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運動,為什麼變成了只有大爺大媽跳廣場舞的運動了?

現如今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壓力的加重。人們每天除了工作(學習),吃飯,睡覺,幾乎很少會有運動的時間,長此以往下去,大家各個都變成了亞健康人群。上班要應酬,上學有時要和朋友聚會,這就要上酒桌,長時間下去,一個個啤酒肚,肥胖等症狀就會越來越多。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有關部門就提倡全民運動。全民要是都運動起來,是不是又會對公共運動場所,以及運動設施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了?現在的運動場數量,以及運動器材數量,是不是能滿足全民運動的要求了?答案是不能。

全民運動,為什麼變成了只有大爺大媽跳廣場舞的運動了?

既然是全民運動,大家都可以參與,大家要是都參與了。每個人喜歡的運動健身類型肯定大不相同,年輕人喜歡打籃球,中年人喜歡乒乓球,羽毛球之類的,老人則會喜歡跳舞之類的。從現在總體的情況來看,全民運動最終受益的只有大爺大媽,他們把廣場舞發揚光大了,只要有一小塊地方,就能看到大爺大媽跳廣場舞的身影。

全民運動,為什麼變成了只有大爺大媽跳廣場舞的運動了?

為什麼全民健身,卻只有老人得到了鍛鍊,而年輕人,中年人沒有太大的改變了,還是想以前一樣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了?我總結了下,有以下原因:

第一,年輕人(學習),中年人(生活,工作)壓力大,沒有時間運動。

隨著社會競爭的異常激烈,年輕人上學的,要更加努力的學習,爭取考上好的大學,才能有的好的前程,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就沒有了運動的時間。中年人工作生活壓力大,不但要養家餬口,還要在工作中不斷的相互競爭,除了工作,有一點的時間或許只想休息了。

全民運動,為什麼變成了只有大爺大媽跳廣場舞的運動了?

第二,公共運動場地,運動設施匱乏。

在農村,一個農基本都有個廣場,有簡單的健身器材,也有籃球場。但是農村的大多數中年人都在城裡打拼。年輕人喜歡打籃球,但是在城市,相對於公共籃球場數量明顯不足,即使有的小區裡有,很多都是年久失修,幾乎打不了。小區附近的公共籃球場幾乎沒有,偶爾有的醫院裡會有一個籃球場,但總是人山人海,就沒有打全場的可能性,打個半場,下面都要好幾撥人替換著,可見公共籃球場資源短缺到啥地步!這或許是導致中國籃球不好的一個方面吧!再說說中年人喜歡的羽毛球,這個基本還可以滿足,自己買幅羽毛球拍,然後找個沒有人的空地就可以展開了。但是乒乓球,基本不能夠實現,因為城市很少有室外公共的乒乓球桌,想打基本是不可能的。自己買吧,公共場所沒有地方放,家裡又沒有那麼大的地方,所以根本打不了。

全民運動,為什麼變成了只有大爺大媽跳廣場舞的運動了?

其實想解決這樣的問題也很簡單,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善:

第一,大力提倡全民運動,提高全民身體素質;

大力宣傳提倡全民運動,讓大家明白多做運動的好處。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還能增強自身的身體抵抗力,還有益於大腦更加活躍,思維更加敏捷,對工作學習都有幫助。

全民運動,為什麼變成了只有大爺大媽跳廣場舞的運動了?

第二,單位,學校多組織戶外運動;

單位可以多組織些員工戶外運動,鍛鍊大家的身體,強健體魄,員工有好的身體素質才能更好的為公司服務。學校要多開展課外運動,增強學生們的體質,有了好的身體才能更好的學習不是嗎?

全民運動,為什麼變成了只有大爺大媽跳廣場舞的運動了?

第三,開放學校運動場,健身器材;

學校資源本應該屬於社會公共資源,開放學校籃球場,乒乓球桌,健身器材,方便更多的人投入到全民健身的浪潮中來,可以限制時間開放。星期六星期天對社會人士人免費開放,這樣既可以緩解公共運動資源的短缺問題,同時也讓學校的公共運動資源得到更大化的利用。

全民運動,為什麼變成了只有大爺大媽跳廣場舞的運動了?

第四,有關部門,應加大公共運動場所的建設;

有關部門,應該加大公共運動場所的建設,以此來方便更多不同人群的運動需求,讓更多的人能投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來,讓我們的民眾都有一個健康的體魄,這樣才能更好的回報社會,祖國才能更加的繁榮昌盛。

全民運動,為什麼變成了只有大爺大媽跳廣場舞的運動了?

不要讓全民運動,變成一種口號,也不要讓全名運動,徹底變成了老頭老太太的運動,與年輕人,中年人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