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人:我們不生產保暖內衣,我們只做吊牌批發商

南極人:我們不生產保暖內衣,我們只做吊牌批發商

今年冬天來得比往年更晚了一些,卻更冷了一些。

保暖內衣成為過冬不可缺少的神器。

說到保暖內衣,南極人的那句廣告詞“南極人不怕冷”,恐怕影響著很多人的選擇。

但可能沒有多少人知道:南極人公司幾乎沒有自己的工廠,這些南極人保暖內衣也幾乎都不是南極人自己生產的。

因為,南極人“不負責生產,只負責賣牌(吊牌)”。

一、一家賺錢的公司

“南極人”品牌的擁有者是上市公司南極電商。

我們大多數人可能會認為,它只生產保暖內衣。其實,南極電商還生產家紡、服飾、箱包、戶外、居家日用、個人護理等許多品類。

擁有南極人、卡帝樂鱷魚、精典泰迪、PONY等一系列品牌。

有專業財經媒體評價南極電商,是“一家神奇的公司”。

南極人:我們不生產保暖內衣,我們只做吊牌批發商

因為南極電商總市值只有180多億元,和茅臺7300多億,以及阿里、騰訊萬億市值比起來,連零頭都算不上。

但是,南極電商的銷售淨利潤率超過茅臺,淨利潤增長勢頭比阿里、騰訊還猛。

而下面這個數字才更能展現南極電商的賺錢能力。

南極電商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有141個研發人員,佔比35.34%,也就是說公司總員工數不超過400人(141/0.3534)。

南極人:我們不生產保暖內衣,我們只做吊牌批發商

當年南極電商營業收入近9.86億元,淨利潤高達5.34億元,銷售毛利率超過70%。

稍微一計算可以得知,南極電商一個員工貢獻淨利潤超過130萬元。這個數字恐怕讓不少碼農都感到汗顏。


南極人:我們不生產保暖內衣,我們只做吊牌批發商

而今年前三季度,南極電商營業收入已經超過2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400%,淨利潤同比增長85%。

如果,僅僅從賺錢的角度來衡量:南極電商無疑是一家好公司。

二、一家沒有生產人員的公司

南極電商憑什麼這麼賺錢?

我們找一家類似的公司能很容易看出其中的差別。

紅豆股份主要經營的是服裝,相比較它在2017年有員工3579人。

固定資產來看,紅豆股份有4.05億,南極電商僅僅不到382萬元。

輕資產,是南極電商一個顯著特徵。

南極人:我們不生產保暖內衣,我們只做吊牌批發商

在公司官網,南極電商是這樣介紹自己的主營業務的:

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品牌綜合服務、經銷商品牌授權服務、移動互聯網營銷業務及其他業務。品牌綜合服務及經銷商品牌授權服務即公司向授權供應商、經銷商提供品牌授權及綜合服務,分別收取品牌綜合服務費、經銷商品牌授權費;移動互聯網營銷業務即基於移動互聯網端的廣告營銷業務,作為移動端流量媒體供應方的代理,為客戶在供應方平臺推廣產品、投放廣告。

很多專業名詞,很難懂。

根據年報披露,南極電商所有員工中沒有1個人從事生產工作。

原來,從2008年開始,原來的南極人就逐步砍掉了生產線,賣掉了經營10多年的工廠,只保留“南極人”這個商標。

賣掉工廠後,公司全面轉型,成為電商平臺,簽約、授權供應商生產“南極人”品牌產品;和經銷商合作,授權銷售“南極人”的產品。

2015年公司把名字從“南極人”改為“南極電商”,正是這一戰略的最好體現。

南極人:我們不生產保暖內衣,我們只做吊牌批發商

而根據南方週末的報道:

南極人把吊牌生意做到了極致,開創了全品類授權的先河。無論是紙尿褲、甩脂機,還是玻璃杯、汽車坐墊,南極人都有正品吊牌出售。如果願意開闢新類目,吊牌價格還能再優惠。

僅僅依靠“南極人”商標品牌服務費,2017年南極電商創造了5.3114億利潤。

南極人還成立了“一站美”、“匠人之心”、“小袋”等子公司為供應商、經銷商提供專業增值服務。

比如,“一站美”就給經銷商提供網店店鋪整體形象設計。

南極人:我們不生產保暖內衣,我們只做吊牌批發商

南極電商歸納其業務模式

而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最直接的影響是,購買的“南極人”商品其實幾乎都不是出自於南極人的工廠。

三、這是一家好公司嗎?

在國內同行業,恆源祥早在1991年就開始探索這種模式,而今包括南極人、恆源祥、北極絨、俞兆林在內的上海4大保暖內衣品牌,都砍掉了生產線,做起了“賣吊牌”的生意。

而在國外,品牌授權經營更為悠久。其中,最為有名的莫過於迪士尼。2017年,迪士尼授權商品零售額高達530億美元(差不多相當於2.5個格力),位居全球授權商Top 150榜單第1。

在這個榜單上的還有CBS、華納兄弟、樂高等。

迪士尼的品牌授權有嚴格的質量控制要求。比如,驗廠流程包括過去12個月的考勤記錄、工資表、勞動合同、消防演習記錄等等。

迪士尼的授權商,要繳納高達幾十萬美元的授權保證金,還有其他要求,比如,生產、銷售等領域要求5年以上經驗。

南極人:我們不生產保暖內衣,我們只做吊牌批發商

License Global公佈的全球最大150家授權商榜

但南極人卻不是這樣。

南方週末記者採訪的一個經銷商說,“基本上不存在品控環節。”

即便要求授權工廠提供質檢合格證,而這些質檢合格證其實在淘寶上,只要花費100塊就能買到。

報道中還提到:

寧好家紡是疊石橋一家著名的網銷廠家,一位銷售員至今還記得,2017年雙十一期間,南極人某家專賣店的經銷商一口氣下了幾千套的四件套訂單,都由他們貼牌代發,“通宵才打包好,每一個四件套中放一個吊牌,吊牌和包裝袋都是經銷商直接拿過來的”。

疊石橋多位商家都表示接到過這幾家經銷商的訂單,採購量大的經銷商會自己僱人貼牌,而採購量小的都是由商家代為貼牌代發。

有工廠老闆看著標價49塊9的南極人保暖內衣,覺得不可思議。因為,“運費、衣服車工、包裝材料、工人費用,正常面料不可能做到這個價格,批發市場都做不到這個價格”。

輕資產運營,難免會在其他方面做出取捨。

只要動手一搜就能發現,南極人品牌出現在很多產品質量檢驗不合格的“黑榜”上。

南極人:我們不生產保暖內衣,我們只做吊牌批發商

20多年前,保暖內衣在國內興起。

不到10年,全國冒出500多家保暖內衣企業,行業陷入惡性混戰。

南極人選擇擁抱電商,這是需要很大勇氣的。很幸運,它分享到了互聯網發展的巨大紅利,成為了一家更加賺錢的公司。

但,今天的南極人還是十幾年前的南極人嗎?

今天的南極人到底是不是一家好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