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日」館陶美麗鄉村助推脫貧攻堅

「扶贫日」馆陶美丽乡村助推脱贫攻坚

館陶縣是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自2014年以來,該縣堅持以美麗鄉村為突破口,助推脫貧攻堅,帶活工作全局的戰略思路,探索以美麗鄉村為載體,以產興鎮,產業、文化、生態高度融合的農村就地城鎮化新模式,走出了一條美麗鄉村與脫貧攻堅統籌推進的成功之路。全縣貧困人口由2014年的37452人降至2973人,貧困發生率由14.1%降至1.12%,貧困村由61個降至11個。

美麗鄉村帶活鄉村遊

貧困戶摘掉“窮帽子”

「扶贫日」馆陶美丽乡村助推脱贫攻坚

青瓦白牆的農家院,錯落有致;葫蘆畫展廳、麥秸畫展廳、蛋雕工作室,藝術範兒十足……在館陶縣糧畫小鎮壽東村,濃郁的鄉村風情和時尚的現代元素有機融合,相得益彰。原先的壽東村是一個黑龍港流域“一窮二白”的平原農業村,隨著糧畫小鎮聲名鵲起,引得遊客紛至沓來,糧畫銷路越來越好,一幅畫賣到了數百元甚至上千元,糧畫加工戶師獻巧一下子就摘掉了戴了多年的貧困戶帽子。富裕起來的師獻巧一家,在自家院子建起糧畫體驗吧,帶領村民一起製作糧食畫,一起致富。在糧畫小鎮,昔日圍著鍋臺轉的許多留守婦女,如今變身糧畫師,靠創作糧畫戶均增收2萬餘元。

村莊變景區,村民在家門口找到了致富路。“以前我是到處找活打零工,不穩定不說,還存不下多少錢。藉著美麗鄉村旅遊,我開了這家蒸蒸鐵骨農家院,如今,不出村每年就能掙十來萬元”。糧畫小鎮壽東村村民陳張凱說。

按照“尊重民意、留住鄉愁、做強產業、改造提升”的基本思路,該縣打造了糧畫小鎮、教育小鎮、黃瓜小鎮、羊洋花木小鎮、雜糧小鎮等一批具有鄉村風情、城市品質的特色小鎮,推動了鄉村休閒旅遊產業蓬勃發展,使一批貧困村舊貌換新顏,也使貧困戶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美麗鄉村帶活富民產業

村民腰包“鼓起來”

「扶贫日」馆陶美丽乡村助推脱贫攻坚

為把產業發展作為脫貧致富的根本出路,該縣依託黃瓜小鎮、黃梨小鎮、彭艾小鎮、軸承小鎮等特色小鎮優勢,培育和壯大了蛋雞、黃瓜、黑小麥、彭艾、晚秋黃梨、軸承等支柱產業、脫貧產業,並通過農村電子商務把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全縣貧困戶通過扶貧資金入股、土地入股、企業務工等方式,掙得股金、租金和薪金,極大地帶動了貧困戶穩定脫貧、脫貧戶穩定增收。

在黃瓜小鎮翟莊村,黃瓜大棚短短兩年時間發展到了1000多個。黃瓜產業不僅富裕了翟莊村,還拉動了全縣黃瓜產業快速發展,種植面積由3.5萬畝增加到10萬畝,帶動700餘貧困戶、2800餘低收入戶年人均穩定增收1.2萬元。

美麗鄉村助推黃梨產業大發展,短短三年間,黃梨小鎮拐渠村晚秋黃梨種植面積從最初的1000餘畝增加到7500餘畝,建成了全國最大的晚秋黃梨種植基地,帶動貧困戶300餘戶,戶均年增收2萬餘元。

館陶鎮閆沿村利用2674.6萬元扶貧資金,撬動企業和金融資金約6000餘萬元,建成11.3兆瓦光伏扶貧發電規模,帶動1688戶貧困戶年增收2600元,61個貧困村年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3萬元。

美麗鄉村帶活工作全局

貧困戶物質和思想“雙脫貧”

「扶贫日」馆陶美丽乡村助推脱贫攻坚

在脫貧攻堅中,該縣堅持以既授人魚也授人以漁為導向,在全縣各鄉鎮創新舉辦“扶貧夜校”,定期對鄉村幹部、幫扶責任人和貧困戶開展政策宣講、技能培訓和產業就業指導,先後培訓貧困戶和鄉村幹部7400餘人次。為了鼓勵貧困戶自主創業,該縣還實行“給一獎一”機制,即凡是有創業意願的貧困戶縣財政給予1萬元啟動資金,創業成功後,再給予1萬元創業獎勵資金。

與此同時,該縣還在全省率先提出“扶未貧防返貧”理念,創新了醫療、教育、災害、孝老卡等一系列精準防貧舉措,在農戶成為貧困戶前設置一道“攔水壩、截流閘”,從源頭上做到防貧、堵貧。

「扶贫日」馆陶美丽乡村助推脱贫攻坚

宣 傳 館 陶

新聞熱線:

0310-2826521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