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年前的最早“國道”,遠比今天的要寬得多!

人類進步的車輪總是滾滾向前的。

“人猿相輯別,幾個石頭磨過,小兒時節。”從人類學會直立行走的那天開始,在用石頭開鑿出來的土地上,人類的腳步就從未停止過。從兩條腿在路上走,到四條腿在路上跑,再到發動機在路上奔;從陸地到海洋,從海洋到天空,人類腳下的路是一天比一天走得寬敞,一天比一天走得更遠!

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讓人眼花繚亂,國道和高速的快速發展也極大縮短了不同地方的時空距離,加速了地方的融合和發展。“路通財通”已經成了人們的廣泛共識。

作為最為常見的交通大動脈,“國道”對於人們來說早已是司空見慣,有的人家門口就是國道!然而,真正對“國道”有比較正確認識的人並不多,很多人以為“國道”是近代史以來才有的,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

兩千多年前的最早“國道”,遠比今天的要寬得多!

事實並非如此,“國道”出現的時間遠比我們認識的要早得多,而且在一些地方“國道”的寬度甚至比今天的國道還要寬得多!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橫掃六合,一統天下,建立起了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次年,為了加強中央與地方的聯繫,同時方便對新平定六國地區的控制,秦始皇興起了聲勢浩大的造運動。

秦始皇下令以首都咸陽為中心,修建了通往隴西地區的“西方道”,通往巴蜀的“棧道”,通往嶺南地區的“武關道”,通往齊燕吳越的“東方道”、“上郡道”和“臨晉道”以及直至塞外長城的“秦直道”。四面八方通往全國各地的大道被稱之為“馳道”---這也是我國最早出現的“國道”。

兩千多年前的最早“國道”,遠比今天的要寬得多!

秦朝的“馳道”與今天的國道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之處。和現在的國道一樣,秦朝的“馳道”兩旁也很注重綠化,每隔三丈遠就會栽上一棵樹,“馳道”的路基利用金屬錐築牢,與今天用鋼筋水泥鋪築非常相似,非常的夯實!而這在當時也恐怕是世界絕無僅有創舉的了!

但是,“馳道”與今天的國道的不同之處也十分明顯。在“馳道”行走的人除了軍隊和皇帝以外,是不允許其他人上“馳道”的,就算是王公大臣也不可以,更別提一般的平民百姓了。所以“馳道”一般都比較寬,在一些平坦的地方甚至達到69米之寬!這遠比今天三四十米寬的國道要寬得多!

秦始皇也就是靠著這樣的“超級大道”出巡天下,派大軍快速出擊平定六國餘孽的反叛,從而使得國家統一進一步穩固。

兩千多年前的最早“國道”,遠比今天的要寬得多!

只是到了後來,由於秦朝的暴政,激起了陳勝吳廣領導的大規模農民起義,起義大軍沿著秦始皇修築的“馳道”浩浩蕩蕩向咸陽進發,盛極一時的大帝國在一片硝煙中轟然倒塌!”二世而亡“的秦朝成為了歷史的笑柄!

而後來的漢朝奉行的是無為而治,也不追求開疆拓土的偉績,於是”馳道“便逐漸荒廢了下來,直至掩埋在了歲月的塵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