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課本上有很多歷史人物,為何這三人貪汙、搶民女,還能上榜

在中小學生的課本中,有許多歷史上的優秀人物,他們的事蹟也為人稱讚,教育部把他們編在課本中,也是為了給大家起到一個教育的作用,但實際上有不少的人物,他們的行為都不太好,一直以來大家都不知道,他們其實還有這樣一面。

首先第一個人就是匡衡,他鑿壁偷光的事蹟,相信大家也都很熟悉,也是為了教育大家,應該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不管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都應該去努力學習,當然小時候的匡衡,確實也是很努力,但是他當上了官之後,他的畫風就變了。

他學習就是為了要出人頭地,但是長大之後,雖然他有才華,但依舊沒有通過考試,他對詩經的理解非常透徹,有不少人都喜歡聽他解讀詩經,因此就被漢元帝看上了,一路成為了當朝的宰相。

因為他太過貪心,本來皇帝賞賜了三千傾地給他,結果他貪心,又非法佔有了幾百傾,後來被皇帝知道了,就收回了對他的賞賜,官也做不成了,地也沒有了,他回到家鄉沒多久就病死了。

其次就是一個叫做董其昌的人,相信大家也都很熟悉,此人是明朝時期著名的書法家,但是他本人有一個缺點,那就是非常的好女色,沉迷房事,經常和一切女子廝混,年老的時候都不忘美女。

在他六十歲的時候,他看上一個佃戶家的女兒,但是這個人不肯,所以他就和自己的兒子一起,跑到人家家裡強行把女子搶了回來,這件事情就被人傳了出去,他認為是範昶,把事情給傳出去的,就帶人砸了范家。

他的行為過於惡劣,引起了民憤,百姓們組織起來砸了董家,嚇得他半年都不敢回家。

最後一個叫做徐霞客,他的《徐霞客遊記》,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詳細記錄所經地理環境的遊記,人們也對他很是佩服,他在地理學和文學上,都有著很大的貢獻。但實際上他本人的品性非常不好,他是一個喜歡奴役百姓的人。

他當官的時候不把百姓當人看,用鞭子抽打那些可憐的百姓,逼著人家為他幹活,還欺負那些挑夫,很多人都忍無可忍最後選擇了逃跑。

當然這些人確實有些地方是有發光點的,但是他們的品性卻都不是很好,有的貪汙有的強搶民女,這也是那個年代的一個特性,在封建等級制度下,百姓們是生活的最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