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毀特斯拉定價權的,居然不是同級別的高檔純電品牌?!

貿易戰進行時,進口特斯拉為何不升反降?

無論作為生產商、進口商、出口商還是消費者,誰都不願意看見中美貿易戰打響。我們不排除有個別團體能從中牟利,但絕大多數經濟參與者都只能在關稅波動中得到負面反饋。

美國純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也深受其害,畢竟25%關稅此前已上漲至40%,對於單體價格極高的豪華品牌純電動產品而言,這是一次致命的打擊。2018年8月,特斯拉宣佈對旗下在華產品序列進行官方價格上調,漲幅區間為2.69萬-3.77萬。


摧毀特斯拉定價權的,居然不是同級別的高檔純電品牌?!



漲價僅僅過去3個月,特斯拉的在華產品線毫無前兆地突發“大跳水”,純電動SUV車型Model X的降價幅度達到10.47萬-38.22萬,純電動轎車Model S的降價幅度更是高達11.41萬-38.79萬。

每一個豪華品牌(或者說奢侈品品牌)都不會貿然降價,因為這是對品牌價值的一次“永久性傷害”,這個品牌從今以後的溢價水平將以這一次降價為基準,直線下滑,很難翻盤。

舉一個經典例子:瑞士斯沃琪集團一直經營著陣線廣泛的低中高端手錶業務,當浪琴與歐米茄被收入集團旗下時,掌舵人海耶克把浪琴的定位降低,提升歐米茄的定位。從今以後,浪琴這個更古老、更黑科技的品牌,再也無法呈現往時的輝煌,產品線落魄成為都市白領的“入門腕錶”之選。

只針對中國市場降價?

當大家都在認為特斯拉正在走下坡路時(雖然華爾街那幫金融精英們總是想做空特斯拉),特斯拉依然能不斷拿出一些黑科技來滿足下一階段的市場需求,不過這些黑科技的研發與裝備進度只能用一個適用於佳能相機的老段子來形容了——牙膏廠。特斯拉就像擠牙膏那樣,一點一點擠“黑科技”,一點都不痛快,不誠意。

技術緩慢迭代,價格突然驟降。這一次高達10.47萬-38.79萬的全產品線降幅,絕對不是“特斯拉牙膏廠”的日常所為,它肯定受到了某種刺激。


摧毀特斯拉定價權的,居然不是同級別的高檔純電品牌?!



更值得玩味的是,特斯拉僅僅針對中國市場進行了大幅度降價,美國市場的特斯拉車型依然價格堅挺,前一陣子甚至還提升了Model 3車型在美國本土的售價,主旨是多賣溢價率高的中等續航版本,儘可能不生產低價的短續航版本。


摧毀特斯拉定價權的,居然不是同級別的高檔純電品牌?!



鑑於此,我們或許能猜出一些不為人知的市場競爭細節,而這些細節一定來自中國市場本身。

特斯拉三季度財報表達了什麼?

一個月前,特斯拉對外公佈了2018年度第三季度。這在三個月裡,特斯拉共計交付了超過8萬輛新車,其中包括2.77萬輛百萬級高性能純電動車(Model X與Model S),以及5.6萬輛萬眾期待的Model 3。

為何Model X + Model S的出貨量遠遠沒有Model 3的大?因為Model X與Model S真的賣不掉,雖然它們在美國沒有任何競爭對手。


摧毀特斯拉定價權的,居然不是同級別的高檔純電品牌?!



從上表可見,還在財務謎團中尋覓出路的特斯拉電動車公司已經在2018第三季度顯現了逆勢翻盤,淨利潤終於拿到正數成績單,這跟“產一臺賣一臺”的Model 3有著莫大關係。

特斯拉財務狀況不在最差的時期,他們需要現金,但不需要大甩賣短期套取現金。難不成,溢價能力最高的Model X與Model S在龐大的中國市場前面完全沒有了競爭力?

特斯拉的市場統治力正在下降?

是的,你沒看錯,比亞迪已經逆襲特斯拉,成為了2018年度純電動界的全球最大黑馬。數據如下表所示:


摧毀特斯拉定價權的,居然不是同級別的高檔純電品牌?!



雖然身居第一的比亞迪,上半年總銷量僅比特斯拉多出了數百臺,但比亞迪可是擁有燃油、插混、純電三條主要產品線的車企,也即是用1/3的研發與銷售實力直接把特斯拉幹趴下,這番硬實力並不是說有就有的。

自主研發與製造電池二十多年,並且具備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整合能力的比亞迪,如今在新能源界有著越來越高的話語權。相比之下,在品牌發佈之初就定位高端的特斯拉,卻只能用全新入門車型提升銷量,這的確是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

我們可以注意到,技術創新是驅動中國新能源品牌走向前列的重要因素,從早期混合動力初探,到純電產品的爆發,讓人自豪的是中國新能源品牌已經逐漸走出價格陷阱,建立了更加強大的產品力和市場格局。

這其中,我們以銷量冠軍比亞迪為例,前些年用“542”黑科技讓公眾首次注意到新能源汽車的性能潛力,可以說徹底打破了新能源只為“省油”的認知。而現在,隨著“e平臺”技術的產品逐漸落地,在各純電細分市場接連創造出了爆款深化,這也讓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的話語權迅猛增長。

眾所周知,動力系統各總成的集成度越高,技術先進性級別越高,能效越高。高度集成的“e平臺”為比亞迪旗下純電汽車產品大幅度降低了綜合成本、動力總成體積、動力系統重量,並進一步提升了系統的扭矩密度、功率密度、可靠性。


摧毀特斯拉定價權的,居然不是同級別的高檔純電品牌?!



摧毀特斯拉定價權的,居然不是同級別的高檔純電品牌?!



純電汽車的市場構成正在發生變化

另外,請看下圖(美國電動汽車銷售情況),縱座標是銷量絕對值(每一種色塊對應每一個熱銷車系),橫座標是年份(其中2018年暫未計算完畢),我們可以看到紅色塊的特斯拉Model X + Model S銷量綜合長久以來未得到長足增長,因為這部分消費人群的總量是非常有限的。


摧毀特斯拉定價權的,居然不是同級別的高檔純電品牌?!



我們再來看看中國市場(下圖),內圈是2017年數據,外圈是2018年數據,我們可以整理出這些觀點:

1、A00級純電動車的佔比從52%大幅度下降至42%,證明5-7萬級微型純電動車的市場正在萎縮,正在被淘汰。

2、A0級純電車的售價在10萬元左右,這一塊的市場略有增長。

3、A級純電車的售價在10-15萬左右,稍微降低。

4、B級純電車的佔比從1%大幅度增加至27%,售價區間在15-20萬左右,證明消費升級正在驅動市場。

5、圖中並未有C級純電車的數據,因為此前這個區域是Model X與Model S獨佔的,其百萬身價決定了無法佔據哪怕1%的市場。


摧毀特斯拉定價權的,居然不是同級別的高檔純電品牌?!



比亞迪唐EV600的出現,對於Model X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打擊,雖然這個打擊只會發生在中國市場,但已經足夠讓Model X喝一壺了。此前,當C級純電動車要價100萬時,再強大的技術都無法打開這一塊市場。如今,唐EV600在潛力最大的20-30萬價格區間(也即是傳統燃油車的主戰場)開闢了純電動市場,其續航能力可媲美燃油車,使用成本遠低於燃油車,加速能力遠強於燃油車,比亞迪因此成為這個價格區間毋庸置疑的龍頭企業。

唐EV600雙電機四驅版車型的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4.4秒,續航最長超過600km,預售價為26-36萬元,不需要繳納購置稅(本地生產的優勢)。相比之下,特斯拉Model X 100D的破百時間為5.0秒,續航能力為565km,大幅度降價之後也需支付整整95.25萬的高昂車價,加上購置稅之後103.42萬落地。


摧毀特斯拉定價權的,居然不是同級別的高檔純電品牌?!



“七座佈局 + 超強加速 + 超長續航”,這個業界標準是特斯拉Model X當年立下的。今年底,比亞迪唐EV600發佈,大7座佈局,後兩個指標比特斯拉Model X 75D/100D還要優異,售價不到Model X的30%,對於特斯拉而言可是致命打擊!

這就很好解釋了為何特斯拉在關稅大漲的前提下,依然針對中國市場進行大幅度降價,不顧品牌價值折損,不顧已購車老用戶的利益受損,只為儘可能保住7座高性能純電SUV的中國市場份額不再迅速滑坡。

特斯拉降價事件預示新格局的形成

在消費升級大環境之下,越來越多中國汽車消費者提出了更高的用車需求,在純電車領域也不例外。曾經“無車可比”的Model X擁有堅不可摧的的定價權,但如今也被迫大幅度官方降價,這就說明中國隊出現了強勁的對手。

一方面,中國市場突然多了幾款有力的競爭對手,包括比亞迪唐EV600,它們攻破了Model X此前設立的高性能純電SUV門檻,購買一臺4秒多破百的純電SUV不再只有特斯拉一家可選,物以稀為貴的路子再也走不通。


摧毀特斯拉定價權的,居然不是同級別的高檔純電品牌?!



另一方面,因為特斯拉一直被財務危機困擾,這邊是華爾街精英們集體作妖做空特斯拉,那邊是貿易戰關稅提升幅度過大,錢不多的特斯拉只能讓Model X的技術迭代緩慢下來,進而被研發資金雄厚的中國品牌後來居上。以比亞迪為例,2018上半年,比亞迪汽車項目在報告期內新增了22.74億元研發支出,較去年同期同比增加了34.69%,在中國新能源車企當中名列前茅。

很多人說,品牌定價權是由品牌底蘊決定的。這話並不精準,因為汽車是一種高度精密的工業產品,其品牌底蘊的重要來源是技術沉澱,而特斯拉被迫大幅下調官價的主要原因正是因為“技術領先性”被比亞迪等中國品牌車企精確打擊,Model X的產品力不再是市場上的獨角獸,降價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