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劉邦無比敬佩的對手,五百壯士甘心為他殉葬,諸葛亮對其很推崇

秦末漢初是一個超級大亂世,但同時又是一個英雄輩出、群星璀璨的時代,在此期間,奇人異士層出不窮。其中,齊王田橫堪稱典型。那麼,田橫是何許人也?他有哪些傳奇經歷?

田橫是戰國時期齊國王族後裔,在秦末大動亂期間,追隨兄長田儋、田榮起兵,並恢復故國。田儋、田榮相繼自立為齊王,但最終都遭遇兵敗被殺的結局,所以田橫便扶立侄兒田廣為王,自己則以相國的身份領軍作戰。在田廣被漢將曹參俘虜後,田橫便自立為王,並率殘眾繼續抵抗漢軍。

讓劉邦無比敬佩的對手,五百壯士甘心為他殉葬,諸葛亮對其很推崇

田橫戰敗後,率五百壯士逃往海島

等到劉邦消滅項羽、建國稱帝后,大陸已無田橫立足之地,所以他便率領500多名死忠之士逃入海島,計劃一旦天下有變,便重新殺回去。然而劉邦此時已知曉田橫的行蹤,考慮到若不將他招撫,恐怕後患無窮,所以便命使者前去勸降,並宣稱若他肯聽從招安,那麼將會被封為王侯,但若抗命不行,必遭大軍的征討。

田橫想到自己雖然可以做到誓死不降,但代價卻是要500多名死忠之士跟著他殉葬,心中便大為不忍,於是思量再三後,決定跟著使者到洛陽朝覲皇帝。然而等走到距洛陽只有三十里的屍鄉時,田橫便以沐浴為藉口,請求在當地的驛站休息,並得到使者的同意。但讓使者萬萬沒想到的是,田橫竟在驛站中結束自己的生命。

讓劉邦無比敬佩的對手,五百壯士甘心為他殉葬,諸葛亮對其很推崇

田橫辭別部眾,向洛陽進發

田橫自殺前將兩位陪同前來的門客叫到身邊,並對他們說道:“我本是與劉邦同時南面稱孤的王,如今他成為皇帝,我卻成了亡命之徒,如今又要向他下跪臣服,實在是奇恥大辱。更可況,當初我烹殺了漢使酈食其,如今卻要和他的弟弟酈商同殿稱臣,就算是皇帝禁止酈商復仇,難道我的心中就不會感覺到羞愧嗎?”

田橫長嘆一聲,接著說道:“再者說來,皇帝之所以召見我,不過是消除隱患,並且想看看我的相貌如何,如今這裡離洛陽只有三十里,如果把我的頭顱割下來並騎快馬獻給皇帝,想來容貌不至於發生變化,而你們也可以因此而免死。”說完,田橫拔刀自刎,而門客也尊奉他的遺言,將他的首級割下來後裝入小匣,然後騎著快馬奉獻給劉邦。

讓劉邦無比敬佩的對手,五百壯士甘心為他殉葬,諸葛亮對其很推崇

對於田橫不屈而死,劉邦既震驚又欽佩

劉邦滿心期許能見到田橫本人,結果卻只看到他的首級,頓時既震驚又悲痛,於是流著眼淚對滿朝文武說道:“田橫三兄弟由平民起身,最終都在齊地稱王,難道不足以說明他們的賢明嗎?如今他又為了保全部下們的性命,又不願委屈自己自己的心志,便採取如此極端的方式,真是了不起啊!”說完,便當場進拜兩位門客為都尉,並下令在屍鄉為田橫大起墳墓,用諸侯王的標準隆重地安葬他。

(田橫)遂自剄,令客奉其頭,從使者馳奏之高帝。帝曰:嗟乎,有以也夫!起自布衣,兄弟三人更王,豈不賢乎哉!為之流涕,而拜其二客為都尉,發卒二千人,以王者禮葬田橫。見《史記·卷九十四》。

讓劉邦無比敬佩的對手,五百壯士甘心為他殉葬,諸葛亮對其很推崇

位於洛陽附近的田橫墓

讓人沒想到的是,兩位門客在田橫下葬的當天,便在故主的墳墓前挖了兩個足以容身的深坑,然後在裡面自刎而死。劉邦聞訊後大驚,連連稱讚二人是義士,隨即又下令招撫尚在島上的其他門客,全部要求他們入朝為官。然而劉邦沒想到,這些門客在聽聞故主自殺的消息後,竟然也全部自殺殉主,無一人入朝為官或獨活。消息傳到洛陽,劉邦震驚、感動不已,下令厚葬這些義士。

田橫與五百門客同生共死的事蹟,無論在當時還是後世,都引起普遍的讚歎、欽佩。其中,司馬遷感慨道:“田橫之高節,賓客慕義而從橫死,豈非至聖,餘因而列焉”(引文同上);諸葛亮在遊說孫權時,也以田橫為例,稱“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見《三國志·蜀書·卷五》);而蘇軾也不無感慨地評論道:“與其受韓信之誅,豈若死田橫之節也哉”(見《東坡全集·卷一百》)。

讓劉邦無比敬佩的對手,五百壯士甘心為他殉葬,諸葛亮對其很推崇

田橫島上的田橫雕像

如今,田橫當年寄居的島嶼已被命名為田橫島,在島內最高峰田橫頂上,不僅豎立著他的巨型雕像,還建有周長30米、高2.5米的“五百義士墓”,每年還有大量聞名而來弔唁的人群。可見,歷史雖然穿越千年,但深藏在人類內心深處的忠義氣節卻依然沒有消失,依然時時引起共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