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廣州又上《新聞聯播》了,三家央媒同時打call!

近日,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三家央媒同時聚焦廣州,介紹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州的發展成就。

骄傲!广州又上《新闻联播》了,三家央媒同时打call!

珠江新城。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李波 攝

先來看一段報道視頻

↓↓↓

視頻信息

以開放促發展 向開放要活力

骄傲!广州又上《新闻联播》了,三家央媒同时打call!

10月15日,第124屆廣交會在廣州開幕,約2.5萬家境內外企業參展。創辦於1957年的廣交會,61年來累計出口成交額約1.32萬億美元。

被譽為“中國第一展”的廣交會,於我國而言,是打開通向世界大門,與各國平等互利、互通有無、對外貿易的時代窗口;於廣州而言,則是這座千年商都重新邁步,開啟一段開放發展偉大曆程的標誌。

骄傲!广州又上《新闻联播》了,三家央媒同时打call!骄傲!广州又上《新闻联播》了,三家央媒同时打call!

“改革開放40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州始終把自身放到國家開放大局中確立發展定位、謀劃戰略舉措,以開放促發展、促改革、促創新、促合作、促共享。”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張碩輔表示,廣州40年來取得的成就,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現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的一個生動縮影。

激活開放基因 刷新城市發展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一扇扇大門漸次打開,全球資本、技術、人才湧向廣州,重新激活了這座千年商都的開放基因。

從1979年開創酒店業引進外資先河,到1986年擬訂全國最早的開發區條例,再到2012年和2014年先後獲批南沙國家級新區和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在我國開放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廣州的探索實踐始終走在全國前列。

“過去不少人對廣州的瞭解僅限於它是中國重要的商貿和製造業城市,如今很多以色列企業有了全新認識,看到了廣州對外開放的新高度。”廣州駐特拉維夫創新辦事處首席執行官黎雅姿說。

去年4月,廣州在以色列特拉維夫和美國硅谷、波士頓設立首批海外辦事處,與世界科技創新強國和地區建立科技創新、人才交流、技術引進等雙向交流合作機制,促進與全球創新資源的高效對接。

骄傲!广州又上《新闻联播》了,三家央媒同时打call!

“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州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新一輪對外開放。”廣州市市長溫國輝介紹,開放領域從單純的貨物貿易擴展到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並重;開放方式從引進來為主拓展到引進來與走出去並重;合作層次從產業鏈條低附加值環節擴展到高附加值環節;合作模式從“三來一補、前店後廠”擴展到研發、生產、銷售全鏈條。

2017年廣州高新技術產品出口993.2億元,佔全市出口總值的17.1%,電子商務、市場採購、保稅物流、郵輪經濟等貿易新業態迅猛發展,外貿轉型升級加速。出口商品已實現從最初的土特產品、中低檔工業品為主轉向輕紡、機電產品為主,再到高新技術產品快速增長的轉變。

“走出去”更加積極主動。廣州企業投資遍佈全球72個國家和地區,44家企業在海外從事研發業務並設立研發中心。

高水平開放不斷刷新城市發展。2017年,《財富》全球論壇在廣州舉辦,吸引蘋果、愛立信、沃爾瑪等跨國巨頭赴會,參會世界500強企業數量突破歷年之最。廣州港貨物吞吐量、集裝箱量列全球沿海港口第五、第七位;白雲國際機場2017年旅客吞吐量達6584萬人次、航線覆蓋全球220個航點,居國內第三。

提升政府服務 營造良好環境

今年5月,全球光學巨頭德國卡爾蔡司第五家工廠再次落戶廣州開發區。“每次大家都說,不要把所有雞蛋放進一個籃子。但討論來討論去,結果5個‘雞蛋’都在這裡。”在卡爾蔡司光學集團中國區總裁彭偉看來,廣州就是一個“保險櫃”。

良好的發展環境是對外開放的基礎條件。從改革開放初期率先進行價格闖關,推進流通體制改革開始,廣州就想他人所不敢想,做他人所不敢做,破除舊的思想觀念,倡導商品經濟理念,曾經誕生了容志仁、高德良等中國第一代個體戶,是全國最早重視發展民營經濟的地區之一。

近年來,廣州開展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出臺推動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等20項重點措施,打造全球企業投資首選地和最佳發展地。

按照“非禁止即可行”原則,廣州推動市場準入從以正面清單為主向以負面清單為主轉型,最大限度將“剩餘決定權”賦予市場主體;根據“非許可不可為”原則,規範政府審批權責和標準,用政府權力減法換取市場活力乘法。經過新一輪行政審批改革,廣州的政府審批事項從2700多項減少到191項,精簡率超90%。

廣州刀刃向內自我革命,政府加速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2015年,廣州開發區成立廣東省首個行政審批局,創新開展並聯審批、信任審批,建設行政審批“高速公路”,打造“流程最優、材料最簡、時間最短、成本最低”的審批樣板。設立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全國第一家自貿區法院和國際航運仲裁院,率先構建起最嚴格有效的知識產權大保護工作格局。

骄傲!广州又上《新闻联播》了,三家央媒同时打call!

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目前,廣州吸引了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投資者前來投資創業,累計3.4萬家外商投資企業在廣州落戶,實際利用外資總額超過922億美元。

集聚高端要素 傾力轉型升級

2016年,富士康與廣州市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在增城開發區投資610億元,興建10.5代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區。這是廣州改革開放以來單個投資規模最大的外資項目;

同年,美國思科決定落戶廣州,投入200億元,在番禺區致力打造年產值規模超千億元的思科(廣州)智慧城項目;

2017年6月,GE生物科技園在中新廣州知識城破土動工。這是通用電氣在亞洲建設的首個生物科技園……

近兩年,落腳廣州的“大咖級”項目呈井噴式增長。298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廣州設立921個項目。這些項目不僅為廣州企業開啟了全新機遇,還將對整個投資格局與產業鏈產生巨大外溢效應,引領產業邁向縱深。

改革開放40年,廣州市的GDP總量由1978年的43.09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21503.15億元,人均GDP從907元到突破15萬元。但經濟發展“大而不強”的問題也曾困擾廣州。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州順應全面開放對發展模式提出的新要求,堅決擺脫片面追求經濟高速增長的舊有思維模式和路徑依賴,橫下一條心貫徹新發展理念,用開放倒逼、提升發展質量,推動經濟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換。

廣州著力打造國際合作平臺,集聚高端資源要素。廣州開發區、空港經濟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等,成長為標誌性的對外開放發展平臺;廣州知識城、科學城、生物島、國際金融城、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等一批新型國際合作平臺迅速崛起。南沙自貿區累計新設各類企業6萬多家,形成千億元級汽車產業集群、融資租賃產業集群。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建設順利起步,今年1至8月,廣州對香港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7.6%,對澳門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增長75.4%。

改革沒有回頭路,開放沒有休止符。40年的開放發展給了廣州充足的底氣,奠定了新的發展優勢,千年商都將以更加主動的姿態推進範圍更廣、領域更寬、層次更高的新一輪對外開放。(人民日報記者羅艾樺)

“千年商都”走向“創新之都”

凱風自南,於斯為盛。

作為一座因海而生、向海而興的千年商都,廣州堅定傳承開放發展基因,引領中國經濟發展。40年間經濟總量增長近500倍,人均GDP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廣州謀新篇布新局,大力推進全球樞紐型網絡城市建設,深度融入全球創新網絡,“貿易之城”正變身“創新之都”。

開放“基因”成就“千年商都”

屹立在珠江之濱的南海神廟,見證著海上絲綢之路的長盛不衰。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2000多年前,廣州就在一片帆影槳聲中將茶、絲和瓷器,經由中國南海、印度洋,運往遙遠的西方。原路折返,來自異域的香料和寶石又在這裡聚集與分散。

從明清“一口通商”的特殊地位,到1984年設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的前沿窗口,廣州依靠祖國廣袤大地,成為與各國貿易往來的窗口,成就了其“千年商都”的美譽。

“珠江水”“廣東糧”“嶺南衣”“粵家電”,廣州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一躍成為全國輕紡工業重鎮,物美價廉的“廣貨”銷往全國各地,直至今天,廣州城中依然活躍著上千個專業批發市場。

正在廣州舉行的第124屆廣交會人頭攢動。作為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廣交會從1957年創辦至今從未中斷。61年來,中國外貿由小變大,廣州也成為國際商貿中心城市。2017年廣州進出口貿易總額1432.3億美元,30年躍升了66倍。出口商品結構不斷優化,從最初的土特產品、中低檔工業品為主轉向中高端輕紡、機電產品為主。

骄傲!广州又上《新闻联播》了,三家央媒同时打call!

聚集了22家大型購物中心、12家五星級酒店和1000多家餐飲門店的天河路商圈號稱“中華第一商圈”,即使面對電商衝擊亦門庭若市。商脈延綿,得風氣之先的廣州人在“賺大錢”與“過小日子”平衡中塑造城市獨特的氣質。

“從古至今,貿易形式不斷變化,但貿易精神沒有改變。”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院長餘龍表示,應開放而生,因開放而興,是開放的血脈使廣州成為千年不衰的商業城市。

創新發展優存量提增量實現“高位過坎”

9月19日晚,“廣州之夜”閃耀2018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一群不尋常的嘉賓——23家創新型、成長型中小企業負責人亮相。

首次參加達沃斯論壇的廣州程星通信科技董事長賈鵬程說:“這給了中小企業尋找產業前沿的機會,讓我們始終保持創新鬥志。”

此時,廣州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已破2萬億元,連續27年位居國內城市第三位。汽車、電子、石化等五大產業產值超千億元;租賃和商務服務、信息服務等6個服務業行業增加值超千億元;第三產業比重突破70%。

作為年產量超310萬輛、位列全國之首的“汽車之城”,廣州汽車年產值約佔全市工業總量的30%。其大而不強的局面開始改觀,有著120年曆史的巴黎車展今年首次迎來中國自主汽車品牌——廣汽傳祺。

該品牌創立10年來,目前年產銷量達50萬輛,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75%。“憑藉不斷投入掌握髮動機等核心技術,我們打破了國產品牌10萬元‘價格生死線’,單車平均售價站上15萬元區間。”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詹松光說。

行棋觀大勢,落子謀全篇。從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到中新知識城;從引進韓國樂金8.5代OLED面板生產線到GE生物產業園落戶,廣州佈局石墨烯、太赫茲等未來產業,啟動實施IAB(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NEM(新能源、新材料)戰略,劍指六大千億元新興產業集群。

華南門戶變全球樞紐 攀升全球創新鏈

今年7月,雪松控股首次晉身“世界500強”。40年來,廣州已培育出南方電網、廣汽、雪松等5家世界500強企業。

2015年,廣州在“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提出,將建設國際航運樞紐、國際航空樞紐和國際科創樞紐。“廣州經歷了從貿易經濟到工業經濟,再到知識經濟三個階段。”廣東省社科院院長王珺表示,三大國際樞紐定位有利於廣州聚集全球創新要素,在知識經濟時代實現質的躍升。

華南門戶變身全球樞紐,廣州正以積極的姿態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廣州市市長溫國輝表示,三大戰略樞紐立足航運、航空重大基礎設施和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將使廣州從國家大戰略中找動力,從全球發展要素配置和國際產業分工中找動力。

成果開始顯現。2016年4月,思科中國創新中心總部落戶羊城。根據協議,該項目將專注於萬物互聯業務創新,年產值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

舉大而不遺細。一場由內而外的軟環境改革早已啟動,廣州開發區成立行政審批局,企業平均每個事項辦理僅需3.2個工作日。“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廣州市商務委副主任楊勇說,近年來廣州利用外資質量和結構不斷優化,去年實際利用外資62.89億美元,特別是外資製造業呈現恢復性增長,同比增長63.12%。

今天的廣州,已經成為全球創新網絡的重要節點,297家世界500強企業已累計設立921個項目。

骄傲!广州又上《新闻联播》了,三家央媒同时打call!

珠江東去、大潮澎湃。“‘要敢於到世界市場的汪洋大海中游泳’是我們推進對外開放的啟示。”溫國輝說,新時代背景下的廣州,將抓住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機遇,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提升世界“顯示度”,邁向全球創新鏈高端。(新華社記者徐金鵬、周強)

為廣州打CALL!

來源:廣州日報、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新聞、中國廣州發佈編輯:廣州日報全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