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傲!广州又上《新闻联播》了,三家央媒同时打call!

近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三家央媒同时聚焦广州,介绍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的发展成就。

骄傲!广州又上《新闻联播》了,三家央媒同时打call!

珠江新城。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李波 摄

先来看一段报道视频

↓↓↓

视频信息

以开放促发展 向开放要活力

骄傲!广州又上《新闻联播》了,三家央媒同时打call!

10月15日,第124届广交会在广州开幕,约2.5万家境内外企业参展。创办于1957年的广交会,61年来累计出口成交额约1.32万亿美元。

被誉为“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会,于我国而言,是打开通向世界大门,与各国平等互利、互通有无、对外贸易的时代窗口;于广州而言,则是这座千年商都重新迈步,开启一段开放发展伟大历程的标志。

骄傲!广州又上《新闻联播》了,三家央媒同时打call!骄傲!广州又上《新闻联播》了,三家央媒同时打call!

“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始终把自身放到国家开放大局中确立发展定位、谋划战略举措,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促合作、促共享。”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硕辅表示,广州40年来取得的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一个生动缩影。

激活开放基因 刷新城市发展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一扇扇大门渐次打开,全球资本、技术、人才涌向广州,重新激活了这座千年商都的开放基因。

从1979年开创酒店业引进外资先河,到1986年拟订全国最早的开发区条例,再到2012年和2014年先后获批南沙国家级新区和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在我国开放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广州的探索实践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过去不少人对广州的了解仅限于它是中国重要的商贸和制造业城市,如今很多以色列企业有了全新认识,看到了广州对外开放的新高度。”广州驻特拉维夫创新办事处首席执行官黎雅姿说。

去年4月,广州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和美国硅谷、波士顿设立首批海外办事处,与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和地区建立科技创新、人才交流、技术引进等双向交流合作机制,促进与全球创新资源的高效对接。

骄傲!广州又上《新闻联播》了,三家央媒同时打call!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广州市市长温国辉介绍,开放领域从单纯的货物贸易扩展到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并重;开放方式从引进来为主拓展到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合作层次从产业链条低附加值环节扩展到高附加值环节;合作模式从“三来一补、前店后厂”扩展到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

2017年广州高新技术产品出口993.2亿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17.1%,电子商务、市场采购、保税物流、邮轮经济等贸易新业态迅猛发展,外贸转型升级加速。出口商品已实现从最初的土特产品、中低档工业品为主转向轻纺、机电产品为主,再到高新技术产品快速增长的转变。

“走出去”更加积极主动。广州企业投资遍布全球72个国家和地区,44家企业在海外从事研发业务并设立研发中心。

高水平开放不断刷新城市发展。2017年,《财富》全球论坛在广州举办,吸引苹果、爱立信、沃尔玛等跨国巨头赴会,参会世界500强企业数量突破历年之最。广州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量列全球沿海港口第五、第七位;白云国际机场2017年旅客吞吐量达6584万人次、航线覆盖全球220个航点,居国内第三。

提升政府服务 营造良好环境

今年5月,全球光学巨头德国卡尔蔡司第五家工厂再次落户广州开发区。“每次大家都说,不要把所有鸡蛋放进一个篮子。但讨论来讨论去,结果5个‘鸡蛋’都在这里。”在卡尔蔡司光学集团中国区总裁彭伟看来,广州就是一个“保险柜”。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对外开放的基础条件。从改革开放初期率先进行价格闯关,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开始,广州就想他人所不敢想,做他人所不敢做,破除旧的思想观念,倡导商品经济理念,曾经诞生了容志仁、高德良等中国第一代个体户,是全国最早重视发展民营经济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广州开展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出台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等20项重点措施,打造全球企业投资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

按照“非禁止即可行”原则,广州推动市场准入从以正面清单为主向以负面清单为主转型,最大限度将“剩余决定权”赋予市场主体;根据“非许可不可为”原则,规范政府审批权责和标准,用政府权力减法换取市场活力乘法。经过新一轮行政审批改革,广州的政府审批事项从2700多项减少到191项,精简率超90%。

广州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政府加速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2015年,广州开发区成立广东省首个行政审批局,创新开展并联审批、信任审批,建设行政审批“高速公路”,打造“流程最优、材料最简、时间最短、成本最低”的审批样板。设立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全国第一家自贸区法院和国际航运仲裁院,率先构建起最严格有效的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

骄傲!广州又上《新闻联播》了,三家央媒同时打call!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目前,广州吸引了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前来投资创业,累计3.4万家外商投资企业在广州落户,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超过922亿美元。

集聚高端要素 倾力转型升级

2016年,富士康与广州市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在增城开发区投资610亿元,兴建10.5代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区。这是广州改革开放以来单个投资规模最大的外资项目;

同年,美国思科决定落户广州,投入200亿元,在番禺区致力打造年产值规模超千亿元的思科(广州)智慧城项目;

2017年6月,GE生物科技园在中新广州知识城破土动工。这是通用电气在亚洲建设的首个生物科技园……

近两年,落脚广州的“大咖级”项目呈井喷式增长。29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广州设立921个项目。这些项目不仅为广州企业开启了全新机遇,还将对整个投资格局与产业链产生巨大外溢效应,引领产业迈向纵深。

改革开放40年,广州市的GDP总量由1978年的43.0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21503.15亿元,人均GDP从907元到突破15万元。但经济发展“大而不强”的问题也曾困扰广州。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顺应全面开放对发展模式提出的新要求,坚决摆脱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旧有思维模式和路径依赖,横下一条心贯彻新发展理念,用开放倒逼、提升发展质量,推动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换。

广州着力打造国际合作平台,集聚高端资源要素。广州开发区、空港经济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成长为标志性的对外开放发展平台;广州知识城、科学城、生物岛、国际金融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等一批新型国际合作平台迅速崛起。南沙自贸区累计新设各类企业6万多家,形成千亿元级汽车产业集群、融资租赁产业集群。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顺利起步,今年1至8月,广州对香港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7.6%,对澳门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75.4%。

改革没有回头路,开放没有休止符。40年的开放发展给了广州充足的底气,奠定了新的发展优势,千年商都将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推进范围更广、领域更宽、层次更高的新一轮对外开放。(人民日报记者罗艾桦)

“千年商都”走向“创新之都”

凯风自南,于斯为盛。

作为一座因海而生、向海而兴的千年商都,广州坚定传承开放发展基因,引领中国经济发展。40年间经济总量增长近500倍,人均GDP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州谋新篇布新局,大力推进全球枢纽型网络城市建设,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贸易之城”正变身“创新之都”。

开放“基因”成就“千年商都”

屹立在珠江之滨的南海神庙,见证着海上丝绸之路的长盛不衰。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2000多年前,广州就在一片帆影桨声中将茶、丝和瓷器,经由中国南海、印度洋,运往遥远的西方。原路折返,来自异域的香料和宝石又在这里聚集与分散。

从明清“一口通商”的特殊地位,到1984年设立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前沿窗口,广州依靠祖国广袤大地,成为与各国贸易往来的窗口,成就了其“千年商都”的美誉。

“珠江水”“广东粮”“岭南衣”“粤家电”,广州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一跃成为全国轻纺工业重镇,物美价廉的“广货”销往全国各地,直至今天,广州城中依然活跃着上千个专业批发市场。

正在广州举行的第124届广交会人头攒动。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广交会从1957年创办至今从未中断。61年来,中国外贸由小变大,广州也成为国际商贸中心城市。2017年广州进出口贸易总额1432.3亿美元,30年跃升了66倍。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从最初的土特产品、中低档工业品为主转向中高端轻纺、机电产品为主。

骄傲!广州又上《新闻联播》了,三家央媒同时打call!

聚集了22家大型购物中心、12家五星级酒店和1000多家餐饮门店的天河路商圈号称“中华第一商圈”,即使面对电商冲击亦门庭若市。商脉延绵,得风气之先的广州人在“赚大钱”与“过小日子”平衡中塑造城市独特的气质。

“从古至今,贸易形式不断变化,但贸易精神没有改变。”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院长余龙表示,应开放而生,因开放而兴,是开放的血脉使广州成为千年不衰的商业城市。

创新发展优存量提增量实现“高位过坎”

9月19日晚,“广州之夜”闪耀2018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一群不寻常的嘉宾——23家创新型、成长型中小企业负责人亮相。

首次参加达沃斯论坛的广州程星通信科技董事长贾鹏程说:“这给了中小企业寻找产业前沿的机会,让我们始终保持创新斗志。”

此时,广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已破2万亿元,连续27年位居国内城市第三位。汽车、电子、石化等五大产业产值超千亿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等6个服务业行业增加值超千亿元;第三产业比重突破70%。

作为年产量超310万辆、位列全国之首的“汽车之城”,广州汽车年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量的30%。其大而不强的局面开始改观,有着120年历史的巴黎车展今年首次迎来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广汽传祺。

该品牌创立10年来,目前年产销量达50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75%。“凭借不断投入掌握发动机等核心技术,我们打破了国产品牌10万元‘价格生死线’,单车平均售价站上15万元区间。”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詹松光说。

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篇。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到中新知识城;从引进韩国乐金8.5代OLED面板生产线到GE生物产业园落户,广州布局石墨烯、太赫兹等未来产业,启动实施IAB(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NEM(新能源、新材料)战略,剑指六大千亿元新兴产业集群。

华南门户变全球枢纽 攀升全球创新链

今年7月,雪松控股首次晋身“世界500强”。40年来,广州已培育出南方电网、广汽、雪松等5家世界500强企业。

2015年,广州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将建设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和国际科创枢纽。“广州经历了从贸易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知识经济三个阶段。”广东省社科院院长王珺表示,三大国际枢纽定位有利于广州聚集全球创新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现质的跃升。

华南门户变身全球枢纽,广州正以积极的姿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广州市市长温国辉表示,三大战略枢纽立足航运、航空重大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将使广州从国家大战略中找动力,从全球发展要素配置和国际产业分工中找动力。

成果开始显现。2016年4月,思科中国创新中心总部落户羊城。根据协议,该项目将专注于万物互联业务创新,年产值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

举大而不遗细。一场由内而外的软环境改革早已启动,广州开发区成立行政审批局,企业平均每个事项办理仅需3.2个工作日。“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广州市商务委副主任杨勇说,近年来广州利用外资质量和结构不断优化,去年实际利用外资62.89亿美元,特别是外资制造业呈现恢复性增长,同比增长63.12%。

今天的广州,已经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297家世界500强企业已累计设立921个项目。

骄傲!广州又上《新闻联播》了,三家央媒同时打call!

珠江东去、大潮澎湃。“‘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游泳’是我们推进对外开放的启示。”温国辉说,新时代背景下的广州,将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升世界“显示度”,迈向全球创新链高端。(新华社记者徐金鹏、周强)

为广州打CALL!

来源:广州日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广州发布编辑:广州日报全媒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