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請讓我們記住這些溫暖人心的名字。
“兵者,國之大事”,這句話的本意是說“戰爭,是國家的大事”。但我在這裡,要換一種說法,“軍人,是國家的大事。”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戰爭跟軍人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不過我並不想站在宏觀的角度去談什麼戰爭,我只想站在微觀的角度來聊一聊和平年代的軍人。
我曾聽到過這樣一句話:“算了吧,這個年代當兵的,怎麼能跟我爸當兵的時候相比,我爸上越南戰場,差點沒回來。”這句話出自一個20來歲的小姑娘之口。當時我聽了這話,沒有任何反應,也沒有任何情緒,因為對於這種完全不經過大腦思考而說出來的話,我真不知道我該有什麼反應,總不能在大庭廣眾之下跟她理論吧。我知道,跟這個小姑娘有同樣想法的人不佔少數—和平年代嘛,當兵的有吃有住有穿,現在待遇也好了,工資也漲了,又不打仗,多爽呀。
對於有這種想法的人,我只想說兩點:其一,戰爭年代的軍人固然更加艱苦,固然傷亡更加慘重,他們為了民族的統一,拋頭顱、灑熱血,用血肉之軀築就了我大中華的萬里長城,他們是民族的英雄,是民族之魂,值得我們永久懷念。和平年代的軍人從革命先輩手中接過那被鮮血染紅的旗幟,同樣是一種神聖的使命,守衛這份來之不易的安寧,一樣需要貢獻,一樣需要犧牲。其二,不要把軍人跟軍人拿來做比較。年代,有戰爭年代與和平年代之分。但軍人,沒有戰爭年代的軍人與和平年代的軍人之分,因為他們都是我大中國的軍人,他們都能在國家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為維護國家尊嚴而貢獻自己的一切;軍人,也沒有解放軍與武警之分,因為他們都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因此,當戰爭年代敵人入侵的時候,當和平年代地震、泥石流、雪災等自然災難或出現急難險重的任務的時候,衝在最前面的一定是軍人。
9月12日,山東武警某特戰部隊中尉軍官王成龍,在參加部隊25公里拉練訓練過程中,為拯救自己的戰友而被失控的大貨車撞成重傷,最終搶救無效,英勇犧牲,年僅23歲;
12月6日,河南周口鄲城縣某汙水處理廠發生險情,消防員閆亞隆在成功營救出兩名受困群眾後,為保護自己的戰友而被泥土掩埋,最終搶救無效,英勇犧牲,年僅22歲;
12月7日,遼寧鞍山消防員李鐵為營救陷入冰湖的老人,而被泡冰湖40分鐘,最終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年僅23歲;
……吳俊寰、崔維濤、陳毅夫、李道洲、謝勇……2018年,離我們遠去的英雄還有很多,他們都為了挽救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而付出了寶貴的生命。
他們中,有的是父母的兒子,有的是兒女的父親,有的是妻子的丈夫……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稱謂—中華民族的好兒郎!
我時常在想,當他們明知自己的生命將要走到盡頭的時候,他們會想些什麼呢。或許,他們還有很多願望沒有實現;或許,他們還有很多事沒有做;更或許,他們想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給自己的爸媽、妻子、兒女說些什麼。
不對!他們在生命的最後關頭想的是什麼,我們如何能體會到?我們又如何能揣摩?我們永遠都不能,因為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沒有體驗過死亡降臨的感受。當然,我們絕大多數人也永遠不能體會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痛。
當我們還沉浸在溫暖的夢鄉中,新時代的革命軍人已經早早起床,開始了新一天的訓練與執勤。和平年代,是他們在為我們默默守候,是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日復一日的堅守,也是他們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有所擔當……
2018,請讓我們記住這些溫暖人心的名字。
閱讀更多 兵哥哥軍旅說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