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倫之前就有了紙張的記載,造紙術的專利,到底屬於誰?

一直以來,史學界有一個爭議,就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到底是誰發明的?

蔡倫之前就有了紙張的記載,造紙術的專利,到底屬於誰?

在我國,造紙術一直被認為是蔡倫發明的。那是因為《後漢書·蔡倫傳》中,對蔡倫造紙有記載:“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鹹稱’蔡侯紙’。”

這段文字是官方最早關於造紙術的記載,故此,在後來中外一些書籍中,便認為造紙術歸屬於東漢的蔡倫,認定蔡倫是紙的發明者。並且,還把他向漢和帝獻紙的年份、公元105年作為紙的誕生年份。

蔡倫之前就有了紙張的記載,造紙術的專利,到底屬於誰?

但是,令人尷尬的事情出現了。後來學者發現,在蔡侯之前東漢的一些史料中,就已經有了一些關於紙張的記載。史學家們一時也不知所措。

《三輔舊事》記載:西漢時,漢武帝曾經立自己兒子劉據為太子,就是後世稱的“戾太子”。但是後來,父子之間生疑,漢武帝慢慢討厭疏遠劉據。這時候,武帝的近臣江充,就給劉據出了個復寵的主意,就是讓劉據“當持紙蔽其鼻”。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拿紙遮鼻賣萌裝可愛,以可愛來獲得父親漢武帝的喜愛。可當太子劉據聽了江充的話,用紙掩鼻子後,漢武帝大怒,罵兒子不識體統。先不說此事是否真假,但這事是發生在公元前91年,史料記載的這個時候,已經有了紙的出現。

《漢書·趙皇后傳》記載:西漢第十二位皇帝,即成帝劉驁,後宮有一名姓趙的昭儀,由於一位叫曹偉能的女官得罪了她,她就派人送去毒藥和一封“赫蹄書”,逼迫女官自殺。東漢人應劭解釋“赫蹄”就是“薄小紙也”的意思。

《後漢書·賈逵傳》記載:公元76年,漢章帝派賈逵選二十人教習《左氏傳》,並“給簡、紙經傳各一通”。

這些關於“紙”的記載,都要早於蔡倫向漢和帝獻紙的公元105年。所以,要追溯紙最早的發明,應該要比蔡倫紙張誕生的年份早幾百年。

蔡倫之前就有了紙張的記載,造紙術的專利,到底屬於誰?

蔡倫之前,那麼多的史料出現關於紙的記載,說明紙已經早於蔡倫發明時便已出現無疑。那為什麼在蔡倫獻紙時及皇帝對此事如此重視並大加推廣,而且還將此事詳細地寫進了史書呢?

我們研究一下,史料上對於蔡倫之前的紙張記載,有什麼特點呢?

那就是這些記載的紙的應用範圍基本都在宮廷。這就說明這個紙張造價十分昂貴、產量不高,不足以普及使用。在陝西灞橋出土的西漢早期的紙張,研究者們發現紙質鬆散、表面粗糙,而且薄厚相差很大。這就說明紙張的質量也不行,不足以推廣使用。

蔡倫之前就有了紙張的記載,造紙術的專利,到底屬於誰?

那麼,蔡倫造的紙,如何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蔡倫造紙的原材料:樹皮、麻縷、破布、爛魚網。我們再來看一下製作工藝:將樹皮搗碎、泡爛,再加入鬆散的麻縷,製成稀漿。然後將破布、爛魚網之類搗碎後,摻進稀漿。然後用竹篾撈出,鋪成薄薄的一層晾乾,揭下後便是紙了。此紙由於原材料都是一些樹皮、破布、爛魚網之類的東西,相當於廢物再利用,而且原材料也普通易找,所以價格相當便宜。而且紙張中加入了樹皮這種植物纖維,韌性適中、質地柔軟。蔡倫原本就是宮裡的太監,有了這些創新和發現後,蔡倫和宮裡的工匠經過多次反覆試驗,製造的紙張能厚能薄、結實耐用。蔡倫造的紙,不僅適合大眾使用,而且連老百姓都能用得起。

蔡倫之前就有了紙張的記載,造紙術的專利,到底屬於誰?

蔡倫造的紙,獻給漢和帝后,皇帝龍顏大悅,重賞了蔡倫,而且還詔告天下,大加推廣這種紙張。一時間,天下的書生都扔掉沉重的竹簡,使用起了蔡倫紙張。當時執政的鄧太后,為了表彰蔡倫的功勞,作為太宦官的蔡倫,被封為“龍亭侯”,賜地三百戶,加封“長樂太僕”。而蔡倫製造的這種新型紙張,被當時的百姓們親切地稱為“蔡侯紙”。

而蔡倫之前的紙,任憑宮裡的工匠們再怎麼創新,也製造不出蔡倫這種添加了植物纖維的紙來。

因此,在蔡倫之前的紙張出土之後,再對比蔡倫造的紙,我們把蔡倫稱為我國造紙術的發明者,是非常正確的,而且也是有歷史依據的。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上方,關注我!

您的支持,是我努力創作的動力!

點擊“寫評論”對本篇文章拍磚吐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