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我只知道人是什麼

餘華:我只知道人是什麼

如果硬讓你從當代文壇巨匠中選出最為欣賞的一位,你會選擇誰呢?

於我而言,心中的這一席位定非餘華莫屬,這是因為他知道人是什麼。

前幾個月,餘華在廣州南國書香節上舉辦了新書《我只知道人是什麼》的首發儀式,他笑稱:本來不打算寫這篇文章,後來為了這本雜文集的名字好聽就寫了。但看完書就會明白這只是一句玩笑話,這篇文章的意義是不容小覷的。

01

在參加耶路撒冷國際文學節期間,餘華來到了猶太人屠殺紀念館。在一個巨大的圓錐狀建築裡,死難者的遺像貼滿了牆,觀者無不被震撼到。但更讓餘華印象深刻的是館內的一處國際義人區,這一展區是為了紀念那些在大屠殺期間援救猶太人的非猶太人。

其中有一個波蘭農民,他把一個猶太人藏在家中的地窖裡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色列建國後,這個波蘭人被視為英雄請到耶路撒冷,人們問他,你為什麼要冒著生命危險去救一個猶太人,他說了一句讓餘華感觸很深的話:“我不知道猶太人是什麼,我只知道人是什麼”。他眼中的人是跨越一切差異的,是本質意義上的人。我想,波蘭農民的話之所以讓餘華難忘,大概是因為他也知道人是什麼。

02

餘華曾創作了許多聞名中外的作品,比如《活著》《許三觀賣血記》等。他的作品會讓讀者產生一種奇妙的錯覺——書中的人物似乎在開口說話。

餘華曾在一本書的序裡對此做過說明,他在創作時會驚訝的發現虛構的人物竟然有自己的聲音,他選擇去尊重這些聲音,讓它們自己去成長。於是,當我們閱讀餘華的作品時就會發現:身為作者,他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敘述主導者,而是一位耐心、善解人意和感同身受的聆聽者,他會傾聽書中人物的聲音。

他十分關注人,也明白人性的力量,這一點在作品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在《許三觀賣血記》中時常有這樣的細節:許玉蘭在家裡遇到事兒後,總會大步走向家門口,坐在門檻上就開始邊哭邊將家裡的事給抖摟出去。這個片段在當時的農村應該是很普遍的了,後來法國讀者反映他們國家也有這樣的現象,如此看來,人性其實是相通的。

03

是否知道人是什麼,在作品中會有很明顯的體現,例如有些人花很長的篇幅去描述一個神經病的狀態,但是人們看完後仍然不覺得那個人是個神經病;與此相反,那些知道人是什麼的作家僅用寥寥數語就能讓讀者自發的感慨他筆下的人物神經有問題。這是因為對人的理解程度不同,所以產出效果也會大相徑庭。

餘華屬於後者,他會用賣不出去血失聲痛哭這一動作,來表達對於年老無用的感慨與不甘心,也會將人性中的美善與醜惡通過細節展現的順其自然卻又淋漓盡致。

正是因為對人的理解,對人性的理解,才使得作品能夠最終被大眾所認可接受,這也成就瞭如今的餘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