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6天!明年起你到手的工资或将变多!快来了解一下!

近日

国务院发布《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行)》

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在提高基本减除费用的基础上

新设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

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

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

倒计时6天!明年起你到手的工资或将变多!快来了解一下!


倒计时6天!明年起你到手的工资或将变多!快来了解一下!

这意味着

明年我们将获得更大减税

到手的工资要变多啦

倒计时6天!明年起你到手的工资或将变多!快来了解一下!

那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是多少?

如何办理个税专项附加扣除?

子女教育

扣除标准: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学历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小学、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工教育)、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

扣除对象: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倒计时6天!明年起你到手的工资或将变多!快来了解一下!

所需材料:纳税人子女在中国境外接受教育的,纳税人应当留存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留学签证等相关教育的证明资料备查。

扣除的计算时间:学前教育阶段,为子女年满3周岁当月至小学入学前一月。学历教育,为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入学的当月至全日制学历教育结束的当月。

学历教育的期间,包含因病或其他非主观原因休学但学籍继续保留的休学期间,以及施教机构按规定组织实施的寒暑假等假期。

继续教育

扣除标准: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期间,包含因病或其他非主观原因休学但学籍继续保留的休学期间,以及施教机构按规定组织实施的寒暑假等假期。

扣除对象:个人接受本科及以下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符合本办法规定扣除条件的,可以选择由其父母扣除,也可以选择由本人扣除。

倒计时6天!明年起你到手的工资或将变多!快来了解一下!

所需材料: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应当留存相关证书等资料备查。

扣除的计算时间:学历(学位)继续教育,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入学的当月至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结束的当月,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最长不得超过48个月。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为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

大病医疗

扣除标准: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扣除对象:纳税人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本人或者其配偶扣除;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

倒计时6天!明年起你到手的工资或将变多!快来了解一下!

所需材料:纳税人应当留存医药服务收费及医保报销相关票据原件(或者复印件)等资料备查。医疗保障部门应当向患者提供在医疗保障信息系统记录的本人年度医药费用信息查询服务。

扣除的计算时间:为医疗保障信息系统记录的医药费用实际支出的当年。

住房贷款利息

扣除标准: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首套住房贷款是指购买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住房贷款。

扣除对象: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夫妻双方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其贷款利息支出,婚后可以选择其中一套购买的住房,由购买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由夫妻双方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倒计时6天!明年起你到手的工资或将变多!快来了解一下!


所需材料:

纳税人应当留存住房贷款合同、贷款还款支出凭证备查。

扣除的计算时间:为贷款合同约定开始还款的当月至贷款全部归还或贷款合同终止的当月,扣除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40个月。

住房租金

扣除标准: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

(二)除第一项所列城市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

纳税人的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的,视同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

市辖区户籍人口,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

主要工作城市是指纳税人任职受雇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地区、州、盟)全部行政区域范围;纳税人无任职受雇单位的,为受理其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税务机关所在城市。

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扣除住房租金支出。

倒计时6天!明年起你到手的工资或将变多!快来了解一下!

扣除对象:住房租金支出由签订租赁住房合同的承租人扣除。

纳税人及其配偶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所需材料:纳税人应当留存住房租赁合同、协议等有关资料备查。

扣除的计算时间:为租赁合同(协议)约定的房屋租赁期开始的当月至租赁期结束的当月。提前终止合同(协议)的,以实际租赁期限为准。

赡养老人

扣除标准: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

倒计时6天!明年起你到手的工资或将变多!快来了解一下!

扣除对象: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被赡养人是指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扣除的计算时间:为被赡养人年满60周岁的当月至赡养义务终止的年末。

专项附加扣除后能多拿多少钱

看这张图你就懂了

倒计时6天!明年起你到手的工资或将变多!快来了解一下!


倒计时6天!明年起你到手的工资或将变多!快来了解一下!

谁帮你扣?

两种类型:

1.单位每月帮忙预扣。

对于工薪阶层而言,把相关信息填报给单位之后,单位在每个月发放工资时,像日常扣“三险一金”一样,帮忙每月代扣就好。

个人通过app端或web端填报信息的,可以选择“由单位代扣”。这些联网信息可以及时被单位接收,依照你本人填写的信息,单位每月帮你预扣预缴。

倒计时6天!明年起你到手的工资或将变多!快来了解一下!

2.自行申报办理。

对于非工薪阶层,或者没有固定单位帮你扣税的,往往需要自行申报。

注意了,如果是自行申报办理,不能实现每月每月扣,需要到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按年办理。

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办理的,可以填写纸质/电子模板,去年度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也可以在app端填写相关信息,在线完成年度汇算清缴工作。

相应的,不同于工薪阶层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每月扣1000元,自行申报的要在年末按全年1.2万元一次性扣除。

倒计时6天!明年起你到手的工资或将变多!快来了解一下!

假如你享有的子女教育扣除开始于5月份,并持续到12月份,则年末允许扣除8000元(享有8个月的扣除额)。

另外,即便你是工薪阶层,如果有多处收入来源,或者年度内有没有扣除的支出等,也需要自行申报,并在年度汇算清缴期内,实现税款的多退少补。

什么时候办理扣除

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纳税人,自符合条件开始,可以向支付工资、薪金所得的扣缴义务人提供上述专项附加扣除有关信息,由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税款时,按其在本单位本年可享受的累计扣除额办理扣除;也可以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向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申报时扣除。

倒计时6天!明年起你到手的工资或将变多!快来了解一下!

纳税人同时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并由扣缴义务人办理上述专项附加扣除的,对同一专项附加扣除项目,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只能选择从其中一处扣除。

享受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的纳税人,由其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自行向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申报时扣除。

需填写扣除信息表

扣缴义务人办理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税款时,应当根据纳税人报送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以下简称《扣除信息表》)为纳税人办理专项附加扣除。

倒计时6天!明年起你到手的工资或将变多!快来了解一下!


倒计时6天!明年起你到手的工资或将变多!快来了解一下!


倒计时6天!明年起你到手的工资或将变多!快来了解一下!

纳税人选择在扣缴义务人发放工资、薪金所得时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首次享受时应当填写并向扣缴义务人报送《扣除信息表》;纳税年度中间相关信息发生变化的,纳税人应当更新《扣除信息表》相应栏次,并及时报送给扣缴义务人。

更换工作单位的纳税人,需要由新任职、受雇扣缴义务人办理专项附加扣除的,应当在入职的当月,填写并向扣缴义务人报送《扣除信息表》。

倒计时6天!明年起你到手的工资或将变多!快来了解一下!

纳税人将需要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项目信息填报至《扣除信息表》相应栏次。填报要素完整的,扣缴义务人或者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受理;填报要素不完整的,扣缴义务人或者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及时告知纳税人补正或重新填报。纳税人未补正或重新填报的,暂不办理相关专项附加扣除,待纳税人补正或重新填报后再行办理。

换工作如何扣除

纳税人年度中间更换工作单位的,在原单位任职、受雇期间已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金额,不得在新任职、受雇单位扣除。原扣缴义务人应当自纳税人离职不再发放工资薪金所得的当月起,停止为其办理专项附加扣除。

倒计时6天!明年起你到手的工资或将变多!快来了解一下!

相关问答

一、房租房贷

1、请问,首套房如何确定?家里的合同都未写明确,商业是下浮但已经还清,公积金是基准尚存,如何界定?

答:现在尚存的公积金贷款,如果当时记录是首套住房贷款的话,这部分利息支出,是可以允许抵扣的。如果合同没有写清楚,假定你的房子确实是你首套房,肯定是可以扣除的。

2、假如在一个自然年中,1到3月租房子住,4月买了房子办了贷款开始还贷款的话,该怎么操作相应的扣税?前三个月提供租房合同,4月以后提供贷款合同?

答:没错。如果你买的房就在你工作的城市,你就在该城市拥有自有住房,4月份可以开始扣除住房贷款利息支出1000元/月;在工作城市拥有住房的,是不能享有租房租金扣除的。

倒计时6天!明年起你到手的工资或将变多!快来了解一下!

3、首套房还贷的单身狗可以享受不?

答:当然可以!单身应该好好珍惜一个人独享1000元/月的福利,等你将来结婚的话,可能要跟另一半分摊1000元/月的额度,假如另一半刚好婚前也购有住房、且也可以进行利率扣除。

4、我们名下有两套房子在还贷款,但是都是首套房贷款利率,贷款合同可查。我可以一个人抵扣1000*2/一个月吗??或者是我这边可以首套房利率抵扣1000一个月,老公那边可以用另外一套房子首套房利率抵扣1000一个月?

答:在住房贷款利息上,每个人只能抵扣一次。即便有两套房,这个额度是不能翻番的,所以只能扣除1000元/月。夫妻两人共同拥有的住房,不管几套,两人合计只能扣除1000元/月,或者两人分摊,一人500元/月。

5、贷款合同会有注明类似首套房贷款的字样?并没有啊,我的是工行贷款合同。

答:有些贷款合同是有的,因为是否适用“首套房贷利率”,银行是有严格的信贷政策。如果合同上没有标明,可以致电工行确认。

6、住房是首套,贷款只是我一个人,房产证上是两个人的名字,(我先生名下无其他房产,并且从未贷款),我现在是待业状况,首套房贷款抵扣是否可以我先生抵扣?

答:当然可以。配偶间有这样的权利,夫妻扣除房贷利息支出,可以指定一人来扣除。

倒计时6天!明年起你到手的工资或将变多!快来了解一下!

7、请教:在老家有一套首套房贷款的房子正在还贷,在深圳没有房子,正在租房,可以同时享受房贷和房租两份税收优惠么?

答:不能同时享受。

8、现有公积金贷款合同上没写按多少利率执行,如何确认能否抵扣?(之前有过一次商贷记录已还清)公积金贷款2010年10月份放贷,记得当时二套也不上浮利率。

答:是否属于“首套房贷利率”,不是依据利率是否上浮来确定,需要看看适用的信贷政策是否是首套房。如果不确定,可以致电公积金中心确认。

倒计时6天!明年起你到手的工资或将变多!快来了解一下!

9、首套房,但实际每月还贷利息不足1000元的,按每月1000元扣除还是按照每月发生的贷款利息的实际金额扣除?

答:按1000元/月定额扣除,全国统一标准,无论你实际付出利率是多少。

10、我们只有一套房,属于改善型换房,有公积金及商业贷款,请问能享受首套房政策吗?

答:类似你们这种名下只有一套房的,还是要看商业贷款的合同上,对于你们享有的贷款利率,是否属于首套房贷利率。如果是,恭喜你,可以扣除。

倒计时6天!明年起你到手的工资或将变多!快来了解一下!

二、赡养父母

11、自己与父母都是独生子女。妻子没有收入,自己父母未满60,但是妻子父母满60周岁,可以享受2000赡养费的扣除么?

答:妻子的父母只能由妻子来扣除。在赡养老人支出上,仅限定在兄弟姐们间分摊,并不允许配偶帮忙扣除。这样的话,赡养岳父岳母不能给予扣除,赡养公公婆婆同样不能给予扣除。

12、非独子女赡养老人是否需要提交资料?

答:非独子女赡养老人,需要提交的资料是:兄姐妹们是如何分摊赡养父母的开支。需要签订书面的分摊协议,这份协议需要留存备查。

倒计时6天!明年起你到手的工资或将变多!快来了解一下!

13、请问不是独生子女,有一个哥哥,但是哥哥是残疾人没有劳动能力,请问父母年满60周岁,赡养老人2000元抵扣是需要2人分摊?还是一个人就能抵扣2000元呢?

答:需要2人分摊,一人最多扣1000元/月。

14、我父亲明年5月满60周岁,母亲未满,我还有一个亲兄弟,“赡养老人”专项约定平摊的话,我和兄弟每人每月各扣1000?

答:没错。等到明年5月份,父亲年满60岁,当月就可以扣除了,你和你兄弟没人各扣1000元/月。

倒计时6天!明年起你到手的工资或将变多!快来了解一下!

三、子女教育&大病医疗

15、我的孩子3岁了是外籍,但在国内上学且由我负担费用,我能抵扣吗?他爸爸也是外籍,我的相关个人抵扣都可以自己享受抵扣了吗?求解

答:如果你是国内居民,孩子是外籍,子女教育是可以扣除的。他爸爸是外籍,但要确认是否在国内逗留足够长的时间,是否适用国内居民个人的身份,如果他属于居民个人,也需要在国内纳税。这样的话,你只需要确认房贷利息或房租,是否需要跟他爸爸分摊,其他个人抵扣都是你自己的。

倒计时6天!明年起你到手的工资或将变多!快来了解一下!

16、年满18周岁的全职在读生发生的大病医疗费用,父母能用于扣除吗?非独生子女的老人赡养费是否可以不分摊,由一位子女全额2000/月扣除?

答:如果年满18岁,恐怕不符合未成年子女的条件,不能由父母代为扣除。非独生子女只能分摊,而且每个人最多扣1000元/月。

四、其他综合问题

17、是不是接下来我们的工资扣除部分将减少?那工资实际发到手的要多一些了吗?

答:对的!收入部分能扣除更多专项附加,交的个税就要更少,到手的前会更多!

18、请问次年自行办理,是把上一年多缴的税退到个人吗?

答:没错!如果月度预缴的税款,多于你年度应该缴纳的税款,多退少补——税务局多预收你的部分,会在来年3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退还给你。

19、如果没有抵扣已经多扣税能否返还?

答:当然可以,只要存在税款的多缴,到来年汇算清缴期间,都会多退少补的。

倒计时6天!明年起你到手的工资或将变多!快来了解一下!

20、公司没有统计这些,接下来怎么算呢?

答:公司作为代扣代缴义务人,是有义务统计这些信息,就跟以前扣税是一样的流程。如果公司没有帮忙办理,也可以自己下载“个人所得税”app提交个人资料,自行申报相关信息。

21、那年终奖怎么算呢?

答:改成综合按年纳税,年终奖就是年度收入的一部分,跟每月正常发放的工资,没有区别的。

22、究竟怎么去证明?怎么提交资料还没有公布?

答:提交的资料内容已经公布,提交的资料就是要证明,你确实有相关的支出;未来很多信息,可以通过部门间信息交换实现,比如子女学籍信息、配偶信息、房贷利息信息等,不需要提交太多资料,会比较方便。

23、那每个月的工资,会不会预扣专项附加费用,到年底再去申报,之后再返回来。比如说一个工资1.2万,最终到手的是不是1.2-5000-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费用?

答:每个月工资,都会预扣专项附加扣除,只要跟单位提供相应信息就可以跟“三险一金”一样进行扣除。“1.2-5000-专项附加费用-三险一金”=这是你每月应纳税所得额,这是税基。你到手的钱=1.2-三险一金-个税。

倒计时6天!明年起你到手的工资或将变多!快来了解一下!

24、如果是年底准备领证的,但是现在还没有领,申报的时候是申报单身,还是已婚?如果申报已婚,结婚证上的信息怎么填写?

答:如果是年底领证,意味着你2019年1月份已经是已婚的身份,就按已婚身份申报,所以你可以加快领证,把结婚证落实了。如果单位组织申报,你未获得结婚证,也没有关系,等2019年1月份及时地将这些更新的信息报给单位就可以了。

25、劳务报酬,稿酬那些是和工资一起合并计税了吗?如果一个人的工资只有劳务报酬所得,每个月不超过5000那么就不用交税?还是说依旧按照原来的超过800的部分扣20%?

答:没错,仍然要按照超过800的部分扣20%,这属于预扣预缴。到年末综合汇算清缴时,再按综合税率表计算税额,多退少补。

26、2018年已缴纳的税可以在2019年 3月前按照新规申请退税吗?

答:不可以的。综合纳税、汇算清缴是从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之前的不可以。

27. 如果工资六七千,缴税不到1000的,还能抵扣吗

答:当然可以,如果你有相关专项附加扣除,很有可能会免交个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