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誠保險募資金額“縮水”近四成 成立7年連虧逾5億

今年一季度,眾誠保險(835987,OC)曾宣佈,擬向符合條件的現有股東及合格投資者發行股票不超過7.6875億股,預計募集資金不超過25.6億(含25.6億)元。

日前,這一募資事項傳來新進展:眾誠保險本次股票發行認購價格定為2.02元/股,實際募集資金約15.53億元,相比原來擬最高募集的25.6億元,“縮水”近四成。同時,發行對象包含兩家主體——老股東廣汽集團與新股東廣州開發區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發區金控集團”)。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作為新三板掛牌企業,眾誠保險也有IPO打算,此次充實資本金,也能為IPO打下一定基礎。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部分計劃IPO的企業之所以提前進行融資,主要是基於增強持續發展能力的考慮。他認為:“IPO排隊的時間相對較長,如果沒有充足的資金儲備,企業很難在等待過程中實現內生的持續性發展或是增長。”

開發區金控集團成新股東

眾誠保險定增一事傳來新進展。繼相關議案獲該公司董事會批准後,今年9月20日,銀保監會也出具監管意見:原則同意眾誠保險通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

根據此前披露的《股票發行方案》,眾誠保險計劃發行股票不超過7.6875億股,控股股東廣汽集團有意向認購其中的3.15億股。

而最新公告顯示,通過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公告股票發行項目並公開募集投資者,最終確定開發區金控集團成為眾誠保險的新增股東,參與認購股票4.5375億股。

公開資料顯示,開發區金控集團是廣州市開發區全資控股的戰略新興產業投融資平臺、科技創業與金融投資運營平臺以及資本運作平臺,以科技金融為主業,現有金融服務產業、科技戰略產業投資、科技園區建設及運營等業務板塊。

眾誠保險方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新股東的引進將為眾誠保險帶來新的技術和業務資源。具體來說,藉助開發區金控集團在科技金融方面的技術和資源優勢,能為公司後續推動保險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奠定基礎;為開發區內的實體企業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務,也有利於眾誠保險進一步拓展業務市場。

至於認購細節,眾誠保險本次股票的發行價格為2.02元/股,實際募集資金約15.53億元。眾誠保險方面透露,募集資金絕大部分將用於充實資本金,提升償付能力水平。除此之外,還包括投資保險中介公司、提取資本保證金等用途。

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眾誠保險的綜合、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333.59%,環比上升13.57個百分點。

成立7年連續虧損逾5億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經營工作會議上,眾誠保險就曾明確提出今年的重點推進項目,除繼續開展增資擴股工作之外,啟動IPO和壽險項目批籌也包含其中。

付立春認為,就IPO而言,相較於其他企業,新三板公司具備的優勢主要在於以下兩點:一是新三板公司之前經過了一輪券商的掛牌輔導,規範性相對更高;二是像眾誠保險這樣的企業,曾經通過新三板市場進行融資,這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證它們在排隊期間具備持續的經營能力和成長性。不過,他也提示稱,三類股東問題、不同市場財務披露標準的不同,也可能成為新三板企業IPO的限制因素。

而對於眾誠保險來說,想要順利進行IPO,最先需要攻克的難題則是止住虧損。2011年成立以來,眾誠保險持續虧損,過去7年的虧損金額分別是4013萬元、5808萬元、1.03億元、1.69億元、8267萬元、3297萬元和4297萬元。而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眾誠保險仍然未能扭轉虧損的局面。

付立春指出,新三板掛牌企業究竟能否實現IPO,主要還是取決於其自身的條件,包括公司規模的穩定性、持續成長能力、規範性等基本面以及身處哪一行業在內都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整體來說,的確存在不少新三板企業摘牌後衝刺IPO。然而,他強調稱:“去年下半年以來,新三板公司IPO的成功率是下降的,還有不少企業甚至出現上會前就中途撤回材料的情況。”

而據清暉智庫統計,新三板轉向A股主板IPO並上市的成功幾率不足1%。經濟學家宋清輝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對於新三板公司來說,如果能在A股主板上市,有利於獲得更多資源支撐其業務發展。有這種想法的企業應當做到規範運作,且利潤真實性經得起檢驗。”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