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願大師遺詩選登

本願大師遺詩選登

本願大師遺詩選登

[作者簡介] 釋本願(1919-2007),號鏡圓,俗名楊芳洲,祖籍山東省掖縣甲村。1951年2月出家於終南山清涼寺,禮肅嚴老和尚為師,屬臨濟派。1953年冬,赴廣東韶關南華寺禮虛雲老和尚為得戒和尚,受具足戒,戒期圓滿後返終南山到圓覺寺茅棚掛褡,翌年任知客。1958年秋,赴江西省靖安縣馬祖道場寶峰寺。1962年還俗參加農業生產。1982年9月到千山龍泉寺暫住,次年赴五臺山塔院補戒。1984年任千山香巖寺監院。1986年9月,當選為鞍山市佛教協會副會長,1990年3月任會長。1996年9月16日,升座為千山香巖寺方丈。鞍山千山詩社社員,鞍山市政協常務委員。

自跋

落落無聞一俗僧,詩情文義兩不通。

迫於諸子殷勤意,勉效邯鄲學步行。

(注)同道劉明省建議作者將畢生詩作結集付梓,作者乃有此吟,時為1982年2月。

贊千山

神州大地盡桃源,鍾靈毓秀惟千山。

四時景色關不住,無人不道看花還。

本願大師遺詩選登

龍泉寺偶感

其一

明月窗前照,清泉階下流。

松濤如海浪,瓊島似虛舟。

其二

千山景動遊人魄,聖蹟峰巒禪房僧。

龍泉水歸三寶地,半嶺風來松濤聲。

暫住中會寺

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

拋卻龍泉劍,中會道理來。

悟由靜中得,金蓮寶地栽。

石牛豈喘月,彌勒笑滿腮。

(注)時為1982年,作者由龍泉寺去中會寺暫住,冬末而作。

本願大師遺詩選登

奇雪

屈指七日即端陽,蒼天降雪太荒唐。

群芳畏爾頻稽首,枝頭梨花偏倔強。

何人為證評直曲?老僧執筆費平章。

伊原遜爾三分白,爾卻輸伊一段香。

(注)1983年梨花盛開之時,忽於農歷四月二十八半夜天降鵝毛大雪,無窮奇景由此而生矣。

臨風偶成

滿園桃李有後生,薪傳未就鬢先成。

休嗟老驥曾伏櫪,萬里新徵有壯行。

進住香巖寺

我隨悟公渡重關,前夜中會後香巖。

註定老僧多磨難,輕車為吾止步前。

奮力推抗汗浹背,銀河橫空夜已闌。

載行載奔抵古剎,已到零點二十三。

(注)1984年秋,作者到香巖寺住持寺務,受寺僧阻,有感而作。

贏得眾僧飽三餐

虛度韶光不計年,謨遒籌劃感材難。

老驥伏櫪思欲騁,成功哪敢獨貪天。

身多疾病思仁政,自養方針一肩擔。

奮臂一呼補羊牢,贏得眾僧飽三餐。

(注)1984年,作者在千山諸寺廟中率先籌劃自養方針,大見成效。

本願大師遺詩選登

仙人臺石階新路

從來登山如登天,而今石階櫛比連。

一千一百一十四,步步登高達山巔。

山僧八九未畏老,登山步履不辭艱。

寄語旅客趁春好,別等花事到闌珊。

(注)1989年,作者主持修建由香巖寺至仙人臺登山路,以方便遊人。

建路箴言

登山難,登山難,登上仙人臺如昇天。

崎嶇羊腸路,勝於狼牙山。

老者空嗟嘆,壯者扶葛攀。

手足失措災難在眼前。

勿畏難,勿畏難,化險為夷保平安。

天險變通途,懸崖化平川。

黨有迴天力,群眾善攻堅。

上下一心滄海建桑田。

孫公贊

戎馬生涯幾多秋,卸甲離鞍自風流。

身安未忘征夫苦,開山鋪路獻良謨。

(注)1989年春,作者為修建仙人臺登山路求助於鞍山市副市長孫亞光,鞍鋼黨委書記張羽,鞍鋼總經理李華忠,及市財政局、市民委等單位,籌得資金十萬餘元。路成之後,孫亞光前來視察,作者乃贈此作。

本願大師遺詩選登

龍泉

迎來瀋水潤千華,靈峰常放不謝花。

殿閣樓臺能聚會,生熟原本是一家。

玉石佛像開光

善男信女施淨銀,廿七佛像已登山。

黨為籌劃開光日,擇吉定於八一三。

百輛盈門稱盛世,貴賓信徒四五千。

鐘鼓齊鳴開大典,香花繚繞禮佛前。

祝詞

寂靜深山別有天,為滌塵襟叩禪關。

小春微寒茶當酒,大塊貢汝做文蘭。

祈君各揮書天筆,留得墨寶惠千山。

貧僧無物能酬客,謹將山餚助公餐。

(注)1987年香巖寺開光,為招待天津市文史專家李鶴年、葉東旭而作。大塊,山河大地。

重建地藏殿

五十年前留餘痛,鐵蹄踐踏血未乾。

敗垣瓦礫證罪惡,光復舊物效奇男。

振臂高呼求知己,善信雲湧傾囊捐。

時僅半載豐功遂,眾僧同心力迴天。

(注)香巖寺原有地藏殿三間,毀於日寇。1989年在作者主持下復建成功。

本願大師遺詩選登

有感於無獻

五十年前二十七,形若破車將分離。

未曾舉步先覓杖,再不奮蹄日已西。

觀寺信誦

彈指光陰十多年,恢復祖業一笑間。

三門未建非無力,留給後人施淨錢。

雨後觀感

其一

佇立山門外,雙溪足下流。

浪翻如奔馬,銀花似群鷗。

山頭浮雲起,峰巔時出岫。

衲伴二三子,毗盧頂上游。

其二

老筆荒唐亂寫詩,世情畫意兩無知。

千華雨後多妍態,雲到無時勝有時。

其三

霧裡峰巒不定形,白雲深處聞鐘聲。

步到階欄知是寺,清磬紅魚古剎中。

其四

百蹬石階兩起樓,垂花門外景色優。

紅欄白壁乾坤秀,雕樑畫柱勝王侯。

其五

老筆荒唐漫寫詩,世路佛書兩無知。

山僧不是斯文客,空留人間作口實。

本願大師遺詩選登

發現臥佛

仰臥獅峰一老僧,圓睜二目對虛空。

並非長劫無功用,只緣無事可分爭。

自題

顛顛倒倒一老僧,世事不通強項公。

空耗善信財和物,掃雪填井一場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