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於質疑是高等教育的價值所在——引自新書《不要假裝讀大學》

最近幾日,因北大校長在120週年校慶致辭中不知“鴻鵠”被諷刺,林建華校長不得不道歉,在道歉中提到了“質疑並不能創作價值,反而會阻礙我們邁向未來的步伐”,更是引起輿論的指責。不知林校長說這話的語境是什麼,單就這句話的字面意義而言,校長此言,令人錯愕!

真正明白高等教育的人,應該都不會反對質疑精神。華南農業大學陳曉陽校長在2017年畢業典禮上,把“質疑”作為臨別贈言。陳校長說,所謂善於質疑,就是不輕信,不盲從,凡事多問幾個為什麼,想一想是否合乎實際,是否真有道理。所謂敢於質疑,就是面對權威、權貴和經典,能夠提出不同的見解。質疑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勇氣;質疑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人格;質疑是一種本事,更是一種創新。

由徐世偉教授撰寫、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2018年3月出版的新書《不要假裝讀大學》中的第五部分《有知識不一定有智慧》談到,讀大學是為了學習知識,讀大學更是為了增長智慧;一個人有知識,不等於有智慧; 有知識但不會思考,獲取知識是沒有價值的。而質疑是伴隨著思考而來的,沒有質疑精神,談何思考?只有敢於質疑,善於思考,知識就插上了翅膀,才能自由翱翔!

敢於質疑是高等教育的價值所在——引自新書《不要假裝讀大學》

以下是這本新書就這個話題的部分內容:

大學是知識的殿堂,讀大學就是要學知識。所謂知識,是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知;而智慧,是對事物整體的一個判斷能力,整體方向的把握能力。知識是學習所得到的結果,而智慧更是經過思考後的判斷。學習知識相對較容易,而增長智慧卻不容易。

有一個比喻能夠較好地說明知識和智慧的區別。知識是眼睛所看到的世界的“圖像”,而智慧是能夠看清世界的“眼睛”。有知識,只是知曉客觀世界的靜態狀況;有智慧,才擁有一雙洞悉客觀世界的慧眼。

一個人只是被動的學習和接受知識,難以增加智慧,只有學會思考,善於質疑,具有批判性思維,才能通過學習知識而增長智慧。

愛因斯坦曾經說:“Education is what remains after one has forgotten everything he learned in school”,意思是“所謂教育就是一個人遺忘了所學的一切之後還剩下的東西”,這可以較好地解釋讀大學的意義。那麼,愛因斯坦談到的遺忘了所學的一切之後還剩下的東西包括什麼啦?在老徐看來,遺忘知識之後,剩下的東西至少應該包含:

具備獨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對已有的知識、對權威敢於質疑的勇氣。同學們獲得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維的意識,才算是真正讀了大學。

敢於質疑是高等教育的價值所在——引自新書《不要假裝讀大學》

也許,在某些環境下,喜歡思考和質疑,可能會給一個人帶來些麻煩和困惑,這個時候,自己可以選擇緘口,但大腦還是不應停止思考,至少在內心裡,要按照一個智者的尺度來要求自己。

如果我們都具有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就會具有基本的邏輯和判斷。如果一個人善於獨立思考和判斷,在網絡上不會因為看到某個帖子“不轉不是中國人”、“轉發五次,你會得到99元”而盲目轉發那些垃圾信息。

我們不少同學之所以在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方面有些欠缺,有幾方面的原因,一是在過去的學習過程中,應試教育的痕跡較重,這方面的訓練和引導不足;二是不少同學們的知識面和閱讀面較為狹窄;三是信息獲取的渠道有限,掌握的信息不夠全面。為彌補這些不足,除了多讀書、多獲取不同的資訊之外,就要有意識地保持一個思辨的心態。

在大學要培養獨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維,對已有的知識、對權威敢於質疑,這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價值所在。當然,獲取這樣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但至少我們要有意識地學會思考,學會分析,逐步培養自己這樣的能力。

無論任何人、任何權威提出的觀點,所做的事,既要尊重,同時也要存疑。在老徐看來,在這個世界上,只有自己的父母對的愛是完全無私的,其他任何人做的事和說的話都可能有利益導向。一個人要有這樣的意識:任何人都有可能犯錯,都可能有錯誤的觀點。因此,一個人的行為絕對不要盲從,不要隨大流,要自己思考,要有自己的判斷!

同學們在看待社會和歷史問題的時候,也要有自己獨立思考和分析的意識,不要盲目迷信權威。看歷史時,以太平天國洪秀全這個歷史人物為例,主流的說辭都是褒揚的。但是多看看歷史資料你就會存疑,資料顯示洪秀全的嬪妃多得數不清了,他搞的等級制度、世襲制等,比之前的封建王朝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不太像是反帝反封建的進步行為,那麼對洪秀全的褒揚就經不起推敲。所有這些問題,一個人得有自己的視角和看法,若不假思索地接受別人的結論,就是一種愚鈍。

當今社會,不少人的物慾多過精神層面的追求,可能更多是考慮自己的物質生活,精神層面的追求真不太容易,這就很難擁有一種稱為“思想”的東西,在老徐看來,這也是一種智慧的缺失。要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首先要學會全方位地獲取充足的信息和資訊,以及各種類別的資料。越是被遮掩的信息,你就越需要了解,按照管理學的理論,任何正確的評判和決策,都是建立在獲取充分信息的基礎上進行的。

讀大學,就一定要有意識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習慣,具有批判性思維,因為只有具備這樣的意識和能力,才可能對社會發展趨勢進行正確的判斷,才不會陷於群體性無知中,也才能從容面對自己未來的工作和生活!

《不要假裝讀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

作者簽名書《不要假裝讀大學》,微店鏈接 http://weidian.com/i/2241063779?ifr=itemdetail&wfr=c

噹噹、京東、亞馬遜 有售。

敢於質疑是高等教育的價值所在——引自新書《不要假裝讀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