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鄉鎮公務員行測判斷推理備考:不要忘了定義的主角是誰

2018鄉鎮公務員行測判斷推理備考:不要忘了定義的主角是誰

很多同學反映定義判斷整體難度不大,但有些給出的定義內容模稜兩可,讀懂很費事。其實,這正是出題人抓準了考生的心裡,專門設計了閱讀難度。接下來,就帶大家來分析一下破解之法。

出題人很清楚,大家上了考場會有一種莫名的緊張感,不確定感。因此,越是簡單的題目,我們越害怕出錯,而越怕錯就越容易錯,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墨菲定律。這樣的心理讓我們一味地依附於定義內容,總覺得內容才是重點,讀懂它才是王道,這樣我們就忽略了整個定義判斷題中的主角——被定義項,也就最簡單的名詞。其實,很多情況下,如果你覺得定義內容不好懂或過於冗長,我們可以關注被定義項,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和選擇答案。當然如果被定義項你就知道,那麼還需要讀內容麼?簡單看一下就ok,是不是很爽。比如:微商買賣、大數據等等,看到這些詞是不是直接看選項就可以啦。這裡不過多贅述,我們主要看一下讀不懂,不好讀的題目如何做。

【例題】文飾作用是一種自我防禦機制或適應行為,指一個人為掩飾不符合社會價值標準、明顯不合理的行為,或不能達到個人追求目標時,往往在自己身上或周圍環境中找一些理由來為自己辯護,把自己的行為說成是正當合理的,以隱瞞自己的真實動機或願望。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選項屬於文飾作用的是:

A.小王想成為公司經理,但他認為自己能力不夠,沒有報名競聘,事後卻對人說自己不屑參加

B.小明因為沒有複習功課,不惜把自己的手弄傷以逃避考試

C.某犯罪嫌疑人為了逃避法律制裁,串通證人作偽證,編造不在場證明為自己開脫

D.某電子公司新產品投放市場失敗,經過研究,管理層認定失敗的原因是前期宣傳沒有做好

【答案】A

【解析】這道題我們發現題幹很長,重點信息有1做了不合理的行為;2找一些理由來為自己辯護;3說成是正當合理的,以隱瞞自己的真實動機或願望。這道題很多同學選擇B、C兩個選項,但我們來觀察一下被定義項“文飾”,那一定是用語言來裝飾自己的行為,我們來看一下B“弄傷手”,這樣一言不合就自殘和“文飾”必然沒啥關係,所以B肯定不對。再來看一下C選項,作 “偽證”,這以不是簡單的裝飾問題了,而是弄虛作假,不是不合理行為,而是違法行為,所以C肯定也不對。D比較簡單,高層經過研究得出失敗原因,不屬於找藉口。所以這道題選擇A,小王說自己不屑於參加來掩蓋自己的能力不足,用語言給自己包裝。

通過一道簡單的例題,希望大家在今後做定義判斷題目的時候,可以注意到被定義項,通過多方位來提高自己的準確度和速度,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