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委辦公室一週三次發聲,釋放了什麼信號?

過去一週,成立已滿一年的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金融委)頻繁現身,通過座談會、專題會議和聲明的形式,向市場傳達聲音。

12月20日,金融委辦公室召開資本市場改革與發展座談會,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劉國強主持部分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機構、信託公司、基金公司負責人座談會,聽取對當前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意見建議。


金融委辦公室一週三次發聲,釋放了什麼信號?


一天之後,金融委辦公室在央行官網發佈聲明稱,“我們注意到網上關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決定不減稅不降費等傳聞,這與事實相反”。

金融委辦公室最新一次會議聚焦到了商業銀行補血問題。央行網站12月26日發佈消息稱,12月25日,金融委辦公室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多渠道支持商業銀行補充資本有關問題,推動儘快啟動永續債發行。

“此時點銀行補充資本充足率需要多渠道展開,除了優先股、可轉債等各類債券融資工具外,發行永續債的好處是減少對資本市場的抽血,從而達到既能夠補充銀行資本金,又能夠穩定資本市場,為銀行指出了融資方向。同時也可以解讀為,金穩會一週內第三次對資本市場給予的呵護。 ”聯訊證券稱。

三次發聲說了些什麼?

這一週的三次發聲,從時間上看,前兩次都出現在盤中,最新一次發聲要推進商業銀行永續債發行則是在開盤前五分鐘。


金融委辦公室一週三次發聲,釋放了什麼信號?


從形式上看,一次是座談會,一次是專題會議,另外有一則澄清聲明。

其中,12月20日資本市場改革與發展座談會給出了一個重要判斷,即“當前資本市場風險得到較為充分的釋放,已經具備長期投資價值,改革面臨比較好的有利時機。”

而第二次發聲則是在12月21日臨近收盤時,直截了當澄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不減稅不降費等傳聞為假消息。

而12月26日早間披露的專題會議,則是研究多渠道支持商業銀行補充資本有關問題,推動儘快啟動永續債發行。

金融委辦公室作用凸顯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發聲行動中,設在央行的金融委辦公室作用凸顯,上述三次發聲均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的身份落款。


金融委辦公室一週三次發聲,釋放了什麼信號?


國務院金融委設立於2017年11月,其主要職責中包括分析研判國際國內金融形勢,做好國際金融風險應對,研究系統性金融風險防範處置和維護金融穩定重大政策。

國務院金融委辦公室設立在央行。國務院金融委副主任、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兼任金融委辦公室主任,上述資本市場改革與發展座談會則披露,央行副行長劉國強為金融委辦公室副主任。

按照規定,國務院金融委將定期召開全體會議,不定期召開有針對性的專題會議,統籌研究協調金融領域相關事項。自7月2日以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為主任的新一屆國務院金融委成立以來,已經召開了三次常規會議和多次專題會議和座談會。此外,針對民營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派出督導組,兵分七路,進行實地督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