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你炒股虧成了誰的段子?

2018年,你炒股虧成了誰的段子?

身在市場,你就得準備忍受痛苦。

——索羅斯

文 / 華商韜略 包涵

2018年,中國證券市場投資者數量達到1.46億人。

2018年,中國股市90%的個股下跌,16萬億市值蒸發。

把兩個數據放在一起,意味著你隨便走進一家便利店,就會碰見一個炒股賠錢的人。

【1】

11月末,馬晉在下班路上接到律師的微信:“一審贏了。”

他站在寒風中,第一時間把這條微信轉發給了妻子。

這是馬晉人生中的第一場官司,在此之前,他從沒想過會與人對簿公堂。

原告名單中有超過100個人的名字,他是其中之一。他們共同的被告,叫保千里視像科技集團,股市代號*ST保千。2018年,這家公司因為造假被查,以連續28個一字跌停,全年87%的跌幅熊冠A股,當前的股價僅剩1.2元。

“我們股民現在集體告它,法院已經在分批立案分批審。”馬晉說,目前起訴人數已超過1000,索賠金額達到兩個億。

就這樣,馬晉很不情願地成了今年辦公室的段子擔當。

哪個同事炒股虧了錢,大家就會安慰他:你再慘能慘過馬晉?

2018年,你炒股虧成了誰的段子?

2016年11月,馬晉用90萬買進了6萬股保千里。

這90萬原本是他和妻子買房的首付款,當時也有一套看好的房源,但時值“9.30”地產調控出臺,兩個人選擇了暫時觀望。

為了不讓這筆錢縮水,他大膽投資股市,並最終敲定了身負“無人駕駛”、“機器人”、“VR手機”等高科技概念,股價卻一直沒什麼動靜的保千里。

彼時,券商的研報對這家公司也是一片溢美之詞:價值稀缺,內生強勁,A股智能汽車第一標的,智能基因成就千里宏圖……

馬晉覺得自己簡直撿了個寶。

他怎麼也沒有想到,15元的買入價,竟成了這隻股票後來的山巔。

2016年12月,保千里因信披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馬晉的賬面瞬間浮虧12萬。

猶豫要不要割肉之際,幾份來自民生證券的研報給了他希望。在這些報告中,民生無一例外地給予了保千里“強烈推薦”評級。這在券商的一片緘默中,顯得分外扎眼。

馬晉最終只在12元賣了6千股。

2017年7月12日,保千里造假上市的消息被坐實,證監會正式發佈了對它的行政處罰通知書。

馬晉頓感不妙,想在接下來全部出掉。可剛在11塊錢賣掉一萬股,鬼使神差一般,他又看到了民生證券的新研報:“證監會調查結果已出,股價的不確定因素消除,繼續對該股維持‘強烈推薦’評級,合理估值18.55-21.2元。”

就這樣,他再次罷手,在猶豫中錯過了最後的機會。

7月25日,保千里因規劃重大重組停牌,這一停,就是5個月。

5個月裡,這隻曾經的白馬股像被詛咒了一樣,接連爆出重組終止、實控人惡意轉移公司資金、股份凍結爆倉、4.5億元債務逾期、欺騙員工持股等負面新聞。

可停牌中的10萬小股東卻只能坐困愁城,不知市場將如何宣判他們的命運。

股吧裡每天充斥著各種控訴和咒罵,馬晉最初也會上去吼兩嗓子,但隨著時間流逝,憤怒變成了悔恨,又化作無奈,最終歸於靜默。

12月29日,保千里終於復牌,可一復牌即戴上了ST的帽子,在2018年的前兩個月,以雪崩式的下挫提前鎖定了兩市第一熊股的稱號。

這個新年成了馬晉的噩夢。他從沒見過一隻股票跌得如此瘋狂,更不能接受它還是自己千挑萬選的。

暴跌中,他焦急地拋售著手裡的籌碼,28個一字跌停後,保千里終於在復牌的第29個交易日打開跌停板。馬晉在這一天以2.58元的價格賣掉了手裡最後的股票。

他和妻子的90萬,最終只剩下30萬。以馬晉目前的收入和家庭開銷,想填上這筆損失,他要再攢十年。

而他兩年前沒有買的那所房子,已經漲了100萬。

馬晉暴瘦20斤,並開始出現睡眠問題。

狗年除夕夜,妻子向他敬酒:“老馬,窮富我都跟你,你一定要保重身體。”

漫天爆竹聲中,馬晉望著陪自己住了十年出租屋的妻子,失聲痛哭。

在被坑的路上,馬晉不是一個人。數據顯示,還有5家定增機構和103只基金陪著股民一起踩了雷。有媒體計算,易方達基金在*ST保千的賬面浮虧一度超過3億元,而5家定增機構則可能損失超過14億元。

2018年7月,北京證監局向民生證券出具了警示函,指出其對*ST保千的研報評級、風險提示審慎性不足,責令其加強管理。

股民們也揭竿而起,以虛假陳述為名將*ST保千告上法庭。11月16日,深圳中院開庭審理了保千里663位投資者的索賠訴訟案,場面頗為壯觀。截至目前,已有數百投資者領到了一審勝訴的判決,馬晉也在其列。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實際控制人跑了,*ST保千已經資不抵債,沒錢可賠。”馬晉說,接下來,大家還會把相關責任方列為共同被告,為償付增加保障。

【2】

股民老杜的2018年過得也不順。

老杜今年65歲,自從五年前生了場大病,他開始把大部分時間用來養生保健。

退休後,他熟讀《黃帝內經》和《本草綱目》,研究人體的十四經絡和四百個穴位,還特意為小孫女自學了小兒推拿。

在股票投資上,他也將生物醫藥板塊作為自己的頭號陣地。

“吃藥是剛需,有病了不吃飯也得吃藥,賣房子都得吃藥。在醫藥股面前,其他股票都是浮雲。”

老杜其實說的沒錯。今年上半年,A股的行情基本可以概括為“吃藥行情”,超三成的牛股來自生物醫藥板塊,其中疫苗概念股康泰生物、再生醫學龍頭正海生物的漲幅都超過90%。

如果把時間線再拉長一點,過去10年中,醫藥板塊也有7年位列所有行業漲幅的前50%。

2018年,你炒股虧成了誰的段子?

老杜去年買了兩隻醫藥股,一隻是上海萊士,一隻是華海藥業。

老杜買華海藥業的理由非常簡單粗暴:他自己是個資深高血壓,而華海藥業是國內降壓藥龍頭。

事實上,華海藥業作為國內仿製藥的王者,已經成功打入美國市場,也是全球最大的普利類、沙坦類藥物供應商。在國內醫改一致性評價啟動以來,華海藥業也成最大贏家,共有7個品種通過一致性評價。

二級市場上,這隻股票深受機構追捧,其流通股東里不乏中央匯金、社保基金、泰康人壽等知名機構身影。老杜在去年11月攜40萬元進入該股,正趕上華海藥業大漲,到了今年5月,收益幾乎翻番。

上海萊士也是一隻千億市值的股票,老杜看中它“制血龍頭”和醫藥“股神”的地位。早在2015年,他就在該股拉昇至94元的過程中跟著喝了口湯,賺了幾萬塊錢;去年股價回落到20元,他伺機又買進了15萬元。

在老杜的設想中,仿製藥的春天已經到來,隨著醫改的深入,華海藥業幾乎可以成為最大的政策紅利受益者。而上海萊士有“科瑞系”在裡邊,血液製品和炒股兩條腿走路,未來也錯不了。兩隻股票都值得長期持有。

為此,老杜上網蒐集了大量華海藥業和上海萊士的資料,自己做成剪報,還特意訂了幾本醫藥雜誌定期瀏覽,甚至破天荒地第一次在電影院自掏腰包進場,觀看了《我不是藥神》。

陪電影灑完一場熱淚的老杜忘了,生物醫藥板塊能出多少“藥神”,就能出多少黑天鵝。

下半年,長生生物的疫苗造假事件率先炸開了醫藥股高企的估值堡壘,隨之而來的雲南白藥氨甲環酸事件,美年健康假醫生風波,以及近日的4+7帶量採購政策等,更將醫藥股行情從天堂拉向地獄。

今年7月,華海藥業也爆出其纈沙坦的原料藥中檢測出致癌雜質,該雜質含有基因毒性,隨後公司產品遭到了歐盟和美國FDA的雙重封殺,三季報時淨利已同比下跌47%。

伴隨著這些消息,華海藥業的股價從5月的39元高點迅速滑落,截至目前僅剩下11元,跌幅超過70%。這期間,老杜除了在30元附近拋了一小部分,其他都還握在手裡,如今40萬本錢已縮水超過一半。

上海萊士最近也成了雷。

該公司今年2月宣佈重組停牌後,直到12月7日才復牌,可因三季度炒股鉅虧13億,400億併購案又去向成謎,復牌後就連續遭遇10個跌停,股價由20元跌至最低時的6元,600億市值瞬間蒸發殆盡。老杜的15萬投資又砸在了手裡。

兒女們笑他:前兩年憑運氣賺的錢,今年全憑努力賠光了。

面對慘烈的投資結果,養生達人也開始出現了血壓升高、肝氣不舒、心悸失眠的症狀。

午夜夢迴,老杜常常要含上10顆丹參滴丸,按揉太沖穴500下,才敢打開自己的賬戶,看看今天賠了多少。

【3】

二級市場的命運,張爽從不關心,這幾年,她一直把精力放在打新股上。

“我身邊許多朋友在股市奮戰了五六年,今天掙明天賠的,最後還沒我一簽新股賺得多。”

2016年,張爽中籤的塞力斯上市後收穫13個漲停板,一舉賺得十萬。

同事問她有何秘訣,她傲嬌地說,憑的就是女人的直覺和運氣。

張爽確實有運氣。今年2月1日,新股養元飲品中籤結果出爐,她又中了一簽,被同事驚歎上輩子一定拯救了宇宙。

養元飲品當時發行價高達78.73元,為最貴滬市新股。

張爽算了一筆賬,若以新股上市平均9個漲停板的記錄計算,她中這一簽能賺超過16萬元,收益秒殺2016年的“新股賺錢王”兆易創新。

抱著這樣的美好期待,張爽等到了這隻股票的首日交易。

和她預料的一樣,2月12日,養元飲品一開盤就瘋狂拉昇,最終如願大漲20%,收於113元。

晚上,公司群裡喧鬧異常,同事都叫嚷著讓張爽請客,在大家的恭維聲中,她還發出了一個200元的紅包。

睡覺前,老公說了句,今天好像放量了,你注意點。張爽未以為意。

第二個交易日,她一早就守在電腦前,本想著再見一個漲停,就去給老公買情人節禮物。

出乎意料的是,這天養元飲品一上來就翻綠,且低開低走,不到半小時就被砸至跌停。

張爽感到難以置信,趕緊去跟蹤了一下大盤,發現並沒有異樣,上證指數當天甚至還走出一波逆勢上漲行情。

她知道自己這回見證歷史了。“新股上市一個漲停就熄火,第二天還跌停,這麼低的概率我也能碰上,說出來都沒人信。”

而養元飲品接下來的走勢更讓她大跌眼鏡,在上市僅19個交易日後,它就在盤中破發了,時至今日,該股更是跌到只剩下41塊錢。

從最貴新股,到最快開板新股,再到最快破發新股,養元飲品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以後,紮實地邁向了2018年最熊新股。

扛不住的張爽以90元的價錢賣出,16萬的夢想最終變成了1萬塊的夢灰。

2018年,你炒股虧成了誰的段子?

9月,幸運之神再度眷顧,張爽用老公的賬號又中了一簽鄭州銀行。

鄭州銀行算是今年中小板比較容易中籤的股票,發行價只有4.59元,且深市一簽只要500股,算下來只要繳2295元,比養元飲品七八萬的本錢是省多了。

這次張爽也降低了期望值。

她算了下,上半年收益最低的新股華西證券,每籤尚能賺3500元,不低於這個就行。

可惜鄭州銀行上市後,剛走出三個漲停,就在第四個交易日開板了。有了養元飲品的前車之鑑,張爽這次未敢戀戰,開板便拋出,最終打新收益只有1400多元。鄭州銀行也以超低的盈利榮膺“2018年最不賺錢新股”。

兩次打新加起來只賺了一萬多塊錢,此番經歷被張爽視為“恥辱”,“白忙”。

而她最怨念的,還是今年新股的環境不好。二級市場太弱,直接導致新股發行量低,只有100多隻。

張爽說,以前打新就是閉眼賺錢。2016年,新股上市基本都要拉上十幾二十個漲停。

“到了今年,光剩閉眼了。”

年初她買的養元飲品收益低,她還不太平衡。後來發現長沙銀行、華寶股份等新股也都是隻有一個漲停便開板,連邁瑞醫療、工業富聯這種獨角獸的漲停時間也不超過3個交易日,“連拉二十個漲停的新股今年在A股就沒出生!”

無奈之下,張爽現在只能拿港股安慰自己。

“藥明康德在港交所上市第一天就破發,今年香港上市的新股有75%已經破發。我幸福多了。”

【4】

A股寒意逼人,海外市場也好不到哪去。

一直投資美股的小王發現,從2018年開始,市場再沒人提全球經濟同步復甦的事兒了。

在沒放眼海外之前,小王是創業板的死忠粉,一直致力於做一棵有修養的韭菜,最後還是在金亞科技和全通教育兩隻股票上寒了心。

金亞科技,曾經的創業板“28星宿”之一,生於造假,死於欺詐,靠著虛增利潤和虛構項目來粉飾業績,最終被查,瀕臨退市。股價也從2015年的68元,跌到2018年的7毛錢。

市值破滅的過程,充斥著股民的血淚。小王在其中幾度掙扎,損失16萬。

全通教育,昔日股王,憑藉“在線教育第一股”屢拋重組概念,股價曾高達467元,傲視茅臺。而隨著重組的無疾而終、業績的虧損,和實際控制人被立案調查,其估值泡泡迅速被戳破。截至目前,其股價只剩下5.8元錢,2018年上半年的淨利只有27萬元……

在這隻股票上,小王賺過30多萬,最終如數還了回去,還虧了7萬元。

去年轉戰美股後,小王覺得自己煥然一新。每天跟著美東時間作息,連深夜吃著方便麵,就著月光看盤的感覺,都特別的,洋氣。

小王在美股投資的重要板塊是區塊鏈,挑選的兩家公司分別是BCII(Blockchain Industries.Inc)和中概股迅雷。

2017年,迅雷蹭著區塊鏈的風口,先推出玩客雲又引入玩客幣,四季度時,股價一個月就從4美元拉昇至最高27美元。與此同時,BCII也從在線旅遊跨界到區塊鏈,標榜可以提供“幣圈一條龍服務”,更在官網上強調以“改善人性”作為終極目標,股價也從6美分狂飆到今年最高的20美元。

小王買入這兩隻股票的時候,價位都已高企,可因為漲勢兇猛,他還是撈回了A股的損失。彼時,他每晚看盤必以保溫杯泡冬蟲夏草,一為緩解熬夜的疲勞,二為沖淡白日A股的晦氣,三為爽——難得掙錢,必須任性。

可惜2018年,遭遇市場和政策的雙重寒風后,區塊鏈熱度不再。迅雷和BCII雙雙進入下跌通道,加密貨幣市場的黯淡讓BCII在連綿的陰跌中只剩下3.5美元,迅雷的股價經過一年的冷卻也回到了“解放前”的3.6美元。

小王自嘲,他的炒股生活自此變成了白天對著太陽哭,晚上對著月亮哭。

2018年,你炒股虧成了誰的段子?

這個冬天,美股從牛市的神壇跌落,讓已經快十年沒經歷過熊市的美股投資者驚惶失措。道瓊斯指數在年底的三個月時間裡暴挫5000點,雖然在聖誕過後的最後三個交易日也上演了十年最兇猛反彈,但普遍被認為是基金年底“粉飾業績”的需求所致,難改其熊市本質。

除了美股以外,歐洲股市和新興市場也傷勢慘重,在全球三十多個主流國家和地區股市中,除了印度、新西蘭和巴西,其他股指全線負增長。而2018年全球墊底的則是中國A股,其中上證指數跌幅24.59%,創業板指數跌幅28.65%,深圳成指跌幅34.42%。

股市跌,大宗商品跌,比特幣跌,幾乎所有資產類別都跑輸美元現金。美國分析師說,這是1972年尼克松時代以來最難賺錢的時期。

小王抬頭是投資的荒野,電腦裡找不到可以買的股票。低頭是生活的殘局,手機裡找不到可以借錢的電話。

【5】

2018年,如果人們願意將錢乖乖存在銀行,就能跑贏絕大部分股民。

今年中國新增上市公司99家,可這個數字並沒有換來股市市值的增長。

根據上交所和深交所的最新數據,2018年中國股市總市值為43.49萬億,相比1月24日時的年初高點,已有16萬億財富化為泡影。

這16萬億如果平攤到1.46億投資者身上,相當於每個人虧損近11萬元。

伴隨市值一起消失的,還有中國的“百元股軍團”與“千億市值俱樂部”。

三年前,A股的百元以上股票曾多達110只,現在只剩6只;擁有千億市值以上的公司曾有129家,現在只剩60家。

與此相對的是,2到5元的個股開始遍地開花,從年初時的260家增加至880家,30億以下小市值公司更從年初的400家激增至1100家。

股價的走低,讓破淨的股票瞬間暴增。根據同花順的數據,2017年年末,兩市跌破淨資產的股票只有38只,到了2018年末,則激增至超過400只,其中5家公司股價,尚不足每股淨資產的一半。

泥沙俱下的行情裡,機構在呻吟,股民在哀嚎。

今年以來,公募基金清盤數量達385只,超過歷年清盤數量的總和。股票型基金全軍覆沒,收益全部為負,平均虧損超過25%。而私募基金清盤數量則超過4000只,創近5年新高。

基金經理對清盤線的恐懼,僅次於頭頂的髮際線。

而算上今年冬天,從2001年熬過來的老股民,也已經歷過五次漫長的熊市。

當他們宿命般的又站在2449點政策底上時,發現自己竟與十幾年前一樣,四面臨風,家中無礦。

2018年,你炒股虧成了誰的段子?

小王說,明年自己依舊不會離開股市,還要把戰場換回A股。

“不為別的,就為便宜。這輪下跌就是殺估值,現在A股還有被高估的股票嗎?被錯殺的似乎還多些。如果這個世界真有價值投資,現在倒是個機會。”

馬晉也準備用剩下的錢繼續投資股市。雖然在*st保千上,他一度虧得懷疑人生,但在可預見的未來,相比股票,他更買不起房。

老杜的血壓最近上了160,可他也不敢用纈沙坦了。兒女說他還不是真的惜命,真惜命的人,誰玩股票呢。

對於兒女的割肉離場建議,老杜拒絕了。

“我還是相信自己的眼光。市場不好,茅臺也要跌停,誰都沒法倖免。只要我按時吃維生素C,天天泡腳,還怕不能活著看到股市上漲那一天嗎?”

眾生皆愚。只有張爽站在自己的鄙視鏈頂端,露出上帝的微笑。

根據德勤的預計,明年A股約有110-150只新股上市。張爽一早把這當成了自家池子,彷彿從裡面撈不撈錢,全憑自己高興。

而那些還在二級市場搏殺,並在某個深夜搶了她紅包卻沒說謝謝的男同事們,則終將難逃一窮,窮且益老,老且益單,單且益禿。

2018年,你炒股虧成了誰的段子?

2019年近在眼前,值此新春佳節到來之際,券商們又紛紛發佈了年度策略報告。

這些標題包括但不限於:《星星之火》、《穿越黑暗迎黎明》、《復興新起點》、《牛市前奏,心動先於帆動》……

尼采說,強烈的希望,比任何一種已實現的快樂,對人生具有更大的激奮作用。

祝各位韭菜早日長出新茬。

——END——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