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量289萬的微博熱議話題:媽媽和兒子之間的愛恨情仇

作者 | 胡慎之

微信公號ID | hushenzhixl

『不帶誘惑的深情,不帶敵意的堅決』

01

前些天,我在微博上發了一個關於媽媽給30歲兒子送傘的故事,激發起了幾百萬人的關注和討論,甚至上了新浪熱搜。

這個故事中,付出者和“獲得者”之間,似乎都很有委屈的感覺。

閱讀量289萬的微博熱議話題:媽媽和兒子之間的愛恨情仇

科胡特經常說的一句話:不帶誘惑的深情,不帶敵意的堅決

而這付出和獲得者之間,似乎“愛”是帶著誘惑的,而任何拒絕都必須是帶著憤怒。

當然,在中國家庭中,父母與孩子之間或者夫妻之間的衝突,似乎都是在證明這一點。你不重要,你的感受不重要,你只有變成我理想的那個樣子,才是好的。

這也就是成年子女和父母之間彼此不合理的期待,一個要理想的讓我不焦慮,讓我不恐懼,讓我有榮光的孩子;一個要的是,不管我怎樣,都愛我的父母。

如果不是那樣,不讓自己省心的孩子就是負擔,TA打破了我,需要我承擔更多責任,甚至要我犧牲自己(說白了,也沒什麼好犧牲的),但你必須承認這一點,這樣才能完成一個過程——“我傷害了別人”,所以我很愧疚。

而愧疚需要用補償,才能抵消,有些補償就是源源不斷提供資源,餵養對方的“自戀”。而孩子就在這樣的消耗下,要想不成為“負擔”或者“不好的人”,那就帶著憤怒和委屈的去滿足,沒有心甘情願,沒有情感表達,當然沒有任何愛的鏈接,父母成為自己生命中的負擔。

之前和一個非常成功的律師朋友聊天,她問我:“家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她說她從來沒有感受過家的溫暖,家庭於她而言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這位朋友有一個深得父母寵愛卻又不務正業的弟弟,只有家裡出了事情,父母才想起她的存在,然後就會不停地向她索求幫助和資源,她感覺自己像是《歡樂頌》裡的樊勝美,被父母當成了工具。她有想過拒絕,但又很害怕拒絕後自己變成一個連家都沒有孤兒,這種即將被拋棄的感覺讓她感到很害怕,甚至是絕望。

原來,在父母眼裡,她一出生或許就是個負擔。為了讓自己不成為負擔,所以,討好和對家庭的付出,也就成為她唯一的在家裡的生存策略

這個故事可能會引起一些讀者的共鳴,但不可否認,這樣的家庭讓人感到心寒。

閱讀量289萬的微博熱議話題:媽媽和兒子之間的愛恨情仇

圖1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往往傷害你最深的人恰恰是你最親近的人。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尤其是嬰兒,父母在他的心裡就是天,就是地,他在這個世界上的一切,包括生存、情感和安全等,都需要得到父母的給予。

所以,當父母憤怒時,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體罰或責罵孩子,而這時很多孩子第一關心的問題是:爸爸媽媽是不是不愛我了?

為什麼父母的責罵會讓孩子害怕?

因為在責罵的背後,孩子體驗到的是自己不被父母所愛。在這樣的情形下,親子關係必定是緊張或惡劣的,而孩子也在這個過程中變得小心翼翼,或者桀驁不馴。

在家庭中,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直接導致了孩子對自己身份的準確定位。

如果孩子感受不到被愛的體驗,那麼長大後與別人建立關係可能只有兩個極端:一是完全的付出者,二是認同自己是累贅或工具,即容易被人拋棄的存在。

如果一個人喪失了存在感 無法意識到自我價值,那麼也就無法進行自我認同,以至於與他人接觸時,會變得戰戰兢兢地,甚至把別人投射為一個極有可能傷害自己的壞人。

閱讀量289萬的微博熱議話題:媽媽和兒子之間的愛恨情仇

圖2

02

前面的那位律師朋友,她在和我們交流的時候,經常說著說著就會拿別人和自己做比較。

我曾經問過她:“你為什麼在談論自己的時候總要帶上別人?然後把自己變得很焦慮。”

她說:“很多人都焦慮,不單單是我。”換句話說,就是我和很多人人都一樣,並不是孤立的,你總不能怪我吧。

極致的孤單,就是想象一個不孤單的世界,並且用想象與他人建立一種虛無的鏈接。

為什麼她會這樣說呢?

因為她害怕犯錯,害怕自己與大多數人不一樣時可能受到的異樣眼光,所以,在這個時候她選擇從眾行動,就算犯錯了,也能因為法不責眾而免受責罰。這樣的話,當我們和大部分一樣時,會感覺特別安全。

這也是因為她對人是不信任的,認為世界是不安全的,所有人都不愛或者看不起她,這種被傷害的焦慮感讓她無法與別人很好地產生鏈接。她不能真正理解別人,也不能感受到別人對她的善意,在她的認知裡,別人對她的“好”等同於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比如今天一位男性送她禮物,她就會認為別人想撩她,想與他發生關係。同時,她對別人對她的看法很在意,或者說她會從別人對待她的方式中搜尋對她有威脅的因素,然後進行自我防禦。

因為在她的內心,任何付出或者給予對方什麼,她自己能體驗到深深的恨意,就好像幼年父母給她任何東西,哪怕是陪一會,都是帶著嫌棄和怨念的,甚至眼神中那種冷冷,被她解讀是“你是個負擔,你是個傷害我的壞人,我恨不得把你扔掉”。

其實,她的這種人際關係模式在幼兒期就已經存在了,父母的性別期待,讓她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價值,也從未真正體驗過被接納和被照顧的滿足。

因此,她把幼年的體驗拿來指導現在的生活,但是,我們更需要的是理清現在。

在一次節日裡,她第一次沒有按照父母期待帶各種東西回家,而是選擇自己出去旅行。父母自然有怨恨並且各種責怪,她說出了自己的願望,並且拒絕了所有攻擊性言語,承認了她自己一直想要的,可能永遠在父母和家庭中得不到了,雖然很難過,但也輕鬆了許多。

好的父母是能夠承受孩子的恨意,並且是在孩子犯錯時候,還是可以愛著孩子的。而把孩子物化的自憐父母,永遠無法看見孩子真實存在的樣子,並且孩子之是用來解決他們生命中無法面對的痛苦和焦慮的。

特別聽話的孩子,和必須被父母照顧的成年孩子,沒有本質區別,都是自憐父母感動自己的工具,或者是一場“我是好人,我是有價值的“主題秀。而對應的,孩子也將完成這場秀,比如特別恨自己的父母,但會在父親節或者母親節,在微信朋友圈去歌頌自己的父母。

這難道不是在討好朋友圈裡的人嗎?

其他人雖然沒真獲得過什麼好處,但起碼能夠消除我們內心中一個擔心或者恐慌“如果不這樣做,別人會不會因為我沒做什麼,而不理會我了“,這就是討好者的邏輯,要表現得很好。

閱讀量289萬的微博熱議話題:媽媽和兒子之間的愛恨情仇

圖3

03

泰戈爾說,世界上最簡單的事情,就是指責別人。是啊,指責別人的那一刻,我的一切,都是因為別人造成的。很合乎當初媽媽對我們說的:我生活不幸,都是因為你。

我有一位來訪者,是一個22歲的大學女孩子,告訴我一個故事,從小媽媽做任何工作都沒辦法長久,而媽媽對她的解釋是因為要照顧她;而媽媽情緒經常失控,而這一切媽媽解釋是:我都是被你氣的。

然後,她就自我定義為一個會傷害別人的人,一個壞的自己,當然也就不奢望有任何人會接受她。就算是身邊的同學朋友要她幫助,她會盡力,但完成後別人對她感謝,她會覺得很奇怪,她覺得自己只是完成一件事而已,因為不想自己被完全邊緣化,害怕別人把自己看成怪物。

不止是她,我的很多來訪者,他們都十分渴望父母能夠跟自己說一聲對不起,似乎這樣就可以從創傷中走出來。雖然很殘酷,但我還是告訴他們,這種渴望被滿足的概率非常低。

在中國的一些家庭裡,父母的權威是不容打破的,孩子要絕對服從父母。如果孩子反抗違背父母,那就是孩子的問題。於是,很多孩子沒有真正被父母接納自己的情緒,也無法被共情。因為孩子的一些情緒是不被允許的,一旦發洩壞情緒,媽媽就會說:“你這個孩子怎麼那麼煩啊。”

特別是傳統中對哭的理解,例如,男兒有淚不輕彈,以至於小男孩會認為哭是一件羞恥或錯誤的事情。

在傳統的教育裡,犯錯了就是壞孩子,犯錯了會受到懲罰的,而壞孩子會讓我們產生強烈的羞恥感和愧疚感。對於沒有在家庭中被很好對待的孩子來說,這兩種感覺會一直伴隨著他,導致孩子成長後的世界只有好壞和對錯兩種極端。

除此之外,受中國孝順文化的影響,我們對父母形成了刻板印象,即:天下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提到媽媽就直接聯想到偉大無私的母愛,提到父親就會想到山一樣偉岸沉重的父愛。

這些長久形成的觀念或約定俗成的想法成為了很多父母犯錯後的免責條款,甚至有些孩子覺得責怪父母是一件萬惡不赦的事情,於是,孩子成為了父母不用承擔自己錯誤的藉口或替代品。

如果孩子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那也就無法理解或重新審視與父母之間的關係 。

因此,我們首先必須要承認父母或許沒有面對錯誤的能力;其次,我們可以推責。這裡不是要求孩子責怪或傷害父母,而是要真正明白那不是自己的錯。

閱讀量289萬的微博熱議話題:媽媽和兒子之間的愛恨情仇

圖4

04

後來我問我的律師朋友,你感覺生活怎樣?她說了一句很有趣的話:看上去不錯。你感覺呢?

當我們在鏡子裡看到的是一個不那麼好的自己時,這種感覺確實不好受。

我們要有勇氣面對並承認自己確實沒有得到過很好的對待,然後給自己一個承諾,從現在開始好好愛自己,痛快做自己,承認自己是一個平常人,有著喜怒哀樂,累了會想休息,難過了就會哭泣或找人吐槽,煩躁了就需要獨處,有目標就會去爭取......

當我們開始自我負責時,也就不會隨意責怪他人,也不會乞求別人的愛,雖然偶爾會感到孤單和失落,但這就是成長。

成長帶著淡淡的哀傷,換言之,成長會失去做嬰兒的願望和機會,但同時你成為了一個獨立自主、自由自由的個體,並且能夠輕鬆地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當你能夠在關係中愉快地相處時,你會發現世界是溫暖的。

這一刻,曾經的恐懼和焦慮才會真正被切斷。

當然,這才真正離開自己的原生家庭,成為一個成年人,而不是成年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