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多维度融合促进共同发展

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通过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我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大数据行业市场规模为3615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大数据核心产业规模为236亿元人民币,增速达到40.5%,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大数据国家战略正在加速落地,大数据行业将持续增长,预计2018年中国大数据行业市场规模将近6000亿元,达到5979亿元。到2020年技术先进、应用繁荣、保障有力的大数据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大数据相关产品和服务业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30%左右。

2015-2020年我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情况

大数据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多维度融合促进共同发展


大数据产业发展必须与市场相融合才能使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我国信息数据资源80%以上掌握在各级政府部门手中,数据开放度低;企业手中的数据也呈现垄断现象,数据积累普遍分散、不足,很难真正让大数据供需自由对接,制约着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现在,公共信息资源开展了开放试点,而全球首个大数据交易所,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已经摸索出大数据交易的一些规律,促进了大数据交易的发展。大数据产业和规范的市场交易相结合,可以打破数据的垄断,盘活各类有价值的数据资源,促进大数据的积累和社会化利用。

大数据产业和先进技术的融合则可以有助于克服大数据产业面临的技术难题

数据智能并非简单的“大数据+产业”。大数据来源众多、数量巨大、形式各异,要使其发挥效应,获得一目了然的有效信息,就需要和先进技术加以融合,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关分析显示,我国交通、零售、地产、医疗、智能制造、金融服务六个行业存在着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而这些数据对于整个行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大数据处理和分析利用中,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需求也十分强劲。随着数据共享、数据开放的推进,在数据应用中处理好数据安全、网络空间治理等也成为挑战,这些除了需要设定相应的政策规则外,还需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持。

中国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还要和世界先进各国加强融合发展。产业发展越深入,就可能遇到越来越多难题,要把握好大数据发展的重要机遇,处理好数据安全、网络空间治理等方面的挑战,和世界先进国家加强交流互鉴、深化沟通合作必不可少。

总之,“数化万物,智在融合”,构建良好的大数据产业生态,需要多维度做好大数据产业的融合。我们相信,随着社会各界对大数据融合发展的认识越来越深化,大数据产业一定会快速发展,迎来广阔的产业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