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親眼目睹了馬克沁機槍的威力,為何沒買?一句話戳心後人

李鴻章,著名的晚清名臣,是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出生於安徽合肥。

李鴻章是淮軍、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帥、晚清重臣、洋務運動的領袖。李鴻章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官至東宮三師、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署,爵位一等肅毅伯。

李鴻章的的一生中參與了一系列的重大歷史事件。

鎮壓太平天國運動、鎮壓捻軍起義、洋務運動和甲午中日戰爭等。並代表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越南條約》、《馬關條約》、《中法簡明條約》、《辛丑條約》等。

各位愛好軍事的朋友,對各種各樣的槍肯定都很熟悉吧。今天介紹的槍叫做馬克沁機槍,是在1883年,英國人海勒姆馬克沁發明的。說起這把槍,當時和清朝還有過一段故事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瞭解一下。

這段頗有淵源的故事就得從我們今天的主人公李鴻章說起了。當時由於清朝長期的閉關鎖國,根本不知道當時已經發生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世界已經變成什麼樣子了。所以當李鴻章第一次見識到了洋人火炮的厲害之處後,為了不讓清朝越來越落後,便立志改良軍備。

當時慈禧聽說英國在舉辦一個軍事武器的博覽會,便想派一個人去看一看,順便也學習一下。慈禧考慮了很久,終於想到了在洋人眼裡面的老熟人李鴻章。於是便下令讓李鴻章前去英國考察。就這樣這段淵源就從李鴻章的跨國之旅開始了。

李鴻章在跋山涉水之後終於到了英國,一進博覽會便被這把威力巨大的馬克沁機槍吸引住了。

馬克沁見到李鴻章這樣就在他面前展示了這把槍的威力,隨著一陣陣密集的槍聲響起,瞬間就掃斷了不遠處的一棵大樹。李鴻章看後便愣了,過了好一會才反應過來。並前去查看這棵樹。

馬克沁看到李鴻章很有興趣的樣子,就問李鴻章需不需要購買?

李鴻章問他:“這一下子打出了多少子彈?”馬克沁說:”大約300發。“

李鴻章一聽就立刻說到:”那不用了,太快了!太快了!“隨後便轉身離去。

隨行的官員還是很疑惑,槍的射速越快,威力越大不是越好嗎?

之後李鴻章的一句話就道出了緣由:”打起來太快了,子彈的消耗量也太大了,對我們來說根本負擔不起啊,大清朝用不起啊!“

就是這個原因,讓中國與這把讓德國在一戰中所向披靡的機槍擦肩而過了。

現在想想當時李鴻章的話,真的是既戳心又無奈啊。如果不是閉關鎖國讓清朝逐漸拉開了與世界的距離,也不會造成打仗打不過只能不斷的割地賠款來換得一時的太平生活。於是只能繼續的惡性循環。

唉,真是辛酸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