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黑土地”遇到“藍色海洋” 生態修復真的很難嗎?

當“黑土地”遇到“藍色海洋” 生態修復真的很難嗎?

銀川靈武228MW電站參觀手記

走出銀川機場的那一刻,筆者不由得捂住了口鼻——空氣中的煙塵味道實在難以忍受。接機的司機馬師傅是銀川本地人,看著我們匆忙戴口罩的動作,臉上露出洞察一切的神秘笑容:"沒用的,一天下來,口罩就全黑了。"

資料顯示,寧夏煤炭基地是我國煤炭主採區,全區含煤地層分佈面積17000平方公里,佔寧夏總面積的四分之一。13個市縣中有10個市縣分佈有煤炭資源,其中,僅寧東一地探明地質儲量就約為273億噸,佔寧夏煤炭探明總儲量的87%,相當於東北三省煤炭探明儲量的總和。"千萬不要低估寧夏的煤炭儲量,看地圖就知道,石嘴山到內蒙古烏海有多近。"馬師傅介紹到。

本次行程的目的地是銀川靈武的228MW光伏電站。從可研報告來看,該項目場址位於紅柳井田區內,大部分地段位於採空影響區,部分地段已形成塌陷帶、地裂縫、空洞等,無法用於農業、工業生產。"在領跑者計劃的帶動下,利用採煤沉陷區建光伏電站成了很多地方的選擇。"馬師傅說。

當“黑土地”遇到“藍色海洋” 生態修復真的很難嗎?

一路上,我們看到無數的煤礦、煤化工企業和採煤造成的大坑。甚至,連道路都被煤煙、煤粉染成了黑色。當地一位記者笑稱,這是西北地區特有的"黑土地"。他表示,直到光伏電站建成併網發電,許多人才意識到,原來我們還有如此環保的發電方式,不需要每年燒幾億噸煤。

當“黑土地”遇到“藍色海洋” 生態修復真的很難嗎?

進入電站場區,畫風突變,錯落有致的光伏組件像一群穿著格子衫的少女,在陽光下翩翩起舞。"這個電站用到了771162塊隆基高效單晶PERC組件,179臺陽光、禾望集中式逆變器,2406臺匯流箱,佔地7000多畝。"寧夏站總負責人萬偉沒看任何資料就報出了以上數據,他說,對電站的感情就像對自家孩子那樣,每個電站的情況都門門清。看著它平穩運行,正常發電,內心就無比充實。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228MW電站所用到的組件並非只有一種型號,而是既有285W常規單晶組件,也有300W、305W高效PERC組件。"一個陣列中只用同一型號組件就可以了,沒必要整個場區完全一致。"萬站長的說法也得到了隆基股份、陽光電源兩大供應商的認同。

將車子開到坡頂,我們再一次領略到了大型地面電站之美。排列整齊的單晶組件,猶如一片深藍色的海洋,滋潤這這片黑色的大地。

當“黑土地”遇到“藍色海洋” 生態修復真的很難嗎?

萬站長介紹,這個電站的運維是交給專業第三方公司的,只有13個人,要承擔如此大規模電站的運維工作,難度可想而知。"每人每天的伙食標準只有幾十元,連個廚師都沒有,一群大小夥子被逼著學做飯,生活條件十分艱苦,再加上娛樂設施匱乏,有時候我看了都覺得心疼。"

但就是這群20多歲的年輕人,用自己的汗水為電站正常運行提供了保障。楊師傅告訴我們,從今年6月28日併網至10月26日,電站累計發電量超過一億度,最高時一天發電量高達148萬度,完全沒有受到周圍煤礦的影響。

當被問及多久清洗一次組件時,楊師傅表示,大型地面電站經常清洗組件是不現實的,數量多、佔地廣,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並不划算。他強調,目前運維的重點是清理組件下方的雜草,防止對組件形成遮擋。"今年三四月份我剛到這邊時,電站才剛剛開工,地面光禿禿的,開車駛過都能帶起一片塵土。現在正如你們所見,整個電站圍欄圍起來,就像自然保護區,沒有人為破壞,短短四五個月,很快就長出了草。所以說,發展光伏不僅不會汙染環境,反而能讓生態環境得到明顯修復。"

無論延川還是靈武,電站負責人都把除草列為每日重點工作,可見光伏系統對生態環境改善的重要意義。此前阿里巴巴展示了他們在西部地區植樹造林的成績,儘管灌木叢矮小、枯黃,網友們依然歡欣鼓舞,紛紛表態"其中有我一份",慶祝自己也為生態文明建設做出了貢獻。

其實,改善我們的生存環境非常簡單,身體力行使用更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就是一種立竿見影的方式。隨著光伏度電成本不斷下降,可再生能源裝機和發電量佔比穩步提升,我們也將看到更多由光伏項目帶來的生態奇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