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呆!上網6小時欠費1萬8,運營商到底還有多少坑

近日,湖南長沙,馬先生使用的手機9月1日凌晨收到一條短信,通知他欠流量費1萬8千多元。據瞭解,馬先生所在小區改光纖,工作人員將馬先生副卡與主卡解綁,導致馬先生副卡不能用主卡流量套餐,以10元一兆的價格上網6小時

嚇呆!上網6小時欠費1萬8,運營商到底還有多少坑

這個事情被曝光後,雖然運營商最終道歉,但此事還是讓人驚得一身汗——說好的提速降費呢,怎麼運營商竟然還存在10元一兆的上網價格?如果不是這個事情太惡劣,曝光後引起公憤,能這麼輕易就解決嗎?幾大運營商們到底還有多少坑,等著消費者去跳?

運營商到底還有多少坑?這個問題,最近國務院督查組就給出了部分答案,國務院第八督查組近日在北京、天津等地明察暗訪,發現三大電信運營商的落實情況距離群眾期待尚存差距,消費者集中反映運營商強制消費、殺熟、虛假宣傳、明降實漲等幾大問題。

遼寧大連市民盛先生想把名下的聯通號碼過戶給妻子,但被營業廳告知這個號碼變成了“靚號”,必須預存2000元且每月最低消費300元才能過戶。

一位青島的網友反映,家裡老人手機沒有上網功能,卻莫名其妙被開通了流量套餐,打電話給10086取消了,但是9月11日又被開通,想打出消費明細也被營業廳拒絕。


嚇呆!上網6小時欠費1萬8,運營商到底還有多少坑


必須承認,儘管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提速降費,儘管運營商們一再吹噓,聲稱中國手機流量費處於全球中低水平,但作為大多數普通消費者,感受並不明顯,不覺得自己因此省下了多少錢。消費者為何不滿?很大原因是運營商在流量降費上玩了太多“花招”。

運營商們推出一些看似優惠的套餐,但幾個月後就以“試用期”結束為由悄然調高價格;一些早已取消的開卡費、長途漫遊費仍在直接或變相收取;還有的消費者甚至被營業廳私自開通業務,自己根本不知道。

運營商們熱衷於玩各種套餐的噱頭,而且套餐還變來變去,最誇張的時候,市場上資費套餐最多的時候高達上萬種,不用說用戶看著暈,連運營商自己恐怕都說不清楚套餐的內容和消費規則,除了搞套餐設計的那些“神仙”以外。這次湖南馬先生就是栽到“套餐陷阱”中的,當地運營商給馬先生換了套餐,結果忘了套餐更換後,原來的副卡手機會變成裸奔(沒有套餐)狀態,導致馬先生一家被1萬8千多元流量費嚇得半死。

手機消費和水電氣消費一樣,屬於一種基礎消費。但水電氣消費,從來沒有像手機消費這樣,有著如此多的“套餐”、“優惠”,也沒有如此多的消費陷阱。運營商真要推動流量降費,那就別在“套路”中無法自拔了,請拿出點真誠,別搞那麼多噱頭,請讓消費者看到流量資費實實在在的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