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武城:做好基层《名录》编纂工作的“六字诀”

德州武城:做好基层《名录》编纂工作的“六字诀”

离休干部《名录》编纂工作是当前全省组织工作、老干部工作的一件大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作为老干部工作基层部门,要做好这项工作需以守正之道,戒急用忍,着重在“大、清、细,诚、慎、真”六字上下功夫,有效推动工作落实。

一是格局要“大”。

《名录》编纂工作是落实党中央要求,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举措。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强化思想认识,深刻洞察离休干部加速递减的大趋势,以刻印历史的使命感和书写传承的责任感,高效及时的抢救和挖掘珍贵历史资料,以对历史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老干部负责的担当,争作广大离休干部毕生奋斗、奉献革命的见证者。

二是底线要“清”。

《名录》编纂工作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必须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勇于承担起历史使命,秉承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的境界觉悟,弄明白什么是党的政治任务,什么事是必须做的,不断增强思想认同,主动克服畏难情绪,使思想和行动有效统一,真正带着责任和使命落实下去。

三是谋事要“细”。

《名录》对每一位离休干部来说是一生的高度概括和记录凝练,必须严谨、精确。要周密部署、抓实抓细,通过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协调、任务分解和责任落实等各个环节,把精准意识和质量理念贯穿于编纂工作的全过程、各阶段。特别是要充分协调组织、档案、党史等部门,积极在具体工作中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抓进度的同时保证质量,确保工作顺利完成。

四是服务要“诚”。

编纂《名录》是展示老干部形象、宣传老干部工作的有效载体,同时也是增进与老同志沟通联系有效途径。武城县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部分离休干部去世较早,档案信息遗漏、不全等类似情况。这就需要突出问题导向,解决实际问题。在具体工作中武城县立足实际、主动作为,做到全覆盖,主动与档案主管单位反复核对信息,确保每名离休干部都能够收入《名录》;做到信息详细全面,

通过登门入户、与亲属核实等方式,将离休干部具体情况了解透彻;做到传达党委政府关心关怀,通过逐门逐户走访、面对面交流,把党和人民最“诚”挚的关爱传达给老同志,让老同志幸福感更多、荣誉感更强。

五是语言要“慎”。

《名录》编纂工作涉及广、涵盖多、跨度长,时间紧、任务重。必须时刻以“进取”、“有恒”的担当实干精神,戒骄戒躁、循序渐进、逐步落实。特别是对广大离休干部的所获荣誉、主要事迹等,要按照真实性原则和统一性原则要求,力求做到条理清晰、言简意赅,形成内容详尽、体例规范、准确无误的参考材料。

六是落实要“真”。

俗话说“百言不如一行”。《名录》编纂工作必须把好作风关,把“真”功夫下在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注重“做”、更注重“做好”,保证“面”、更保证“质”的提升。要认真研究措施办法,解决问题不压、不等;主动强化纵横联系,积极借鉴典型经验;健全完善规章制度,主动加快环节推进,努力把握细节落实,切实把目标要求逐级落实下去,把工作任务逐人明确下去,秉承党不忘初心、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努力为广大老干部谋幸福、谋福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