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變&共生:區塊鏈的下半場,誰主沉浮?

觸變&共生:區塊鏈的下半場,誰主沉浮?

01 寒冬中的守望

雖然2018的立冬剛過不久,但區塊鏈的世界早已寒意潺潺,和去年熱鬧非凡、利好不斷的虛假繁榮形成無比鮮明的對比,已然進入一次史無前例的寒冬。伴隨著千幣歸零,驚雷不斷,比特幣以太坊跌跌不休,曾經動輒白前倍回報的數字資產大幅縮水,BCH社區因為共識無法達成而展開算力大戰,強行分叉,同時眾多曾經夢想曾要改變世界的區塊鏈創業公司不得不調整在寒冬中的奔跑姿態,大多數公司已經掉隊,開始大幅裁員,仍然堅守的公司也放慢了前行的步伐,開始尋找新的方向。誠然,任何一次寒冬都有樂觀者和悲觀者,悲觀者看到的是現象,樂觀者看到的是機會,悲觀者認為曾經要顛覆和要變革的區塊鏈其實不過如此,是一個所謂的雞肋技術,無法有效的在現實場景中應用,帶來實際的改變,更何況這個市場充滿了欺騙與謊言,開始黯然離場,迴歸傳統行業,而樂觀者仍然堅定的看好區塊鏈的未來,緊緊的寄希望於靠區塊鏈實現換道超車,也有很多人認為幣市下跌的時候就是我們加倉的時候,比特幣和以太幣跌一點我們就加倉一點,越跌就越買,熊市屯幣是非常篤定的信仰,守望春天的到來。

觸變&共生:區塊鏈的下半場,誰主沉浮?

但不管是樂觀者還是悲觀者,也不管我們是否仍然對於區塊鏈的變革性影響和開創性未來堅定不移,我們都不得不沉潛下來冷靜的思考,寒冬背後所代表的是什麼?我們怎麼才能穿越寒冬,迎來春暖花開?

於是很多人開始具有了非同凡響的深刻,不斷道破寒冬背後所蘊藏的本質。但不管是否我們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我覺得寒冬最大的意義,就在於能夠讓我們能夠穿透慾望與躁動,更冷靜的思考未來和更加堅定的前行,畢竟,人性中最需要的就是確定性。

觸變&共生:區塊鏈的下半場,誰主沉浮?

為什麼有寒冬?與其說是寒冬,不如說是人們共識的破裂和信心的喪失,當人們所看到的現實世界所呈現的情形大幅低於心中的預期,人們內心開始害怕希望的破滅而呈現出的逃避行為,人們開始找不見心中那個看得見摸得著同時又無比重要確定性,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沒有實現“落地”,而區塊鏈之所以沒有按照預期實現落地,排除掉那些進場的本來目的就是為了圈錢走人或是詐騙的項目,個人認為,主要體現在以下的方面:

(1)區塊鏈項目的建構大多與現實應用場景高度脫離。早期的區塊鏈的信仰者和參與者大多是一些技術極客,眾多的區塊鏈項目都要做諸如分佈式信任組件、可信數據價值網絡以及跨鏈互操作協議等,當然,技術創新本身沒有問題,但一個創新是否能取得更為廣泛的共識則與其應用場景高度相關,技術的創新本身也是需要被自然選擇的,只有緊貼眼下最迫切的需求和最為現實的應用場景才能取得共識和獲得大眾的青睞。

(2)通證經濟價值體系的分配和流轉失衡,大多數項目只有金融空轉沒有經濟循環。既然區塊鏈項目都致力於要做經濟體,一個經濟體首先要面對的一定是內部經濟價值的循環機制,也就是要有正向的現金流,其次才是放大到金融市場上去進行價值發現,但絕大部分區塊鏈項目一上來就是下個月上國內前幾大交易所,然後還要做量化交易和市值管理,當然只能淪為所謂的空氣幣,經濟循環都完全沒有跑通就直接對接資本市場,金融空轉的結果除了崩塌和歸零難道還要其他可能麼?

觸變&共生:區塊鏈的下半場,誰主沉浮?

(3)去中心化的背離。區塊鏈項目自誕生之日起就承擔著去中心化的使命,去中心化也成為了很多從業者堅定的信仰,且不去談論所謂的不可能三角,在去中心共識這一點上就已經搖搖欲墜。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BCH分叉就是由於社區共識的破裂,而其背後是算力的對抗,而算力戰的本質是算力大的乙方對於算力小的一方發起的51%攻擊威脅,並以此來試圖達成強行的共識,從而放棄硬分叉的企圖。我們可以看到,區塊鏈網絡在交易的環節中形成了去中心化但卻又在算力的戰爭中形成了中心化的壟斷,人們開始發現,去中心化的區塊鏈項目開始在走向去中心化的背離,而區塊鏈變革生產關係的核心就是要打破某種意義上的壟斷,形成開放的共享生態,而這也是造成人們信心開始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4)區塊鏈項目的操作方式與合規監管的衝突問題,無論是交易所、ICO還是STO,合規監管始終是人們繞不開的話題,當然合規本質上是為了規範市場,取得更加廣泛的共識而對一些打破共識的行為進行懲罰的過程,但區塊鏈體系下的操作方式和現行的監管體系存在較大沖突,一方面需要隱私和安全,另一方面又要規範合規,這其中就存在著錨定,區塊鏈的落地與應用畢竟是一個漸進的問題,必須和現行監管體系達成某種程度的適配,才能喚回更廣泛的信心。

(5)交易效率遠遠無法滿足大規模實際應用需求的問題。上半年很多公鏈項目角逐的主要賽道就是TPS,也就是交易效率,有不少號稱百萬級TPS的公鏈項目出現,但實際上社區稍微一發生什麼轟動性的事件就造成網絡的嚴重堵塞,遠無法實現大規模的實際應用。2017年雙11支付寶峰值完成每秒25.6萬筆交易,而現在分佈式賬本還遠無法達到這樣的效率,任何一項變革真正發生的時候一定是其真正產生了效率革命,實現對於原有體系的降本增效,這也是造成大眾信心缺失的一個重要原因。

(6)區塊鏈體系的內在複雜性與現實應用中所需要的簡潔易操作的需求形成非常的矛盾。就目前而言,雖然大家可能或多或少都聽說過區塊鏈,但對於其內在運行機制和現實應用真正能夠理解的還非常少,這其中還有一個巨大的教育過程,一個真正能夠改變世界的技術必然要能夠取得最廣大的人群共識,無論是區塊鏈遊戲還是區塊鏈錢包或是一些交易所,對於大眾來說在操作上都還有一定難度,如何讓區塊鏈走進更多的人和身邊的生活,讓更多的人進場而不是逃離是應用落地的關鍵命題。

寒冬之中,仍然不乏堅定的守望者,只有穿越寒冬,才會迎來春暖花開,而穿越寒冬的關鍵,則在於區塊鏈產業級應用的落地、給更多的人帶來更多的可能、通過變革生產關係給更多的人帶來切實的實惠、以及和現實世界形成某種高度切合的適配,最重要的是用事實和確定性喚起人們沉睡已久的信心。

觸變&共生:區塊鏈的下半場,誰主沉浮?

02 區塊鏈的下半場

回顧互聯網發展的歷史,在互聯網的上半場取得高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人口紅利,不管是早期PC互聯網民的快速增加,還是移動互聯網用戶的激增,互聯網企業的發展方式即使再粗糙也能取得不小的成就,因為用戶在快速增長,業務也就會快速增長,但當智能手機的年銷量已經增長停滯,總體網民的增長也大幅趨緩的時候,就標誌著互聯網下半場的到來,這個時候的互聯網企業要不開拓海外市場尋找新的用戶,要不就必須精耕細作,深度挖掘應用場景,和現實生活緊密結合,為用戶創造更多價值。

當下的區塊鏈,一夜暴富和瘋狂賺錢的共識已然崩塌,激動人心的故事也開始變得沉默,時間窗口期已經結束,虛假繁榮的表象已經不再經得住考驗,當然,也伴隨著更多的專業人士、專業資本、產業資源方的入場,不管怎麼樣,信號十分明顯,區塊鏈已經進入下半場。

區塊鏈作為一項劃時代的技術,超越了信息互聯網作為信息傳播載體的功能要求,在價值傳遞、價值交換、以及價值分配層面發揮其獨特的效能,當前的實現能力與應用現狀與其原本應具有的內在價值要求還有巨大的差距,而這,也是區塊鏈的下半場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和實現的路徑。因此,如果說互聯網的下半場核心是深挖用戶需求,那麼區塊鏈的下半場核心就是深挖價值應用場景。

觸變&共生:區塊鏈的下半場,誰主沉浮?

面對區塊鏈的下半場,一定更加關注的是一級市場而非二級市場,必須建立健康且可持續發展的通證經濟模型,在一級市場中緊密圍繞價值和用戶需求把經濟循環跑通,形成了正向的價值循環機制之後,才能對接二級市場,在二級市場中建立起共識和信任,實現價值的進一步放大和對投資者的回報,否則,信任一旦崩塌就可能再也無法重塑起來。因此,專注於運用區塊鏈技術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和通證的現實應用場景的落地,是在區塊鏈下半場中生存不可或缺的價值基石。

誠然,區塊鏈的下半場,需要能夠進一步實現區塊鏈發展所提倡的精神主旨,還有幾個方面必須要能夠實現:

首先,必須要能夠建構出一套基於去中心化的且穩定而又相對低能耗的共識算法,把傳統經濟體系中對於中心化平臺的的依賴轉移到更加可信的算法中心,從而建立真正的區塊鏈信任體系,讓區塊鏈發揮其作為“信任的機器”的核心效能,從而建立起大眾的信心;

其次,區塊鏈要實現對於生產關係和變革和改造,具有自組織、自治理屬性的協作體系要能夠不斷建立,而這也是區塊鏈能夠重塑產業格局,成就產業共同體王者之路的關鍵所在。

觸變&共生:區塊鏈的下半場,誰主沉浮?

同時,區塊鏈的產業級應用要真正出現的話,一定要基於我們已經能夠建立起的區塊鏈信用體系,打造出低成本而又高效率的價值傳遞、交換和分配體系,當然,這對於下一代公鏈或是應用鏈在安全方面以及性能方面要能夠做到很大的提升。

再者,區塊鏈的下半場,必須要和監管達成某種意義的契合,既然監管的目的是為了懲罰不守規則的玩家,將像上半場那樣不守規則的玩家淘汰出局,那麼也就是在重塑大眾的信任,雖然監管是滯後的,但我們永遠無法想象一個沒有監管的市場,裡面必然充斥著人性的各種醜惡與不堪,因而,要想贏得區塊鏈的下半場的角逐,和監管機構的有效溝通以及同監管法規的適配是成敗的核心關鍵。因而區塊鏈下半場的交易所,如何合規,主動接受監管非常關鍵,我們在澳洲的OAIC海投STO交易所以及在新加坡的WBF EXchage交易所都是拿到當地政府的合法牌照完全合規化經營。

說到這裡,我們也不得不提的是前段時間大火的穩定幣和STO,筆者作為國內很早一批研究穩定幣和STO,並將之推向大眾視野的人士,個人認為穩定幣和STO的火熱就是區塊鏈進入下半場的非常明顯的信號,而同時也是主導區塊鏈的下半場沉浮的關鍵。

雖然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穩定幣,我也不在絕對的意義上討論穩定幣,但是作為貨幣,必須要保持相對的穩定,而不是在二級市場暴漲和暴跌,同時還要錨定穩定的資產,這樣才能創造出信用和流動性,也才能承擔起在數字世界作為價值交換媒介和儲值手段的重大責任,從而搭建一條嫁接其現實世界和數字世界的橋樑,從這個意義上將,比特幣是失敗的。因此我們在華爾街成立了受美國法律監管1:1錨定美元的DUSD,致力於打開一扇從現實世界通往數字世界的大門。

觸變&共生:區塊鏈的下半場,誰主沉浮?

而對於STO而言,在ICO模式中發現的Token不具備任何現實世界的價值,是純粹的空氣,項目方項目的進展情況也與其發行的Token沒有任何映射和錨定關係,只有金融空轉而沒有實際的經濟價值循環,更不可能合規,因此,STO大火的原因其實是將Token在現實世界中找到了一個價值的錨定點,同時也和現行的監管法規達成了一種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契合,我們將之定義為證券型Token,也就是將現實世界的資產或權益通證化和數字化,從而建立起原子物理世界和數字比特世界之間的鏈接,因此,在區塊鏈的下半場,核心就是要在現實世界和數字世界之間建立起相互通行的橋樑。

觸變&共生:區塊鏈的下半場,誰主沉浮?

03 觸變&共生

伴隨著區塊鏈下半場的號角已經吹響,關於如何才能在下半場中更好的生存和發展,我們還是需要回到本質,去思考一下區塊鏈所建構的新的商業或是新的經濟體系到底是如何構築的?

區塊鏈的最底層是依靠加密算法和數據存儲結構所構築的分佈式賬本,第二層是基於這個分佈式賬本構築的價值傳遞網絡,第三層則是共識層,依靠特定的共識機制創造共識和信任,而第四層是激勵層,創造Token,來對體系有貢獻的群體進行激勵,因此區塊鏈才能夠基於特定的共識形成一個自組織的生態社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區塊鏈的第五層我們可以稱之為合約層,通過科斯的合約理論、產權理論和交易成本等理論體系我們知道,市場的本質是契約,企業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內部的契約和交易成本低於外部,而市場效率的提高核心是由於契約達成效率的提高和交易成本的降低,通過智能合約提供的一個更具備信用和能夠更高效執行的合約體系,我們就有理由相信其能夠實現對於市場經濟的一次重塑,而區塊鏈體系的第六層就是應用層,也就是落地和應用的關鍵,我們基於區塊鏈在產業中的緊密結合和場景應用,來實現對於現行產業體系的重塑,從而最終形成具有自組織、自金融、自激勵、自治理,真正走進大眾的生活併為大眾帶來普惠的全新產業體系,我們稱之為產業共同體。

那麼,怎麼理解區塊鏈的下半場和區塊鏈的未來?因為我是學習自然科學出生,亦對哲學有較為深刻的洞察,因而我總是傾向於用更為底層的自然科學理論來解釋現象的本質和洞察未來的趨勢,在這裡我開創性的提出區塊鏈的下半場的兩個核心關鍵詞:觸變和共生。

觸變是一個源自物理學的概念,指的是凝膠體在振盪、壓迫等機械力的作用下發生的可逆的溶膠現象,是由弗羅因德利希(H.M.F.Freundlich 1928)發現的。細長的顆粒靠弱的化學鍵連結形成網狀結構,很容易被外力所破壞,但凝膠體具有較強的恢復原有結構的能力,因此我們提出了觸變係數的概念,其反映的是流體在外部機械力的作用下結構被破壞後恢復原有結構的能力的好壞。

觸變&共生:區塊鏈的下半場,誰主沉浮?

在區塊鏈的下半場,觸變將成為常態。在區塊鏈所構築的分佈式自組織體系中,混序和變化是最為普遍的現象,我們再也不沒有一個像原有體系那樣的絕對意義上的管理中心,外部環境稍微的變化都有可能會讓一個體系轟然倒塌,就如同此次BCH分叉,社區理念的稍微不一致就能夠引起強行分叉事件的發生,因此,想要主導區塊鏈的下半場的區塊鏈項目,一定要適應這樣的常態,具備非常高的觸變係數,隨時應對外部不確定的變化,在任何時候外力的作用下都能夠快速恢復到原有的結構和相對有序的狀態,而區塊鏈項目要實現具有較高的觸變係數,一定要在以上所說額區塊鏈的六個層次的設計中,充分考慮到其應對外部變化的恢復能力,當然,一個可信的交易環境、牢靠的社區共識和健康的通證經濟模型都非常關鍵。

另一個關鍵詞是共生,共生(mutualism)是一個源自生物學的概念,是指兩種不同生物之間所形成的緊密互利關係。動物、植物、菌類以及三者中任意兩者之間都存在著"共生",在共生的關係中,一方為另一方提供有利於生存的幫助,同時也獲得對方的幫助。我們知道,沒有共生現象,地球上就可能不會存在生命。而正是由於真正的共生關係推動了多細胞生物的進化,我們的整個地球就是一個巨大的共生有機體。

觸變&共生:區塊鏈的下半場,誰主沉浮?

為什麼提到共生的概念?區塊鏈的核心是一個組織協作和激勵的價值傳輸網絡,帶來的影響是塑造一個全新的商業價值循環體系和經濟體系,那麼共生就顯得非常重要,下半場的區塊鏈項目,一定要學會與用戶共生、與社區共生、與產業共生、與生態共生,必須要能夠實現對於生態成員的真正意義上的賦能和賦權,為生態成為提供更多有利於其生存的幫助和帶來更多的普惠,當然,也會得到生態成員亦或是利益相關者的支持和幫助,而不是成為下一個只為牟得一己私利的下一個壟斷中心,緊密的和人們的現實生活相結合,真正“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態”,只有這樣的項目,才會成為新時代的王者,主導下半場區塊江湖的沉浮。

觸變&共生:區塊鏈的下半場,誰主沉浮?

04 產業升級的下一站

區塊鏈已進入下半場,帶來的是一次產業升級千載難逢的絕佳機會。

在互聯網的下半場,騰訊從消費互聯網大舉轉向產業互聯網,強調產業互聯網之餘騰訊具有非常重大的額意義,前段時間pony在知乎上的提問“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互聯網科技產業?產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融合創新,會帶來哪些改變?”,在此問題之下,我做了一個關於產業區塊鏈的回答,我認為在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深度融合且紅利消失殆盡之時,產業區塊鏈會帶來一次巨大的紅利,我在個人之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到產業區塊鏈的概念,我覺得這是真正發揮區塊鏈的價值之所在,也是產業升級的一次重大機遇,相對於產業互聯網,產業區塊鏈帶來的改變和意義更為重大,其維度也比互聯網更高,產業區塊鏈是產業升級的必須要迎接的下一站,未來已經來臨,只是尚未流行。

那麼什麼是產業區塊鏈?當以區塊鏈為核心的價值互聯網和以通證為核心通證經濟系統深入的和各個產業緊密結合之後,將對傳統產業從底層上進行新一輪的重構,實現傳統產業價值在數字世界內部進行流通、共享、存貯、分割,進化出一個個基於區塊鏈技術和通證經濟系統的產業共同體,我們將此時的區塊鏈定義為產業區塊鏈。而面對現實世界與數字世界的產業區塊鏈,就是要降低價值產業鏈成本、提高價值產業鏈效率,讓每一個有價值的節點,都最大化的綻放自己的價值。

產業區塊鏈的核心是對整個互聯網底層進行重構,用算法和程序建立信任,讓價值在互聯網上自由流動,建立起萬物互鏈的萬物賬本,實現節點間的價值共享,對我們現實世界中的一個個實體產業進行重新定義。而製造、農業、能源、物流、交通、教育等諸多傳統領域相繼被產業區塊鏈所改變和重構,並通過產業區塊鏈的跨行業協同的效率,完成產業互聯網時代沒有能夠完成的很多產業命題,實現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觸變&共生:區塊鏈的下半場,誰主沉浮?

如果要用一個公式來闡述產業區塊鏈,我認為是:產業區塊鏈=產業公鏈+自組織+自金融+產業平臺+通證經濟產業生態。產業區塊鏈最終的目的是打造基於區塊鏈和通證經濟的產業生態共同體,深度賦能於實體經濟和迴歸價值創造的本源。而基於產業區塊鏈的產業生態共同體的打造,產業區塊鏈一定是產業升級的下一站。

因此,真正的產業升級,不只是給產業加上互聯網,而是要站在更高的產業級投行的維度來看待產業升級,為產業介入融合信息、價值、資產、交易、金融、資本、組織、分配等要素,並以此而形成一個利益共生的產業共同體,這才是未來產業升級的終極歸宿,也是產業區塊鏈巨大的意義和價值之所在。

那麼產業區塊鏈能帶來哪些改變?我們知道,利用區塊鏈技術在產業中的深度應用,可以實現信用的算法化和數字化,從而進一步在商業流通環節中實現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三流融合”的良性循環格局,從而讓資金脫虛入實,真正服務於實體經濟。為什麼可以做到?我們知道大量金融中介的產生都是因為缺乏信任,而區塊鏈作為信任的機器解決了信任的問題,那麼他就可以實現真正的去中介化,讓資金流與價值流避開金融中介而直接流入實體經濟。與此同時,我認為產業區塊鏈是能夠真正實現共享經濟和產業生態的,在互聯網時代所謂的共享經濟,只是一種弱共享,甚至是不共享,恰恰是極度中心化的互聯網平臺的“獨享經濟”,資源的提供方和用戶只能依靠互聯網平臺而生存,且必須為此付出昂貴的代價,比如用戶數據(比如某網站可以根據不同用戶的不同數據給你推薦更貴的機票,讓你無法察覺),而區塊鏈所構築的產業體系中,資源提供方和用戶依靠某一特定共識和算法中心展開協作,不依靠某中心化的互聯網平臺,區塊鏈技術可以把用戶對體系的貢獻通過 Token 的形式量化而進行激勵,快速流轉、自動結算,從而實現資源或服務的擁有方和用戶共享平臺發展的紅利,從而真正的為用戶賦能和賦權(過去中心化的互聯網平臺談賦能,不過是為了通過賦能用戶而獲取用戶數據以及實現自己的其他目的,賦能是手段,最終的目的是為自己謀利,因此去中心化的體系才是真正的賦能體系,我們要能夠看到背後的本質),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了我上文所說的共生關係,也造就了真正的產業生態。

觸變&共生:區塊鏈的下半場,誰主沉浮?

因此,產業區塊鏈的發展,可以有效的發揮其為實體經濟降低成本(中介成本、信用成本、金融成本、協同成本)的作用,同時通過創造共識和重塑信任可以切實的提高產業鏈的協同效率,如果某一個產業整個產業鏈上所有的交易,都依靠區塊鏈平臺來展開的話,那麼為產業能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增長是非常巨大的,另外一方面,產業區塊鏈可以構建誠信產業協作環境,避免出現很多欺詐、違約的一些問題,從而優化產業生態,為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與未來,成為產業升級的下一站。

觸變&共生:區塊鏈的下半場,誰主沉浮?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區塊鏈的下半場,觸變的世界需要共生的力量,世事變遷,時光無痕,讓我們共同期待明天之於歲月的奇蹟。

觸變&共生:區塊鏈的下半場,誰主沉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