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人群突破2億:“我們真的不敢結婚”

王爾德曾說“我年輕時還以為金錢最重要,如今年紀大了,發現那句話一點不假”,以前70、80後結婚談戀愛時是過日子,左手牽右手的溫情,現在90後不再屈於生活,而是比起愛情更加在乎自己,都說談錢傷感情,但嗨醬覺得不談錢的感情更傷人,真正擁有長久愛情的人都是下面這樣做的。



單身人群突破2億:“我們真的不敢結婚”


最近有個問答頻頻上知乎熱門推薦:

你後悔娶(嫁)現在的老公(老婆)嗎?

原本以為這會是一個淪為大型狗糧現場的釣魚帖,點進去發現,高贊回答果然都是清一色的——“後悔”。

而這些答題的人,都是剛結婚,或者婚齡不長的90後,並且都把頭像ID設置成了匿名。

想起來上個週末,我媽突然在微信上給我甩了一條新聞鏈接,然後劈頭蓋臉地說了一句:

“你們這些90後的小孩是不是有病?”

我帶著滿臉黑人問號點進這個標題為《90後離婚的100個理由》(來源:中國新聞週刊)的文章——

“以為自己嫁給了愛情,卻敗給了進口奶粉和請不起的月嫂,養孩子原來不像養蛙遊戲那麼簡單。”

“老婆太會花錢,雙十一囤的東西到今天還沒用完,口紅買了好幾十支了,還問我要錢買奢侈品。”

“搖號搖了4年沒搖上,岳母嫌我沒車,離個婚換換風水。”

“洗衣洗碗做飯打掃分工不明確,憑啥做了飯還得洗碗,下班回家還得打掃家務?”

“度蜜月時婆婆和小姑子非要跟著一起去馬爾代夫玩,老公整天就忙著給他們拍照了。”

“一高興就結了,不開心就離了唄!反正離婚證才9塊錢。”

“她還沒有忘掉彭于晏。”


單身人群突破2億:“我們真的不敢結婚”


有一個專注於婚戀情感的心理諮詢師對最近幾年來做諮詢的90後做了一個總結,他們在傾訴婚姻問題時最常說的一句話是:

我談戀愛的時候真沒想到,結婚原來是這樣的。

那些在知乎匿名吐槽的90後們也都無一例外地被困在了對婚後生活的失望裡。

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愛情純粹,但婚姻不純粹。


單身人群突破2億:“我們真的不敢結婚”


我第一份工作的老闆,江湖人稱大魔王。

大魔王是一個行走的浪漫絕緣體,為人處世理性至上,遇到人生和工作的重要抉擇都會用SWTO模型進行分析。

我們都覺得大魔王這輩子是找不到壓寨夫人了,直到有一天他把結婚請帖擺在了大家的桌子上。

“靠,老大,嫂子是受了什麼刺激決定要嫁給你啊?”

他看著報表,漫不經心地回答說:

“結婚有什麼不好?結了婚我出門再也不用擔心忘帶鑰匙了,吃飯、買衣服、租房子的壓力都直接減半了。”

聽說,他還和他老婆簽了未婚協議,明確了兩個人婚前、婚後財產的分配,還約定了離婚以後兩個人的財產分割方式。

我們感嘆,大魔王就是大魔王,對他來說結婚也不過是一道計算題,人家結婚講愛情,他結婚打算盤。大家都暗自發誓以後絕對不要嫁給這樣的男人。

但讓我意外的是,至今為止,他是我認識的人當中把婚姻經營得最好的。

反倒是有許多我本以為本該過得很幸福的女孩,她們大多礙於面子,覺得談錢傷感情,房子、車子、孩子統統可以以後再說,卻無一例外地被婚後生活折磨得精疲力盡,不堪重負。


單身人群突破2億:“我們真的不敢結婚”


一次私下聚會上,一個剛離婚的女同事喝的爛醉然後開始控訴前夫的種種不是,然後衝著大魔王說:

“明明你才應該比我先離婚啊”。

他也心直口快,立馬回了一句:

“因為你傻啊,竟然真的相信有情飲水飽。”

我其實能懂,在他的世界裡,愛情只是金字塔的塔底,能否實現雙方的利益最大化、能否互相滿足對方的各種需求,也同樣重要。

結婚,就是要找個合適的人然後一起組團升級打怪。

財產分割、婚前協議,這些看似自私冰冷的謀求算計,其實是比愛情更可靠的屏障。

相信結婚能使愛情永駐的夢幻感,不如出了門也不怕忘帶鑰匙的安全感來的實在。


單身人群突破2億:“我們真的不敢結婚”



單身人群突破2億:“我們真的不敢結婚”


我的表姐悠悠,和天底下大多數女孩一樣,覺得相愛最重要,談錢傷感情。

但結婚後的她,卻並沒有被愛情滋潤得多麼光彩照人,反而總是悶悶不樂。

以前她總愛在朋友圈裡分享自己買買買的戰績,如今已經在社交狀態上銷聲匿跡好幾個月了。

我約她出來吃飯,發現她點單的時候點的菜單價都不超過30元,要知道她以前進館子都是要讓服務員上最貴、最好吃的菜品的。

我忍不住調侃她:怎麼回事啊,結了個婚反倒把公主變成灰姑娘啦?

她瞬間打開了話匣子,跟我詳細分享了自己苦逼的生活狀態:

因為她和老公身上都揹著房貸和車貸,家裡又催孫子催得緊,所以日子一直過得緊巴巴的,結婚以後,商場裡所有的彩妝櫃檯她都沒有再走近過。

前幾天,她想讓老公給她買支口紅,誰知道姐夫劈頭蓋臉地就罵她任性,說她不懂事、敗家。

有一回晚上點外賣,她一時嘴饞,所以多加了一道酸湯肥牛和泡椒魚片,她老公打開餐盒以後立馬沉下臉來,滿腹怨氣地說:

我這個月績效不好,本來就攢不下來多少錢了,但你也知道,家裡的冰箱壞了,電腦卡了,床單舊了,接下來咱倆還得要孩子,哪一樣不是開銷?

你再這樣大手大腳,這日子真的沒法過了。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結婚是愛上了,並且覺得合算,離婚未必是不愛了,卻總有一方覺得吃虧。有時在婚姻裡起決定作用的,不是愛情,而是合算還是吃虧。

能夠明碼標價,開誠佈公地在婚前談錢的關係,往往更穩定,也更牢靠。


單身人群突破2億:“我們真的不敢結婚”


最新一季的《奇葩說》裡,有一期辯題是:

結婚時要伴侶在房產證上加上自己的名字,到底過不過分?

來做導師的經濟學家薛兆豐給出了一種很有意思的解讀方法:

他說結婚就是雙方一起辦企業,履行的是一個終身批發的期貨合同,而男女雙方給出的資源是不一樣的。

一般是女性前期投入得多,男性後期投入的多,所以雙方進入關係的時候,女方問男方要一點抵押,這有錯嗎?


單身人群突破2億:“我們真的不敢結婚”


遺憾的是,現實中很少有人能理性地像籤合同一樣看重雙方的價值互換;

也很少有人敢開誠佈公地面對物質和金錢,最後不是臨陣當了逃兵,就是兩人分道揚鑣。

結婚前你還能揣著自己少的可憐的存款說莫欺少年窮,結婚後卻發現孩子的奶粉錢、上學錢、老人的贍養費、看病的錢就壓得你喘不過氣了;

而當你發現自己的衣服和化妝品都已經大半年沒有更新的時候,別人卻一邊送孩子上著貴族學校,一邊和丈夫一起全世界旅遊。

一堂司法課上,有個教授分享過一個數據:

每年的離婚案例分析中,因出軌而離婚的僅有2成,但因經濟問題而離婚的,有6成。

別不相信了,錢,真的能解決80%的婚姻問題。


單身人群突破2億:“我們真的不敢結婚”


比錢更鋒利、更刺痛人的,是愛情裡的細節。

也許當初讓你決定嫁給他的,不是他的家底和事業,而是他削好的一個蘋果、兌涼的一杯開水。

最後讓你想要放棄他的,也不是什麼天大的過錯,而是他無心的一句指責,不合時宜的一張臭臉。


單身人群突破2億:“我們真的不敢結婚”


戀愛時的他乾淨得體,白鞋子永遠乾淨,出門都會自覺帶紙巾,你感冒了他會把開水兌溫了自己試一試再送到你嘴邊,你抱著和他一起生活的期待走進了婚姻。

結婚後的某一天,你帶著剛加完班的一身疲憊回到家,看到沙發上那個隱約有了啤酒肚的摳腳大漢,心頭突然湧起了一種說不出的失望。

叫他倒杯水,他說懶得動,問他快遞拿了沒,他說忘了。

你壓抑著心頭的不悅走進廚房,發現水槽裡還堆著沒洗的鍋碗瓢盆。

心裡抑制不住地湧起了一股不想再看到這張臉的衝動。

你對婚姻全部的熱情和耐心,都湮滅在了這個看似再普通不過的夜晚。

不管你接受與否,生活的自然規律就是,不但愛情會淡去,瑣事還會平添對彼此的厭惡。

前面說過的90後離婚的100個理由裡,有一個讓我媽特別哭笑不得:

處女座的女生因為受不了老公天天回家亂丟臭襪子而離婚。

現實生活中其實還有很多這種看起來像洋蔥新聞的真實案例:

妻子吃蘋果不削皮,男子忍不了,離婚。

夫妻因誰吃隔夜菜吵架而離婚。

丈夫每次撕捲紙時不按虛線撕,夫妻多次因此爭吵後離婚。

覺得這些理由荒誕奇葩的你,以後也很可能會和另一半因為誰洗碗的問題爭吵不休。

這種愛情裡讓人失望的細節,生活中瞬間崩潰的瑣事,沒有人能夠免俗。

臺灣70年代第一美人胡因夢,嫁給了大她18歲的聲名響徹臺灣的才子李敖,當時的媒體報道都稱他們是天作之合。


單身人群突破2億:“我們真的不敢結婚”


可現實是,即使是最美的臉蛋和最傲人的才氣結合在一起,也無法躲過生活的一地雞毛。

二人離婚後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有人提問李敖:胡因夢那麼美,對你又那麼痴心,你怎麼捨得捨棄她?

李敖淡淡一笑說,因為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有一天我無意間推開廁所的門,看見蹲在馬桶上的她因為便秘滿臉通紅,實在是太不堪了。

同一個屋簷下,是沒有真正的美人的。

單純靠對美貌和才華的迷戀組建的婚姻,哪怕有物質支撐,也根本經不起細節的考驗。

天涯上曾有個很火的帖子,問導致你婚姻破裂的事情是什麼?

大家的答案裡少有大是大非的錯事,卻有遍地的生活瑣事,比如生日沒有禮物也沒有祝福,半年才樂意洗一次衣服,地髒了也不拖……

正是這些細節,成為了婚姻質量的映射,讓你最終判定彼此不再相愛,也不必再繼續。

愛情會敗給時間,婚姻會敗給細節。


單身人群突破2億:“我們真的不敢結婚”


離婚不可恥,儘管總有婚姻敗給了金錢,輸給了細節,但離了婚也絕不等於人生失敗或者存在汙點。

我就很欣賞虎系女星張雨綺離了婚以後能在節目上大膽承認,我就是眼光不好。

前後兩次婚姻的失敗,沒有讓她意志消沉,反而能讓她霸氣十足地向全世界宣告:

“我的底氣是,我又不怕失去你。”


單身人群突破2億:“我們真的不敢結婚”


想起一個網友說的一句話:

“過去我們總是被裹挾著活成別人希望的樣子,但很多人其實連自己的標準和期望都沒有弄清楚,到了適婚的年齡就找了個人領了個證,這樣的婚姻就像賭博一樣,結婚往往是輸多贏少。”

但發現輸太多時能及時止損,總好過互相折磨消耗,最後淪為一對怨侶。

坦然接受自己的慾望,直面自己的內心,知道自己的標準是什麼,才能在婚姻這場投資中,收穫最大的回報率,在幸福的這道命題上,給自己求得一個最優解。

所以一路飆升的離婚率,或許也是一件幸事。

讓大家知道,這時代少見靠愛餵養的小女生,多的是瀟灑恣肆的大女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