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門峽虢國的器皿,道出了郭姓的來源,黃帝后裔,姬姓一家


上世紀50年代以來,在三門峽市北的黃河南岸,發現了數百座墓葬,排列有序,等級分明,再現了周王朝分封制下,諸侯國君及其家族的喪葬禮節。對出土器物的考證,證實這裡就是古虢國所在地。此圖是現存於河南省博物院的器物

按照《周禮》規定,天子用九鼎八簋,所謂一言九鼎即由此而來。而諸侯只能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等等。此圖顯示虢國墓葬出土的器物嚴格按照諸侯級別等級,還沒有到禮崩樂壞的時代

周武王滅商後,周文王的兩個弟弟分別被封為東、西虢國國君,虢仲封東虢,虢叔封西虢,兩虢起著周王室東西兩面屏障的作用。

西周晚期,周宣王初年,西虢東遷,形成所謂南虢。北虢在平陸,在黃河北岸;南虢在三門峽,在黃河南岸,北虢和南虢隔河相望,其實只是一個虢國。

東虢國,公元前767年被鄭國所滅,虢仲後裔虢序被平王封於夏陽,號北虢,因實力單薄而依附於南虢。古代"郭"與"虢"兩字相通,這些虢國的後代,以郭為姓,郭氏即為虢氏。

周朝的姬姓為黃帝姬姓後裔,虢國是姬姓後代,而郭姓從虢國而來,所以,郭姓也是黃帝的直系後裔。

另外,虢國墓地出土列鼎的內部,有銘文“虢季坐寶鼎,季氏其萬年,子子孫孫永保用享”,明確說明墓主姓虢,但是”季氏其萬年“是不是可以說是季姓的一個來源呢?

【《布衣鏡界》關注百姓生活 弘揚傳統文化,感謝您的評論、收藏、點贊,歡迎轉載鏈接,敬請點擊“關注”並查看前期內容,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