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90後為什麼已經不敢交朋友了?

作者 | 映畫

“確認過眼神”,也不一定遇上對的人。

何必委屈自己跟不合拍的人在一起,簡直是對自己的不負責。

世界很大,我們只想找尋同類。

享受孤獨,不關閉心扉,也不亂交朋友,不亂花錢。

青春|90後為什麼已經不敢交朋友了?

青春|90後為什麼已經不敢交朋友了?

年輕人,為何社恐?

1、交友底線高

社恐指的是社交恐懼。隨著年齡的增長,交朋友的底線越來越高,只和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

沒時間、沒精力交友,輕微社交恐懼。這反而讓人更好主動選擇朋友,選擇朋友圈。

青春|90後為什麼已經不敢交朋友了?

2、自我保護的需求

90後不隨便交朋友,不過是不想讓自己太累,畢竟誰的時間和精力都不是無限的。

白天,我們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應付工作、應付必要的社交。然而下班,卻只想封閉自己,不再強撐著做一個外向的人。畢竟這是一個每天都在“網上”的時代,個人的自我空間極度缺乏,渴望有一段自己與自己獨處的時間。外向的孤獨患者自我拉扯,外向的孤獨患者有何不可…

青春|90後為什麼已經不敢交朋友了?

青春|90後為什麼已經不敢交朋友了?

二、享受孤獨成了高品質生活的必須品

叔本華說:一個人,要麼孤獨,要麼平庸。

對於追求新精緻主義的90後來說,享受孤獨成了高品質生活的必須品。

1、提高自己

整合碎片時間。一個人未來混得怎麼樣,就取決於他如何利用下班後的時間。持續地自我學習,自我精進,提高自己,用高品質的獨處獲取通往高品質的生活的途徑。偶爾的寂寞,是在這喧囂的城市中,為自己創造難得的個人空間,亦是個人獨立能力的修養。

青春|90後為什麼已經不敢交朋友了?

2、 最高級的自律,就是享受孤獨

大多數人並不是真的有“社交恐懼症”,孤獨與朋友也從來不是對立關係。

人畢竟是社會的動物,過度喧囂的時候,又想享受孤獨。在一段時間適度脫離群體,在不被打擾的時間和空間裡,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自主地安排這段時間,有計劃有節制地做一些提升自我的事,是最高效的。

因為自律,所以孤獨,因為自律,所以自由。

青春|90後為什麼已經不敢交朋友了?

三、孤獨的年輕人,更願意將錢花在哪裡?

一人獨居,兩眼惺忪,三餐外賣,四季淘寶,五穀不分。有人把人生劃分為三個階段:留守兒童、空巢青年、空巢老人。獨處的時候能幹嘛?孤獨的年輕人,更願意將錢花在哪?

青春|90後為什麼已經不敢交朋友了?

1、花錢買希望——知識付費產品

知識付費產品,不僅抓住了你的焦慮心理,更是抓住了你的孤獨。

知識付費是變相的販賣希望,特點是務虛,針對年輕人渴望變好的一個心理,做一些心智按摩和心靈排毒。比如說:聽音樂,繪畫,旅遊,等等。

2、 一人旅行,就是旅行的意義

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心靈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近年來,80、90後一人旅行漸成旅遊新趨勢。近年來單人出遊人次逐年上升,2017年以來1人出遊總人次相比去年同期增長近兩成。經濟獨立、旅遊經驗豐富、自我意識強烈的80、90後單身更享受一個人的旅程。

3、 外賣平臺,風裡雨裡守護你

獨居90後空巢青年,能活下來全靠外賣,“全家就是我家”,24小時便利店猶如都市燈塔。情人節點外賣,雙11點外賣,雙12繼續點外賣。外賣平臺能活下來都有他們的一份功勞。

青春|90後為什麼已經不敢交朋友了?

4、直播打賞,為孤獨買單

碎片化時間,直播視頻,更容易打發時間,動態的形式,也增加了趣味性,是輕鬆且自在的。直播這股風之所以能吹起來,主要也是因為人們實在是太孤獨了。陪著我們的,更多的是手機。一人吃飯,看個喜歡的播主直播下飯,

確認過眼神,是對眼的主播,打賞支持。孤獨是直播火爆的第一生產力。

青春|90後為什麼已經不敢交朋友了?

結 語

外賣買不到的陪伴,直播就能買到嗎?隨著00後的成長,品牌越來越多將營銷的視角轉到00後身上,讓90後漸漸脫離了市場主體受眾的地位,90後“新孤獨主義”的生活方式,在深入人心的同時,也將是消費方式的一股清流。

青春|90後為什麼已經不敢交朋友了?

青春|90後為什麼已經不敢交朋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