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投資理財APP TOP50


2018年度投資理財APP TOP50

支付寶最新上線的“相互保”推出第一天便有超過100萬人參與。這一互聯網互助保險計劃像一枚深水炸彈,不僅衝擊了一眾傳統保險公司,還直接刷新了人們對理財投資的認知。雖然其因業務合規性被監管層約談,但這似乎並不能妨礙改名後的“相互寶”成為熱搜新名詞。

“相互寶”的爆紅,是大眾對“傳銷式”保險從業者的反感情緒的集中爆發;也是“餘額寶”、“花唄”、P2P等理財產品對用戶習慣培養的結果。“閒散小錢就能做投資”對普通民眾的吸引力很大,甚至只要比銀行儲蓄多出十幾元的盈利就能讓父母另眼相看。

投資理財概念很廣,儲蓄、證券、基金、房地產、保險甚至收藏品都可以計入其中。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手機已經成為人們連接世界的最重要入口,各個產業都在進行數字化嘗試,如果按資金流向劃分,投資理財APP則分為兩類:一類是把錢投出去增值,如P2P、餘額寶、相互寶等產品;另一類則屬於把錢借過來救急,包括小額融資貸款、花唄等形式。

2018年度投資理財APP TOP50

錢是賺來的,不是省吃儉用攢起來的

在許多中國人講的故事中,似乎提到理財和智慧,就一定要引出猶太人的傳說。“猶太母親會把蜂蜜滴在書本上讓孩子去舔,告訴他們書本是甜的”“猶太人是天生的商人,他們掌控了世界上絕大多數的財富”。拋開故事真假與過度神化,“猶太人”三個字確實貢獻了許多“錢生錢”的經典案例,其中就包括“節流更需開源”這條“鐵律”。

財富是賺來的,而不是靠省吃儉用積攢起來的。這一觀念隨著P2P的崛起直接打破了國內以儲蓄、國債、股票為代表的“理財鐵三角”格局。當市場發現P2P網貸是推動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重要角色時,國資、銀行、上市公司、民營等各路人馬陸續殺入P2P行業,加上監管的要求以及投資人的日趨理性,行業洗牌開始加速,小的平臺開始陸續爆雷。

為了規避風險,以餘額寶為代表的活期資金管理服務產品規模開始愈加龐大。雖然投資回報率很低,但勝在安全,最重要的還是比銀行儲蓄收益高,這種“穩穩的幸福”正是父母一輩最心儀的理財新選擇。

如果拋開數字貨幣繁榮與幻滅,股票投資是獲得超高收益的理財方式之一,但風險與收益自然成正比。從市場開發角度來看,證券類APP已經相當成熟,除了提供可靠、穩定的行情信息,實時快訊、熱點挖掘、甚至技術模型也已經十分健全。但以同花順為代表的證券APP的營收能力正在下降,為了提升業務能力,證券行業已經開始引入AI技術,來幫助客戶獲得更多的收益,規避風險。

對於當前的投資理財產品來說,雖然技術投入與合規管理不會立即變現,但只要不掉隊,後期一定會有收穫。

2018年度投資理財APP TOP50

善於借錢也是一種理財

經濟學中經常提到一個很經典的故事:一名中國老太太奮鬥大半輩子,70多歲終於住進了大房子;美國老太太則通過按揭買房,年輕時就住進了大房子,在70歲還清了貸款。實際上,“中國老太太”的情況在中國已經基本消失,按揭買房幾乎已經成為所有購房者的選擇,即便有全款買房的能力也會選擇按揭,因為市場變化已經赤裸裸地告訴人們:30年所需要支付的利息遠遠低於房價上漲和貨幣貶值的速度。

華爾街有一句經典名言——“不會借錢,永遠不會成為有錢人”。只有通過整合資源,將錢流通起來,才能體現它的最大價值。資本的積累像滾雪球,原始積累最為困難,而貸款便是解決這一問題最直接的方法。P2P理財的一端連接的是希望增值財富的投資人群,另一端則是渴望資本,急需借錢過關的個人和企業。

對於放款方來講,為拆借人做風險評估至關重要,因為還款能力不僅關乎企業經營,更與投資人的錢袋子掛鉤,信貸結構急需風控技術和監管去重塑。慶幸的是,大數據風控技術的出現也在彌補P2P金融和現金貸的風險與檢測漏洞;政策層面的“老賴名單”、公安部、工商局、社保局與商業社會的數據合作也在豐富信用的價值,金錢、信用、價值正在實現新的融合。

對於普通人來說,學會記賬、存錢和資產配置,便已經是初步踏入了合理使用資金的門檻,這一門檻隨著理財APP的出現還在不斷降低。像管理公司一樣管理財富,可以讓手中的資產進入良性循環,這不僅是對金錢的合理使用,更是對人生的美好經營與高效規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