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降溫,車展也變了……

广州降温,车展也变了……

11月16日,2018年第十六屆中國(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以下簡稱“廣州車展”)拉開帷幕。與上屆廣州車展相同,這次廣州車展的主題依然是“新科技,新生活”,足以看出新興科技與汽車行業的融合趨勢仍在繼續。

广州降温,车展也变了……

然而,不變的主題下,記者卻發現本屆廣州車展的氣氛與歷年相比有所不同。媒體日前一天上午,記者剛下飛機,就聽到當地人說這幾日因為下雨廣州已經降溫了。

巧合的是,這種“寒氣”也蔓延到了車展中。

广州降温,车展也变了……

早上9點,記者漫步在碩大的場館,發現並沒有碰到往年人潮湧動的壯觀場景。隨後,各個車企的新聞發佈會開始陸續進行,卻鮮有擠不進去的狀況。井然有序的車展,竟然令習慣了擁擠的記者感到有些不適。

長久以來,廣州車展作為每年度最後一個A級車展,總是令許多人期待。一方面,因其承擔著“承前啟後”的重任,很多車企和參展商都將其作為年度銷量衝刺的最後發力陣地;另一方面,廣州宜人的氣候和美食,常常能夠令身在北方的人忘卻冬季的存在。無論周圍的環境如何淒冷,無論市場的氛圍如何緊張,廣州車展總是能夠給人一些美好的期盼。

广州降温,车展也变了……

雖然從官方數據來看,本屆廣州車展共有全球首發車48輛,展車總數達1085臺,與去年相比參展規模有所擴大,但通過記者在現場的觀察和體會,本屆廣州車展的氛圍已大不如從前。

三大變化 透露廣州車展遇冷

首先,是參展陣容的變化。

記者瞭解到,雖然總體上今年廣州車展的參展陣容有所擴大,但仍有部分品牌選擇了不參展。

這一點在造車新勢力中體現得尤為明顯。以往,國際性車展常常是新造車企業宣傳品牌和新品的重要陣地,但在本屆廣州車展上,不少新造車企業卻選擇了集體“沉默”,即便是如期參展的小鵬汽車、前途汽車,也並未舉辦展臺活動。

广州降温,车展也变了……

其次,是產品陣容的變化。

雖然本屆廣州車展上有不少新車型發佈、上市,但特別搶眼的重磅型產品卻顯得寥寥無幾。

具體來看,自主品牌仍將發力重點落在了SUV與新能源汽車方面,例如一汽紅旗HS7、長安CS85等;合資品牌則更加樂於導入海外版產品,比如馬自達Mazda CX-8、一汽豐田亞洲龍等;而豪華品牌則集中於推出換代產品,例如奧迪全新一代A6L、全新寶馬X5等。整體來看,今年廣州車展的參展產品正在逐漸向高端化和精品化轉型,但與以往相比,卻少一些獨特性。

广州降温,车展也变了……

最後,是品牌戰略的變化。

記者觀察到,往屆廣州車展常常是車企集中發佈來年新戰略的聚集地,但今年卻很少有車企把戰略發佈會放在廣州車展。這個變化,令廣州車展大為失色,“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也有些削弱。

“降溫”時刻 企業的定力愈發增強

實際上,廣州車展的“降溫”並不令人感到意外。當下,正是中國車市的寒潮時期。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0月,汽車產銷完成233.4萬輛和23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0.1%和11.7%。1-10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282.6萬輛和2287.1萬輛,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0.4%和0.1%。

有行業專家認為,如果車市延續著當前的下滑趨勢,那麼2018年全年的產銷量無疑會以“降”字當頭。

广州降温,车展也变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車企已不再將廣州車展當成提振年度銷量的最後一根稻草,而是把眼光放得更加長遠,更加關注和聚焦於長遠戰略。

馬自達(中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渡部宣彥告訴記者,中國車市的銷量下滑僅出現在今年下半年,這並不會影響馬自達的在華佈局。雖然距離完成今年的年度銷量目標已具備一定的難度,但馬自達不會採取主動降價的方式。在馬自達看來,中國汽車市場在全球的地位是沒有發生任何改變的,銷量上的下滑並不影響中國市場的潛力。

广州降温,车展也变了……

可見,雖然當前中國車市的增速在持續放緩,但不少車企應對市場變化的定力卻在增長。也正因如此,廣州車展原有的活力才會有所削減。

此外,記者還注意到,今年以來,無論是CES展、世界互聯網大會,還是智博會、進博會等,車企的參與程度和熱情度明顯高於傳統車展,甚至已經成為這些跨界會議的“C位”嘉賓。

這進一步表明,廣州車展的降溫並不能說明行業的遇冷。相反,當前恰恰是整個汽車行業向以追求質量為主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轉型時期。

車企能夠以冷靜的姿態對待傳統車展,擁抱更多的新興事物,其實換種角度來看,這才是進步的表現。

广州降温,车展也变了……

爆料熱線:

010-56002742;[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