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隱江湖》如何讓京劇跨次元?|專訪愛奇藝戴瑩


《戲隱江湖》如何讓京劇跨次元?|專訪愛奇藝戴瑩



撰寫|鄭小玲


當裘繼戎出現在《戲隱江湖》的那一刻,現實世界中的京劇大師與動漫世界中的虛擬人物上演了一場跨次元的打戲,這一幕成為豆瓣口碑裡除了“形式新穎”之外,出現頻次最高的好評。


《戲隱江湖》如何讓京劇跨次元?|專訪愛奇藝戴瑩



12月27號《戲隱江湖》正式收官,這部原創新國風跨次元網劇拿下了豆瓣評分7.6的評價。愛奇藝副總裁、自制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將這個項目稱之為“無限延伸的寶藏”,“動漫的形象會一直留下來,這些未來都是可以跟多個產品進行結合開發。”

利用三次元的流量建立二次元的動漫IP,或將成為文娛產業開發的一股新潮流。這也是戴瑩選擇與鄒四維合作,用別具一格的“動畫+真人+網劇” 打造《戲隱江湖》的初衷。

《戲隱江湖》如何讓京劇跨次元?|專訪愛奇藝戴瑩


不過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戲隱江湖》還面臨如何出圈?如何通過僅20分鐘左右的單集去講述一個宏大的題材故事?實拍、動畫、京劇如何實現融合等各方面的挑戰。


《戲隱江湖》如何讓京劇跨次元?|專訪愛奇藝戴瑩


《戲隱江湖》誕生記:

實拍1個月,後期15個月


一年多以前,戴瑩第一次見到導演鄒四維的“甲、乙、丙、丁”,她想起了2001年張柏芝與謝霆鋒主演的香港電影《老夫子》,那是一部動畫人與真人結合的影片。

鄒四維的身份不僅僅是《戲隱江湖》導演,他同時也是國家京劇院專業戲曲演員。用跨次元的故事創意+京劇作為切入點的想法,讓雙方一拍即合,戴瑩當時就做出了要和鄒四維開啟這一場跨次元冒險嘗試的決定。

《戲隱江湖》如何讓京劇跨次元?|專訪愛奇藝戴瑩


(《戲隱江湖》動畫人物主人公,甲、乙、丙、丁)


“當四維把這幾個人物形象放在我們眼前,就已經說服我了,你記得裘老師與甲乙丙丁的那段打戲嗎?那是導演自己手繪的。”戴瑩告訴數娛夢工廠。

按照愛奇藝自制劇中心的工作模式,如果合作伙伴提供的資源足夠完善,評估一個項目的時間大概是 15個工作日,但《戲隱江湖》這個劇,雙方很快就定下了合作。

“我們在內部做過很多次測評,動畫的形象、場景的設置,形式的確讓大家都覺得眼前一亮” 戴瑩表示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也非常喜歡跨次元的模式創新。

但做劇首先是一個商業行為,一方面,模式新穎是亮點,另一方面,戴瑩也深知新的形式可能伴隨的市場風險。


《戲隱江湖》如何讓京劇跨次元?|專訪愛奇藝戴瑩



在戴瑩的印象裡,《戲隱江湖》第一版粗剪出爐的時候,動畫與真人實拍的比例大概是5:5,這樣對半開的比例沒能夠發揮動畫豐富故事的作用。於是團隊進行了第5版、第6版、第8版的修改,不斷的調整動畫與真人畫面的比例,從第一版的5:5到6:4,再到最終超過60%動漫畫面。

每集20分鐘上下,一季12集的短劇,實景拍攝的時間只有1個月,但後期製作足足用了15個月的時間。

“我們其實一直都在評估故事,還有他轉換出來的效果,動畫部分高於實拍是希望大量的後期動漫製作能使得故事層面有更加豐富的詮釋”戴瑩稱。

《戲隱江湖》如何讓京劇跨次元?|專訪愛奇藝戴瑩


但觀眾能否接受這種新類型的網劇,以及如何破次元“出圈”,是《戲隱江湖》所必須回答的問題。

像大部分的傳統藝術一樣,京劇早被不斷更迭的時代上了鎖,嘻哈能捲起的狂潮,到了京劇這裡只剩下了爺爺奶奶輩愛看的《梨園春》,“國粹”早就只是小眾的狂歡。就像京劇老生演員王珮瑜赴約《吐槽大會》目的就是為了給京劇“解鎖”,《戲隱江湖》的出發點亦是如此。

裘繼戎是京劇名家,鄒四維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是國家京劇院的淨角演員,兩個人在上學的時候都特立獨行,一個喜歡跳舞,一個喜歡畫畫,他們愛京劇,但又不想被這個東西束縛,他們想更多的人關注京劇,但是傳統的方式沒辦法吸引更多人的注目,那就用點不一樣的玩法。

《戲隱江湖》如何讓京劇跨次元?|專訪愛奇藝戴瑩


於是,二次元故事的背景就被設立為了京劇正流行的“炎黃郡”,開篇的戲魁典禮是炎黃郡最大的年度盛會,紅毯屬於京劇、蜀劇、粵劇、皮影戲等傳統劇種的演員——他們坐擁大量粉絲,還能接到電視廣告。而在現實世界的“人間道”,京劇的冷清處境不言而喻。

《戲隱江湖》如何讓京劇跨次元?|專訪愛奇藝戴瑩


在該劇中,殺毒軟件被描繪成了一座監獄,裡面關著非法的外部軟件以及病毒軟件,來自二次元世界的丁為了尋找丙,闖入這座監獄,然後在牢房裡遇到了被關押的木馬病毒,他們都被判不久後刪除,於是結盟一起謀劃越獄。在越獄的途中他們遭遇了網絡文字暴力造成的“堵車”,誤闖了P圖軟件的後臺,見證了美顏軟件捏臉的全過程,最後在“彈幕”護體之下成功逃離。

《戲隱江湖》如何讓京劇跨次元?|專訪愛奇藝戴瑩


在《戲隱江湖》中,除了呼籲京劇等傳統藝術的保護,充滿了許多互聯網元素,在把控網感和新鮮感上都保持著時代特色。甚至有豆瓣網友對《戲隱江湖》給出的“中國版《無敵破壞王》”的評價。

“我們跟裘老闆(裘繼戎)聊的時候,他超級興奮,覺得《戲隱江湖》使用的形態和表達方式,對京劇或者傳統文化來說,都是一次全新的表達,希望能夠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毫無疑問,戴瑩想要的不僅僅是對傳統文化的全新表達,還有年輕觀眾。


《戲隱江湖》如何讓京劇跨次元?|專訪愛奇藝戴瑩


動漫IP是一個長線的生意

“(《戲隱江湖》)一開始,我們就決定了要做劇集。”戴瑩對數娛夢工廠說道。

從戴瑩第一次接觸,看到二次元形象,到拍攝,再到後期,歷時1年多《戲隱江湖》才正式上線與觀眾見面。戴瑩告訴數娛夢工廠,動畫形象是這部跨次元劇的賣點也是難點。

“這個項目的後期時間非常長,雖然只有12集,但是要講清楚這個世界觀,其實還是很需要技巧的,在執行過程中,難度在於後期製作。”戴瑩很喜歡這些動畫形象,但也很頭疼,“後期製作真的非常辛苦,但動漫形象會永遠留下來,我們可以做不同的嘗試,後續再改進。”

《戲隱江湖》如何讓京劇跨次元?|專訪愛奇藝戴瑩


對於戴瑩而言,《戲隱江湖》不僅僅是單純的一季劇集。

第一季建立世界觀,第二季鋪開故事線,填上第一季的疑惑,戴瑩告訴數娛夢工廠“這一個創新的突破與嘗試,未來可以跟我們多個產品做結合。”

一方面,相較於過去二次元動漫作品的小眾性,有三次元真人元素的加入能夠為作品帶來更大的收視流量;另一方面,相比傳統影視作品中被捧紅的藝人,愛奇藝對於動漫IP可以實現更全面的把控。

《戲隱江湖》擁有的IP開發潛力,是無比巨大的。

根據藝恩發佈《2017中國在線動漫市場白皮書》,截至2017年,中國動漫產業達到1500億,在6300億的文娛業總產值中佔比24%,成為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報告研究還指出,“自制”+“內容佈局”+“全產業鏈開發”+“出海”四大策略共同構建視頻動漫新格局。

其中“漫影聯動”成為平臺進行動漫IP研發的主要動力。

回看一下《戲隱江湖》,登場人物數量龐大,除了主角甲、乙、丙、丁,從武生、花旦、丑角等等方面都做了細緻的劃分,胖胖愛聽戲的兔爺、蒙面的魑魅魍魎就連滿口扯皮的木馬病毒都讓人印象深刻,這些性格鮮明的角色都給了《戲隱江湖》無限的開發可能。

《戲隱江湖》如何讓京劇跨次元?|專訪愛奇藝戴瑩


戴瑩直言“動畫這個產品,實際上是一個長線的規劃,如果第一季的人物形象和場景,都能夠成立,即使我們在故事層面上有所遺憾,也可以在第二季或者其他的延伸結合的層面上去把這些部分給補充完整。”

《戲隱江湖》如何讓京劇跨次元?|專訪愛奇藝戴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