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奧會不可能為楊衛澤“埋單”

人民網2015-01-09 14:11:47

2015開年,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被查。幾乎從一年前乃至更早開始,民間就傳聞楊“即將出事”,沸沸揚揚的流言之下,主政南京最後300天裡,楊衛澤以“超常規”的方式擁護反腐,批評落馬市長季建業的雨汙分流工程,全力投入南京青奧會和“公祭”。這是一個官員非常特殊的一段主政經歷,可以觀察到一個問題官員的各種“努力”,以及在反腐大背景下掩飾不住的焦慮。(1月8日《新京報》)

早在2013年底,坊間就傳出楊衛澤要出事的消息。隨著南京市前市長季建業的落馬,其親屬常年在北京告狀,舉報內容主要為楊衛澤貪汙腐敗問題。同時,楊衛澤的幾名關係密切的下屬也相繼出事。主政南京的最後一年,對於楊衛澤來說,真的可以用“四面楚歌”來形容。因此,無論是對青奧會的殫精竭慮,還是對國家公祭日的高度重視,其實都可理解為,楊衛澤寄希望於通過展現個人能力,來獲得某種保護和認可,從而實現“安全著陸”。

只是機關算盡太聰明,最後還是難逃黨紀國法。青奧會的舉辦不可謂不圓滿,在南京舉行的國家公祭日的各項工作也不可謂不到位,楊衛澤依然沒有走出被查處的命運。能力歸能力,問題歸問題,一個官員的能力再強,也不能成為掩蓋問題的保護傘,這是依法治國、依法治官的題中應有之義。“伸手必被捉”,有黨紀國法在,任何一名問題官員都終將為自己的行為埋單。

換個角度看,楊衛澤為何會將成功舉辦青奧會視為“安全著陸”的救命稻草?顯然,這不僅僅是在反腐高壓下的一種盲目選擇。現實中,確實有不少官員,尤其是地方一把手,通過成功舉辦某個重大活動和賽事,或通過打造其一項標誌性工程而獲得升遷,從此仕途一片光明。甚至在某種程度,一個重大活動,一項重大工程,往往會被地方主政官視為一種重要的政治機遇和事業轉折點。各種形象工程由此而生,為了某個活動和賽會而不顧及民生,動用一切資源以超常規的力量來推動,也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在這種“做好大事就肯定一切”的激勵機制下,不少官員“帶病”升遷,邊腐邊升,“蒼蠅”也就很容易變成“老虎”。從這個意義上說,楊衛澤將青奧會視為救命稻草,並不難理解。在當地,儘管楊衛澤“即將出事”已不是什麼秘密,但依然有不少官員相信,楊衛澤可以憑藉辦好青奧會而調往外地,“安全著陸”。

青奧會最終還是未能保住楊衛澤,這既彰顯了黨中央反腐的決心,事實上也是對那些心存僥倖心理的官員的一種警醒。當然,我們仍然需要反思:如何才能全面地評價一個官員?在個人能力與廉潔性之間又該如何平衡?隨著反腐的不斷推進,一些曾經展示出一定辦事能力的官員相繼落馬,這是否與過度注重能力,甚至“唯能力至上”的官員評價機制有著直接的聯繫呢?(吳龍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