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諸侯王,他擅自誅殺大臣,臨刑前卻大呼冤枉

古代的中國,是一個君主專制的國家——在那個時候,作為一個諸侯王是件比較麻煩的事情。或許在當代人眼中,能夠當上諸侯王就相當於天大的好事了。其實則不然,在封建時期,做一個諸侯王其實並不舒服,如果他想有所作為,就可能被皇帝懷疑是要篡位,如果他整天吃飽喝足,混吃等死,就可能被人罵成是豬,真可謂是左右為難。

晉朝的時候,有一位藩王就想有所作為,值得注意的是,他是想匡扶王室,不是妄圖顛覆社稷,可就是沒有人認同他,最後委屈地死去。這位王爺就是楚王司馬瑋,武帝的兒子。

身為諸侯王,他擅自誅殺大臣,臨刑前卻大呼冤枉

起初的時候,晉武帝駕崩,將皇位交給了自己的傻兒子司馬衷(也就是後來的晉惠帝)。其實今天的人應該也很疑惑為什麼要將皇位講給一個傻子,又不是隻有他一個兒子!可能是晉武帝希望遵守嫡長子繼承製吧,古人對於這方面還是挺認死理的。

然而傻皇帝的弊端很快就出現了。整個朝堂的人幾乎沒有人尊重他,個個都在拉幫結派,輕視皇權,整個國家都被搞的烏煙瘴氣。在許多妄圖掌控大權的人裡,皇后賈南風算是隱藏的最深的一個了,畢竟沒有人想到傻皇帝的皇后還有這麼大野心。

當時掌握朝政的人是司馬亮,他是司馬懿的小兒子,他是個很守本分,很膽小的人。司馬炎也正是看中他這一點,所以希望他扶持自己的兒子,不要讓別人把龍椅奪了過去。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司馬亮的確是一個稱職的託孤大臣,他和老臣衛瓘聯手,試圖整治朝綱。

身為諸侯王,他擅自誅殺大臣,臨刑前卻大呼冤枉

有個叫楊駿的外戚很是囂張跋扈,司馬亮便和衛瓘聯手將他除去了,大臣們雖然嘴上沒說什麼,但是心裡都對司馬亮很是不滿,以為他也想趁著皇帝無能控制天下。這個時候賈南風便冒出來了,她煽動當時勢力較強的司馬瑋,說是希望他能夠幫助自己的親哥哥晉惠帝。

司馬瑋不是一個普通的藩王,他從小就勇武過人,晉武帝也很是喜歡他。他在很小的時候就出入行伍,在晉武帝駕崩之後更是成為了一個禁衛軍的將領,屬於藩王中的實權人物,又加上他這人似乎很講究忠義,也沒有什麼野心,所以賈南風打算採取激將法,借他之手將礙眼的司馬亮等人剷除掉。

身為諸侯王,他擅自誅殺大臣,臨刑前卻大呼冤枉

司馬亮執政不久,就在朝堂上公開提出要將藩王們遣返回國,不允許他們繼續待在洛陽。其實在那個時候諸侯們都願意居住在洛陽,而不是回到自己的封地。因為一旦回到自己的封地,既要被當地的官員鉗制,又要被中央監視,一旦風吹草動,就會被皇帝疑忌,所以大多數諸侯都想賴在洛陽。當然了,也不是所有人王爺都是這麼想的,部分人認為他們在京都是在保護皇帝,使他免受外姓的欺負,很巧的是,司馬瑋就存著這樣的想法。

身為諸侯王,他擅自誅殺大臣,臨刑前卻大呼冤枉

所以司馬瑋認為司馬亮是在故意調走他們,對他的不滿上升到了頂點。賈后察覺到了這一點,她抓住時機,借晉惠帝之名下了詔書讓司馬瑋調兵殺了司馬亮等人。司馬瑋雖然不滿司馬亮,但也覺得這個詔書似乎不太尋常,畢竟司馬亮好歹也是託孤大臣,但是當他想去皇宮問個究竟的時候,賈后卻把宮門鎖了,司馬瑋只得領旨,於是司馬亮一家被誅殺殆盡。

身為諸侯王,他擅自誅殺大臣,臨刑前卻大呼冤枉

結果天一亮,賈后卻又下了一道詔書:楚王(司馬瑋)假傳聖旨,形同謀反。於是司馬瑋無辜地被抓了起來,臨行前他拿出了賈后給他的詔書,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聽從詔書的安排,以為這是有益社稷的事情,結果現在我要因此被殺了,實在是冤枉啊!”

耿直的楚王到底還是被殺了,儘管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冤枉的,但是沒有人敢因此觸怒皇后。忠臣被當做奸臣殺死,奸人被當做聖人崇拜,這樣的朝代怎麼會長久呢?不久西晉便也滅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