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乾貨:建築業及房地產業稅負變化注意

會計乾貨:建築業及房地產業稅負變化注意

建築業和房地產業同步進行營改增,是為了避免政策對行業的影響產生過大波動,甚至脫節的現象。倘若兩個行業不同步,營改增將會可能產生上游不改下游改的現象,這就使得下游企業得不到抵扣,而營改增在兩個行業同步的結果則可以使增值稅的抵扣鏈,更加完整和稅負公平。下面一起來看看營改增對行業的影響程度。

一、建築業企業營改增稅負測算

營改增後建築業全面徵收增值稅,稅率為11%,從理論上看,稅率的提高可能會使得建築業的稅負提高,但從增值稅的計算過程來看,增值稅等於銷項稅減去進項稅,增值稅有可抵扣項目,隨著可抵扣數額的增加,應繳納的增值稅也會減少。

二、房地產企業營改增稅負測算

鑑於房地產業業務複雜,從開發、銷售、交易等各個環節涉及到了目前的大部分稅種,包括了營業稅、土地增值稅、房產稅、所得稅等。要進行稅負分析,除了單純地考慮增值稅外,還要綜合其他稅種一起考慮。此外,在進行深入測算之前,需要先確定所屬企業是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假如是小規模納稅人,則適用簡易計稅的方法,操作起來相對較簡單。但事實上,房地產企業由於整體收入巨大,幾乎很難將其歸為小規模納稅人,根據實際情況可以認定按一般納稅人進行處理。

三、建築業和房地產業營改增後綜合稅負分析

上面已經對建築業和房地產業選取的案例企業相關項目進行了稅負的測算,由測算結果可以知道,兩家企業都由於進項稅可抵扣項目數額的大小影響著自身的稅負。但在實際中,除了進項稅,還有其他因素影響著房地產業和建築業的稅負,接下來一起來具體分析影響兩大行業稅負的因素。

(一)進項稅可抵扣比例對行業稅負的影響

對建築業的影響:根據申銀萬國證券公司的研究報告,營改增以後影響建築企業稅負的核心因素是可抵扣比例,就是可以拿到增值稅進項稅的成本/總成本。按照建築企業平均15%的毛利率估算,可抵扣比例需要大於56%才可以達到減稅的效果,毛利率越高,需要的可抵扣比例就越大。比例就越大。總的來說,建築行業成本中原材料佔比50%~60%,機械使用成本佔5%~10%,融資成本在5%左右,剩餘為人工成本,可抵扣比例較難達到減稅的程度。

對房地產業的影響:房地產業是我國經濟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產業,它的產業鏈條較長,而其主要的上游產業有土地提供者(當地政府部門)、建築業、金融業和其他現代服務業等,其中主要以建築業和金融業為主。由於金融業、建築業同時進行營改增,房地產業在獲取增值稅專用發票方面會比建築業有更大的優勢。

(二)增值稅專用發票對行業稅負的影響

對建築業的影響:增值稅專用發票對任何要繳納增值稅的企業來說都非常重要,作為進項稅抵扣的憑證之一,企業在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上要加強,而這是建築業要面對的最大問題。建築業在承包工程的時候由於承包方式和承包的範圍不同,往往會導致獲得的進項稅發票差異大,如果是建築施工公司負責採購材料和設備,就能獲取更多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但如果是甲供工程,主要材料由發包方購買,而施工方只是負責一些輔助材料,這樣,建築企業能獲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就會比較少,很大程度增加了企業的稅負。

對房地產業的影響:而房地產業同樣受到這一因素的影響。房地產開發商在經營過程中也要購買一些物美價廉的零散材料,這些材料的供應商絕大多數都是私營業主或者小規模納稅人,大部分供應商在銷售材料時無法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導致企業購買的這一批材料進項稅無法抵扣,但如果不與這批供應商合作,就會導致企業喪失了這部分長久合作的材料商,增大了企業的開發成本。

(三)勞務費用對稅負的影響

無論是房地產業還是建築業,人工費在總成本構成中佔據了很大一部分,據統計,人工費在房地產業和建築業成本中佔了20%~30%。勞務用工主要來源於建築勞務公司和散工,建築勞務公司同樣作為建築業的一員,為房地產企業和建築公司提供專業服務,而勞務公司在取得收入時,是按11%計徵增值稅銷項稅,但卻沒有進項稅可抵扣,由此可見,建築勞務公司增加了8%的稅負。

再看一些散工,基本是一些農民工,根本就沒有增值稅發票可以提供,同樣沒有進項稅可抵扣,這一定會對這兩個行業的稅負產生影響。綜合上述影響稅負的因素,得益於土地出讓金可以在稅基中扣除,房地產業的稅負將會比營改增前有所下降,而建築業由於影響的範圍比較廣,獲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難度比房地產業高,可抵扣比例的不確定,勞務人員沒有進項稅抵扣,在營改增後的短期內其稅負可能會上升。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提供關於全面營改增後建築業及房地產業稅負變化相關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