,今年基金清盤數量是去年的3.75倍

公募基金清盤不斷提速,有業內人士忍不住感慨,有的月份基金清盤數量甚至超過當月發行數量,導致出現單月基金數量淨減少的現象。


4000只產品清盤!王亞偉也扛不住了,這個行業怎麼辦?


2018年各月公募清盤數量 圖片來源:中國基金報

公募基金尚且如此,更遑論私募基金。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共有4045只私募產品清盤,涉及1942傢俬募機構,清盤數量與機構數量雙雙刷新歷史記錄。

回顧發現,2014年至2017年,私募基金的清盤數量分別為782只、1824只、2288只和3572只,2018年私募基金掀起近5年來最大規模清盤潮


4000只產品清盤!王亞偉也扛不住了,這個行業怎麼辦?


私募基金近5年清盤數量 圖片來源:全景網

再看公募發行情況,12月10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佈了截至2018年10月的公募基金市場數據。截至10月31日,公募基金總數由9月的5459只下降為5454只。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5年來公募基金總數首次出現環比下降。那麼,基金業為何會淪落到如此悲慘的地步呢?

大佬也扛不住了

基金行業不景氣,與A股市場的黑天鵝事件脫不了干係。從年初的樂視網,到年中的中興通訊,再到之後的長生生物,以及上海萊士等,每一隻黑天鵝都在基金業颳起一陣狂風。

此外,今年以來,

管理層加強對上市公司的退市監管,一大批機構踩雷退市股。例如2018年的首批退市股*ST吉恩,上交所宣佈終止*ST吉恩股票上市後,持倉的長安基金、東方基金、興業全球基金全部踩雷。


4000只產品清盤!王亞偉也扛不住了,這個行業怎麼辦?


A股市場不太平,債市也進入雷暴高發期。截止2018年11月,債券市場共有91個主體發行的206只債券發生了違約,涉及違約的債券本金規模達1670.68億元

年初至今,丹東港、富貴鳥、永泰能源、盾安集團、凱迪生態等知名企業接連雷暴,其中,僅丹東港一家就曝出5只債券密集違約,炸得基金業面目全非。


4000只產品清盤!王亞偉也扛不住了,這個行業怎麼辦?


資本市場的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引爆,踩雷的機構損失慘重,行業上下人心惶惶,連大佬都扛不住了。

先看公募行業,作為鼎鼎有名的明星基金經理,任澤松曾是中郵基金的一塊金字招牌。但是,繼2017年接連踩雷樂視網、爾康製藥和宣亞國際後,中郵基金業績墊底,任澤松被業內冠以“雷神”的稱號

2018年6月,任澤松留下一句“我太累了,想休息一段時間”後,便黯然離開供職多年的中郵基金,也離開了公募基金,轉身投入了私募基金的懷抱。

除任澤松外,越來越多的基金經理選擇離開公募,其中不乏明星基金經理,如傅鵬博、曹慶、徐彥等。

但是,中郵基金並沒有成功走出雷區。2018年12月11日至13日,中郵創業基金連發3份公告,顯示中郵睿利增強債券基金遭遇鉅額贖回需要延續兌付。


4000只產品清盤!王亞偉也扛不住了,這個行業怎麼辦?


在巨大的贖回壓力下,中郵基金的收益迅速由正轉負,能否順利邁過2018年的最後一道坎,對中郵基金將是一項嚴峻的考驗。

再看私募行業,作為曾經的“公募一哥”,如今的私募大佬,王亞偉的2018年也不好過,旗下產品被曝提前清盤。

11月份,基金業協會備案數據顯示,王亞偉公司千合資本旗下的中鐵寶盈祥雲3號特定客戶資產管理計劃,已經提前清盤了


4000只產品清盤!王亞偉也扛不住了,這個行業怎麼辦?


圖片來源: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官網

一石激起千層浪,王亞偉作為私募業的標杆人物,旗下產品清盤引人側目,他管理的其他產品的收益情況也被挖了出來。

目前,王亞偉旗下產品有最新淨值展示的合計19只,平均收益為-14.5%。而王亞偉的拳頭產品“昀灃”系列,6只有淨值數據的基金平均虧損超24%,最大虧損接近40%。


4000只產品清盤!王亞偉也扛不住了,這個行業怎麼辦?


放眼整個基金業,業務開展不順利,管理費收入下降,但經營成本卻很難在短時間內降下來,降薪、裁員的陰雲籠罩頭頂。很多機構都在裁減行政、客服等後臺人員,開始全面收縮戰線。

2019年代表新希望

凡事都有兩面性,在2018年基金業千瘡百孔的背面,很多亮點事件也值得被歷史銘記。

首先是公募基金的爆款產品興全合宜。1月16日,興全合宜放開認購,僅僅4秒便達到2億元成立線,半小時內銷售過百億,當天即宣佈提前結束募集,募資規模超300億元,成為今年新基金首募的現象級事件


4000只產品清盤!王亞偉也扛不住了,這個行業怎麼辦?


在興全合宜開門紅之後,公募基金的整體走勢呈現頹勢,但其中不乏亮點。12月28日晚間,公募基金交出了2018年的成績單,結果令人喜憂參半。

儘管不時跳出債券違約事件擾人心神,但2018年表現最好的仍是債券型基金。綜合來看,2018年債券市場呈現出結構性牛市,

債券基金賺錢效應明顯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8日,指數債基的平均收益率為7%;純債基金為6%;一級債基接近5%;二級債基虧損;偏債混合基金中超50%取得正收益。

其中,冠軍產品是純債基金鵬華豐融,其收益率高達16.79%,以絕對優勢遙遙領先於榜首。


4000只產品清盤!王亞偉也扛不住了,這個行業怎麼辦?


但是,主動股票型基金今年普遍虧損,平均收益率為-24.49%。連往年大放異彩的醫藥基金,也加入了虧損隊伍,虧得少的就算人生贏家了。

在公募基金成績單之外,還有一個里程碑事件,即養老目標基金在2018年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8月6日,首批養老目標基金正式亮相,華夏基金、南方基金、博時基金等14家基金公司拿到批文。

截至12月24日,首批養老目標基金已成立9只,合計募集金額近30億元。儘管規模不大,但意義非凡,2018年成為養老投資元年。

結語

每一輪牛熊轉換,對資本市場都是一種考驗,更是一種歷練。牛熊交替之際,寄望基金從業者能夠韜光養晦,苦練內功,待到牛市降臨,方能乘風而起

有人說,2018年或許是過去十年中最壞的一年,但也有可能是未來十年中最好的一年。

如今,2018年即將謝幕,嶄新的2019年款款而來,帶著新的希望,正在向我們招手示意。

經濟學裡有一條共識:信心比黃金更寶貴!期待大家帶著新希望,提前佈局,抓住下一輪牛市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