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人文精英,為何“二流子”都算不上?

當下的人文精英,為何“二流子”都算不上?

磚家

某次接待一位“精英”,“人文類”的,說得太具體就不好了。

這位“精英”,相當氣宇不凡,包括他的高論。但細細一琢磨,不難發現,這位人文精英的高論,並不比麻將桌上的大叔高出多少,無非多了點“學院派”色彩。

這種人文精英,當下並不是一個,而是一批,學識大同小異,可圈可點的極少。

人文精英的出現,有點像田裡的稻子:遇上熟年,家家豐產;遇上荒年,戶戶欠收。當下的人文景象,像是遇上了荒年。“荒年”裡的人文精英,基本上都過了壯年,亦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生。這一拔子的人,上完大學,熬到今天,差的也是教授,出色一點的就是知名精英。大文科畢業的,大抵如此。無論縱向比較,還是橫向比較,都會是這個結論。

當下的人文精英,為何“二流子”都算不上?

辦公室

放低一個層次,情形沒有二致。有一陣子,辦公室裡拿大材料的“筆桿子”,清一色都是中專學歷。低學歷擔大梁,對單位來說有點面子方面的問題。後來,單位下決心選招幾個“高層次人才”,知名大學學大文科的。幾年後,單位裡拿大材料的“筆桿子”,還是清一色中專生。“高層次人才”所搞的文字,主要是專業寫“通知”。

有一次,辦公室主任開會時發脾氣,指著一位知名大學學大文科那位說:我讓你起草一個“通知”,最後只有兩個字沒改,就是“通知”!

為什麼會是這樣呢?天賦問題。天賦沒有高下之分,但有“專業”之別。有人擅長打麻將,有人天生會畫“小人”。鬼都看不懂的各種文字,有人一目十行,且過目不忘。

“努力”一直是勵志的核心,其實是用來騙人的。幹什麼都要有天賦,天生“左嗓子”,即便讀完聲樂研究生,也不會成為歌唱家。人文領域,也是這樣。

當下的人文精英,為何“二流子”都算不上?

舊時情景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缺少人文研究方面的天賦。這麼說,很多人不一定同意,也不一定理解,但是事實,並且道理簡單。

幾乎兩個年代的人,人文研究方面的天賦都到哪去了呢?分流掉了。

當下的人文精英,為何“二流子”都算不上?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人才分流圖(一)

不妨說說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出生的人。某種意義上講,他們是時代的“幸運兒”——趕上的七十年代末的招生制度改革。初中畢業,掙“鐵飯碗”要緊,萬一哪天政策變了呢?於是,上中專成了第一選擇。

一流的學生走了,自然剩下二流的。

這第一次分流,必然形成這樣的結果:一流學生中專畢業後進入工作崗位;二流學生上不了中專只能去讀高中。當年街坊有個故事:一個初中班,只有第一名的那位考上了中師。第二名學生的家長怒斥兒子:你看人家,過幾就要拿工資了。你呢?上高中,還不知什麼結果!

當下的人文精英,為何“二流子”都算不上?

工人

“別人家的孩子”,比不起。但結果是:在第一名學生拿工資時,第二名學生上了清華。現在什麼情形,也不用說了。

現在仍在當小學教師(中師生)的,甚至是鈑金工的(中技生),當年全是憑自己的天賦掙的。天賦的不平等,讓他們在第一次人生競爭中輕易勝出。但是,沒有永恆的東西。

當下的人文精英,為何“二流子”都算不上?

工薪階層

天賦不平等,機遇也就不平等。幾千年前,中國即有人文大哲,“福之禍所伏,禍之福所依”,先哲的古怪論述,在當下依舊應驗: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出生的二流學生,由於天賦不足擠不過“獨木橋”上中專,但他們讀完高中後可以考大學,包括名牌大學,爾後成為不同的精英。

當下的人文精英,為何“二流子”都算不上?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人才分流圖(二)

什麼樣的學生去讀大文科?二流中的二流。高中階段,文理分科。這樣,二流學生迎來了第二次分流:成績好的,讀理科;成績差的,讀文科。那個特定時期,優秀學生選擇文科,沒有幾個。而讀高中文科的學生,自然考的是高校中的大中文。

這時你不難想到:大學裡學大中文的,其實只是三流學生。

當下的人文精英,為何“二流子”都算不上?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人才分流圖(三)

三流的天賦,也是難以保證的。大學畢業了,也是第三次分流的開始。大中文類的三流學生,幾年後幾乎一分為二:出色的,從政。剩下的,不說多。依舊賴在“專業”“學術”裡的,多是“三流”中的“二流”。

公允而言,“三流”中的“二流”,不是“五流”,而是“四流”。

這種“四流”,正是當下的“人文精英”。

當下的人文精英,為何“二流子”都算不上?

中學生

熟悉高考歷史的人都知道,這種自初中開始的招生狀況,根本性改變出現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改革穩定向前,初中畢業生的就學方向,首選自動變成了上高中,然後考大學。考不上高中的二流學生,反過來上中專,與此前的情形截然相反。個案,除外。

但是,這種新就學路徑出來的人,應該具有人文領域的天賦。事實則是,這拔“專業”“學術”領域人文學者,資歷還嫩,遠不及第一波的。自然規律與社會規律之使然,決定當下人文領域當道的,就是當年那批“四流子”的“人文精英”。

這種“人文精英”,還能指望他們整出點什麼呢?

當下的人文精英,為何“二流子”都算不上?

生活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