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小時,5 個結局,自選劇情,這部神作把電影做成了遊戲

如果你是科幻迷,《黑鏡》無疑是不得不看的神劇。《黑鏡》擅長以極端的黑色幽默諷刺和探討科技對人類生活產生的影響,2011 年開播的第一季豆瓣評分如今仍然高達 9.4 。

5 小時,5 個結局,自選劇情,這部神作把電影做成了遊戲


可自從 Netflix 接手製作《黑鏡》系列之後,不少觀眾詬病這部劇集不再深刻,開始走向平庸。不過最近 Netflix 推出的電影版《黑鏡》,似乎要讓這部劇集重新回到神壇了。


5 小時,5 個結局,自選劇情,這部神作把電影做成了遊戲


這部電影名為 《黑鏡:潘達斯奈基》(Black Mirror: Bandersnatch),講述了一位程序員將一部奇幻小說改編為遊戲,卻被捲入一場意想不到的冒險中。

電影劇情其實並不特別,但卻採用了全新的交互形式。觀眾可以在觀影中通過不同選擇來影響劇情走向,電影有 5 個不同結局,所有支線劇情的總時長達 312 分鐘。

過去《黑鏡》中一直在用各種未來的黑科技來諷刺當下,這一次 Netflix 直接把《黑鏡》以「黑科技」的形式呈現,這大概最「黑鏡」的一部《黑鏡》了。

《黑鏡:潘達斯奈基》到底是部什麼電影?

在電影的開頭,是程序員 Stefan 在一個早晨醒來,腦中萌生出一個想法:將交互小說《潘達斯奈基》開發成一款遊戲,而 Stefan 的父親正在準備早餐,這時候觀眾就要為主角作出第一個選擇了:

是要吃桂格白糖莎翁,還是家樂氏玉米片?

不要小看這種簡單的選項,因為每個選擇也會影響著後續劇情的發展。類似的選擇在電影中還有很多,小到聽什麼歌,大到如何處理屍體,這不僅打破了第四面牆,還讓觀眾成為故事的一部分。

5 小時,5 個結局,自選劇情,這部神作把電影做成了遊戲


電影每條支線都埋下了很多選擇,理論上按照排列組合會產生成千上萬種選擇方式,還有網友製作了算法流程圖來介紹龐雜的支線(劇透慎入)。

5 小時,5 個結局,自選劇情,這部神作把電影做成了遊戲


由於電影的故事線過於複雜,Netflix 還專門開發出一款工具,來協助編劇構建這些分支龐雜的故事線,在故事走不下去時提醒編輯們。

雖然觀眾可以做的選擇眾多,但據 Netflix 介紹最終的結局只會有 5 個不同版本,觀眾在過程中有可能因為錯誤選擇而得到重新選擇的機會,但新的選擇未必會得到更好的結局,也可能會走向相同或者更糟糕的結局。

5 小時,5 個結局,自選劇情,這部神作把電影做成了遊戲


完整觀看一條支線大約需要 50-90 分鐘不等,但根據不同的選擇,等待你可能是一條有趣刺激的故事線,也可能是一個平淡無奇的結局。

這反而激起了很多觀眾的好奇心,不斷重頭開始探索不同的可能性,通過倒放去研究每個選擇背後的意義,最後花在上面的時間很可能比 312 分鐘的總時長還多。

這種交互式電影讓不少觀眾大呼過癮,也有人指出「形式大於內容」。不過這部《黑鏡》讓形式和內容高度結合,已經讓這種交互形式本身成為了電影重要的組成部分。

5 小時,5 個結局,自選劇情,這部神作把電影做成了遊戲


5 小時,5 個結局,自選劇情,這部神作把電影做成了遊戲


隨著劇情的深入,觀眾在電影中除了通過選擇來決定劇情走向,電影也在不斷暗示觀眾的存在,比如主角好幾次在電腦前對著天花板發問:「誰在那兒?」,在高潮部分男主瀕臨崩潰時直接更是喊出了「誰在控制我?」。

這個設定有點像《楚門的世界》,男主在電影中是一款遊戲的設計者,但在觀眾這個角度來看,他不過是這場遊戲中的一個人物,電影其中一條支線裡男主就猛然發現自己身處 21 世紀的一個片場,就像當初楚門發現自己的生活不過一場全球直播的真人秀。

5 小時,5 個結局,自選劇情,這部神作把電影做成了遊戲


▲《楚門的世界》劇照

但操縱男主命運真的是屏幕前的觀眾嗎?如果真的這麼簡單那就不是《黑鏡》了。男主在遊戲成功製作的結局中,說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話:

我之前一直想給玩家太多選擇,後來我回去刪除了很多選擇,現在他們以為有自由意志,但其實結局是我來決定的。

確實,即便你在電影中處於上帝視角,但無論作出哪一種選擇,都是編劇事先設定好的。而電影中對自由意志的探討,從把故事背景放在 1984 年就已經開始暗示。

在推薦算法無處不在的今天,數據和算法決定並主導著用戶看什麼,所謂的「自由意志」是否真的存在呢?我們愛看的電影、書籍和漫畫,以及人生中的眾多選擇,是不是都完全沒有受到外界的影響呢?

5 小時,5 個結局,自選劇情,這部神作把電影做成了遊戲


通過這種極具科技感的交互形式來探討科技對人的影響,讓這部這兩年落入窠臼的《黑鏡》系列重新開始引人深思。

第一個吃螃蟹的 Netflix 想做什麼?

《黑鏡:潘達斯奈基》可以說是一部實驗性電影,有影評人將其稱作「全球自選劇情功能的首個試作」,不過這部電影其實不是第一部交互式電影(interactive movie)。

早在 1967 年,捷克導演 Radúz Cincera 就推出了史上第一部交互式電影 《自動電影》(Clovek a jeho dum),這部電影時長只有 63 分鐘,觀眾可以通過按手中的紅綠按鈕來投票選擇劇情發展。

5 小時,5 個結局,自選劇情,這部神作把電影做成了遊戲


不過礙於當時的技術限制,每當電影到了需要選擇的關鍵節點,都需要暫停放映,然後由主持人上臺引導觀眾作出選擇,再按照觀眾的投票結果播放相應的片段。

5 小時,5 個結局,自選劇情,這部神作把電影做成了遊戲


到了《潘達斯奈基》整個過程已經十分流暢,用戶在播放時 Netflix 會在每個選擇到來之前預先緩存兩條可能的路線,以保證用戶無論怎麼選都會很流暢。

5 小時,5 個結局,自選劇情,這部神作把電影做成了遊戲


而且對於影視作品來說,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讓觀眾對角色產生共情,將自己代入到角色中跟著劇情走,交互式電影在這方面有更大優勢。

在《潘達斯奈基》中,觀眾雖然和角色身處不同的世界,卻能為主角作出選擇,觀眾成了故事的參與者,有了更強的代入感,被激起的好奇心也驅使他們主動探索更多可能性。

5 小時,5 個結局,自選劇情,這部神作把電影做成了遊戲


雖然《潘達斯奈基》不是第一部交互式電影,但將這種類似遊戲的交互形式引入電影,Netflix 卻可以說是第一個吃螃蟹的。

主角一次次通過不同選擇來嘗試改變命運,這個設定其實已經快被好萊塢玩壞了。比較經典的電影就有《恐怖遊輪》、《蝴蝶效應》和《源代碼》等,但與我們在銀幕前看著這些主角一次次命運輪迴相比,親自參與其中是完全不一樣的體驗。

5 小時,5 個結局,自選劇情,這部神作把電影做成了遊戲


▲《恐怖遊輪》海報

而且《潘達斯奈基》中獨特的觀影體驗只能在 Netflix 上實現,盜版資源完全無法再現這種交互形式,即便通過剪輯把不同的支線剪接在一起,體驗也會大打折扣,這種全新的交互形式對於防盜版確實很有效。

5 小時,5 個結局,自選劇情,這部神作把電影做成了遊戲

這也意味著這是一部無法下載的電影,如果觀眾想完整觀看這部電影,必須訂閱 Netflix 的會員,這對於 Netflix 的用戶增長無疑有很大幫助,在《潘達斯奈基》上線之初一度讓 Netflix 服務器宕機就是很好的證明。

5 小時,5 個結局,自選劇情,這部神作把電影做成了遊戲


▲《黑鏡: Bandersnatch》的交互,用一個新圖標來表示交互式內容

如今獨家內容已經成了各家流媒體平臺的核心競爭力,像《潘達斯奈基》這樣的交互式電影也能讓 Netflix 在流媒體平臺中形成差異化,並在交互式電影這個新興領域建立起領先優勢。

從看電影到玩電影,這在遊戲中早已不新鮮

在《潘達斯奈基》中,觀眾已經能像玩遊戲一樣沉浸在電影的交互中,某種程度來說這部電影其實就是一部角色扮演(RPG)遊戲。

5 小時,5 個結局,自選劇情,這部神作把電影做成了遊戲


《潘達斯奈基》的交互其實就是利用電子遊戲編程語言 Twine 製作的,這是一種用於敘述交互、非線性故事的開源工具,因此這部作品可以說是電影和遊戲的結合體,「看電影」已經不能準確概括體驗這部作品的方式了。

實際上這種形式在遊戲圈已經不算新鮮,這就是這幾年興起的「互動式電影遊戲」,今年走紅的《底特律:成為人類》就是代表作之一。

5 小時,5 個結局,自選劇情,這部神作把電影做成了遊戲


這部遊戲的設定是未來 20 年後,仿生人與人類之間的衝突和抗爭。遊戲中有 3 個主角,每個主角有不同故事線,但這些故事線之間又會交叉影響,遊戲會根據玩家的選擇進行分支,每個小章節至少有 3 個不同的結局走向,據稱遊戲的劇本長度超過了 2000 頁。

5 小時,5 個結局,自選劇情,這部神作把電影做成了遊戲


是不是和《潘達斯奈基》十分相似呢?唯一不同的大概是《底特律:成為人類》是由遊戲廠商製作的,雖然結合了電影的情節展示方式,但大多數人還是會認為這是一部互動性較強的遊戲。

類似的「互動式電影遊戲」還有去年在 Steam 平臺上線的 《夜班》(Late Shift),以及 PS4 上的《超凡雙生》、《暴雨》和《直到黎明》等。

5 小時,5 個結局,自選劇情,這部神作把電影做成了遊戲


《潘達斯奈基》和這樣的「互動式電影遊戲」本質上其實已經沒有太大區別,不過當你分別帶著電影和遊戲的預設去體驗時,還是會差異的。

你把它當做一部電影時,裡面的故事線就是電影情節,「緣起-對抗-解決」的三幕劇結構整體的完整性更為重要。

你把它視作一款遊戲時,裡面的故事線就是遊戲劇情,很多玩家都不會體驗完整個故事,需要在每個小章節給玩家更多刺激。

5 小時,5 個結局,自選劇情,這部神作把電影做成了遊戲


▲《西部世界》劇照

這種交互式形式會不會成為未來電影的趨勢呢?現在下定論還為時尚早。不過這種交互電影/遊戲的極致形態其實已經有了藍圖,那就是 HBO 的《西部世界》。

5 小時,5 個結局,自選劇情,這部神作把電影做成了遊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