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遠在南美洲,卻與中國人長得特別像,華僑人數超百萬之多!

在遙遠的南美洲有一個特別像中國的地方,從1847年到1875年約有12萬契約華工輸入秘魯,從事苦力勞動。目前,秘魯華僑華人的總人數已發展到約130萬人,其中土生華裔或混血華人後裔約120萬人。佔到秘魯總人口的5%左右。現在就帶領大家深入瞭解一下像中國的地方!!!秘魯位於南美洲西部,面積為1285216㎞²。北鄰厄瓜多爾、哥倫比亞,東界巴西,南接智利,東南與玻利維亞毗連,西瀕太平洋。海岸線長2254千米。

一個遠在南美洲,卻與中國人長得特別像,華僑人數超百萬之多!

國旗

秘魯國旗,由三條垂直的紅、白、紅縱條組成。由何塞·德·聖馬丁設計。長方形,長寬之比為3:2。紅色象徵勝利,也表示人民對烈士的懷念。旗面自左至右由紅白紅三個豎長方形相連組成。白色長方形正中繪有國徽圖案。1825年啟用,6月7日為國旗日。

一個遠在南美洲,卻與中國人長得特別像,華僑人數超百萬之多!

首都

秘魯共和國首都、利馬省首府利馬(Lima)跨裡馬克河南、北岸,利馬的名字即來源於裡馬克河。東北有聖克里斯托瓦爾山,西連太平洋岸的港口城市卡亞俄。

一個遠在南美洲,卻與中國人長得特別像,華僑人數超百萬之多!

國徽

秘魯國徽上有3個圖案:右上部是一棵枝繁葉茂的綠色金雞納樹,那是秘魯的森林和農業;左上部一匹金黃色的美洲無峰 駱馬,那是秘魯稀有的珍禽異獸;羊駝在秘魯人們的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

一個遠在南美洲,卻與中國人長得特別像,華僑人數超百萬之多!

人口民族

人口 3081萬(截止至2014年8月),其中印第安人佔45%,印歐混血種人佔37%,白人佔15%,其他人種佔3%。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一些地區通用克丘亞語、阿伊馬拉語和其他30多種印第安語。96%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秘魯是多種族國家,在過去5個世紀由不同族群融合而成。印第安人在西班牙人殖民統治之前已在秘魯土地聚居數千年,但由於傳染病散播,他們的人口從1520年代的估計約900萬下降到1620年的60萬。西班牙人和非洲人在殖民統治期間大量湧入,與原住民互相融合。秘魯獨立後逐漸有來自英格蘭、法國、德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歐洲移民定居。奴隸制取消後,中國人在1850年代開始進入該國工作,併成為有較大影響力的族群。2008年秘魯華人約佔10%,多為廣東和福建等地移民,部分已不懂中文。但一份原始資料聲稱有著中國血統的公民人數達500萬,等同於該國總人口的20%。[14]其他移民包括阿拉伯人和日本人。

一個遠在南美洲,卻與中國人長得特別像,華僑人數超百萬之多!

一個遠在南美洲,卻與中國人長得特別像,華僑人數超百萬之多!

旅遊

利馬

利馬是秘魯的首都,同時是最大的港口。位於秘魯西部的利馬瀕臨太平洋,終年少雨,是世界有名的“無雨城”,冬季多霧潮溼。利馬由於其便利的海港,利馬在1535年被選為秘魯的首都。在大部分殖民地時期,利馬始終是南美洲最重要的政治和商業權力中心。這輝煌的過去反映在殖民地時期的建築上,這些建築也為利馬贏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世界文化遺產”的美名。利馬是全國的文化中心。聖馬科斯大學是秘魯全國最有名的高等學府,於1551年建校,是美洲歷史上第一所大學。利馬還有許多博物館,其中黃金博物館當列首位。位於首都利馬以北185公里的卡拉爾古城建於公元前2600年,是一座與埃及金字塔處於同一時代的古城遺址,亦是美洲最古老的城市。

一個遠在南美洲,卻與中國人長得特別像,華僑人數超百萬之多!

皇家費利佩城堡

以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修築的最大、最堅固的城堡著稱,為典型的十六世紀中葉歐洲城堡建築風格,是西班牙王室建築的最完整最有意義的軍事防禦工程之一,位於卡亞俄海岸,守衛著整個卡亞俄港,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皇家費利佩城堡現為陸軍軍事博物館,介紹秘軍隊組建和成長史,以及各個歷史時期的英雄、武器裝備、傳統等,包括一座秘魯軍隊創建者和1868年城堡保衛者弗朗西斯科·波羅內格西·塞萬提斯上校紀念碑。

一個遠在南美洲,卻與中國人長得特別像,華僑人數超百萬之多!

帕恰卡馬克遺址

遺址位於利馬以南20餘公里處的“魯林谷地”,在秘魯古文明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它於公元前200年左右興起,15世紀達到鼎盛時期,1533年被入侵的西班牙殖民者毀壞。它原為前印加時期土著人的土地神廟,後被印加王國征服,成為秘魯中部海岸最著名的神廟,以莊嚴、肅穆、雄偉而著稱。其中最高大的建築物被稱為太陽宮(或太陽廟),高6層,背靠大海,建在山頂上。大殿背後建有觀象臺,觀看太陽出沒並據此制定農曆。在太陽廟另一側的低窪處還建有月亮宮。

一個遠在南美洲,卻與中國人長得特別像,華僑人數超百萬之多!

庫斯科

秘魯南部著名古城,古印加帝國首都,現為庫斯科省省會。旅遊勝地,以印加古蹟聞名。“庫斯科”在克丘亞語中意為“世界的中心”。位於比爾加諾塔河上游,安第斯山高原盆地,海拔3,410米。居高臨下,四周皆崇山峻嶺,林木蔥鬱,氣候涼爽,秘魯人稱它為“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庫斯科城是燦爛的古印加文化的搖籃。

一個遠在南美洲,卻與中國人長得特別像,華僑人數超百萬之多!

馬丘比丘

秘魯南部古印加帝國的古城廢墟,是秘魯最著名的遊覽勝地,在1983年,馬丘比丘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遺產。馬丘比丘被稱作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西班牙人在長達300多年的殖民統治期間對它一無所知,秘魯獨立後100年裡也無人涉足。“馬丘皮丘”在印加語中意為“古老的山巔”。位於古印加帝國首都庫斯科城西北112公里的高原上,四周叢山峻嶺環抱。古城兩側為600米懸崖峭壁,下臨湍急的烏魯班巴河。面積13平方公里,海拔2,280米。據估計建於四、五百年前。1911年,為美國耶魯大學南美歷史學教授海勒·賓加曼發現。

一個遠在南美洲,卻與中國人長得特別像,華僑人數超百萬之多!

帕拉卡斯自然保護區

位於利馬南部247公里處,在伊卡省境內,距皮斯科城19公里,總面積33萬公頃,是秘魯太平洋海岸著名的旅遊勝地。保護區內最引人入勝的去處是鳥島(Islas las Ballestas),鳥島由南島、北島和中島及6個礁石島組成。其中北島最大,面積為64公頃,距海岸11公里。

一個遠在南美洲,卻與中國人長得特別像,華僑人數超百萬之多!

納斯卡地畫

美國人保羅·科索科在納斯卡地區研究古印第安人灌溉系統時於1939年發現。位於秘魯首都利馬南300多公里處。是散佈在250平方公里乾燥沙質地表上的眾多深幾十釐米、長几百米到幾公里不等的巨大線條。以筆直的直線和箭頭型為主,也有其它幾何圖型和動物圖案,如蜂鳥、捲尾猴等。因尺寸巨大,需乘飛機在空中才能看到全貌。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於1994年12月14日決定將這一遺蹟作為人類文化遺產予以保護。

一個遠在南美洲,卻與中國人長得特別像,華僑人數超百萬之多!

阿雷基帕

秘魯第三大城,南部阿雷基帕省首府,秘魯最古老城市之一。位於米斯蒂火山山麓、海拔2,300米的山谷中。這裡有白雪皚皚的米斯蒂火山,四周峰巒環峙,樹木蒼翠,景色清幽。傳古印加帝國最高統治者梅伊塔-卡帕克到達這裡時,對左右讚揚說:“阿雷基帕”,意為:“好,我們就在這裡住下”,城名就來源於這句話。

一個遠在南美洲,卻與中國人長得特別像,華僑人數超百萬之多!

阿亞庫喬城

秘魯中南部的山城,阿亞庫喬省省會和商業中心。位於西科迪耶拉山東坡,海拔2,746米。周圍有起伏的丘陵,西北距首都利馬571公里。這裡的西班牙式建築保持完好,宗教氣氛濃厚,教堂很多,多飾以華麗的壁畫。

一個遠在南美洲,卻與中國人長得特別像,華僑人數超百萬之多!

瓦努科

秘魯瓦努科省首府。位於中部瓦利亞加河上游的山間盆地內,海拔1912米。1539年西班牙殖民者在印加帝國古城烏努奎石頭城附近建城,此即老瓦努科城,在現瓦努科城西56公里處,後遷現址。它是拉丁美洲最古老的西班牙城市之一。距城5公里處,有公元前1900年建造的古廟,廟中有雙手交叉的石雕像遺蹟,故稱為叉手廟,是美洲最古老的廟宇。

一個遠在南美洲,卻與中國人長得特別像,華僑人數超百萬之多!

老瓦努科城

秘魯中部印加帝國遺蹟之一。位於多斯德馬約省,距瓦努科城140公里。曾被稱為烏努奎城,也稱瓦努科帕姆帕城。為印第安人城市,建於十五世紀,十六世紀西班牙殖民者入侵之時,被遺棄。城內曾有3,500座建築物,並建有500多座圓形或方形的地窖。其中以雕刻圖案的巨石建成的城堡最著名,這城堡佔地2.5平方公里。

一個遠在南美洲,卻與中國人長得特別像,華僑人數超百萬之多!

秘魯亞馬孫地區

亞馬孫河在印地安人語言中的意思是“撞碎獨木舟之河“。它源於秘魯,流經巴西入海,全長6400多公里,在秘魯境內為680公里。它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最深處達240米,河水上漲季節每秒流量30萬立方米。亞馬孫地區除少數城鎮外,分散在各地的1200個部落還處在刀耕火種狀態。

一個遠在南美洲,卻與中國人長得特別像,華僑人數超百萬之多!

的的喀喀湖

南美洲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最高的淡水湖之一。位於玻利維亞和秘魯兩國交界的科亞奧高原上,被稱為“高原明珠”。傳說水神的女兒伊卡卡愛上青年水手蒂託,結為夫婦。水神發現後,將蒂託淹死,伊卡卡復將蒂託化為山丘,自己則變成浩瀚的淚湖,印第安人將他倆的名字結合一起稱之為“的的喀喀”湖。面積有8,330平方公里。其中2/5在秘魯境內。的的喀喀湖是南美洲印第安人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印第安人稱為聖湖。阿依馬拉族認為,他們世代崇拜的創造太陽和天空星辰的神祗也來自湖底。

一個遠在南美洲,卻與中國人長得特別像,華僑人數超百萬之多!

美食

秘魯美食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產物,以古代秘魯本土菜與西班牙菜融合為主體,吸收中國、日本、法國、意大利等移民菜式的特點,進而發展成為一整套具有秘魯特色的美食體系。新華國際客戶端挑一些較具有代表性的秘魯菜式介紹給大家。

Pachamanca,俗稱“大地之鍋”,是一道秘魯傳統佳餚。“大地之鍋”的做法是在地上挖一個大坑做灶,用烤熱的卵石鋪底為鍋,按順序擺上土豆、紅薯、玉米、醃製的肉類、芭蕉等食材,加入天然香料,用芭蕉葉蓋好,再蓋上一層厚厚的大苫布,最後用一層泥土把坑覆蓋起來。這道菜的做法是不是和中國名菜“叫花雞”很像呢?品嚐豐盛的秘魯美食時,再來喝點秘魯當地著名飲品印加可樂和皮斯科酒吧。前者是秘魯最暢銷的軟飲之一,據說在全球市場上橫行霸道的可口可樂在秘魯卻敵不過印加可樂。後者堪稱秘魯國酒,是用葡萄發酵釀造的一種烈性酒,佐餐的時候不妨一試皮斯科酒加檸檬汁調製而成的皮斯科酸雞尾酒。

一個遠在南美洲,卻與中國人長得特別像,華僑人數超百萬之多!

一個遠在南美洲,卻與中國人長得特別像,華僑人數超百萬之多!

唐人街

一八四九年十月十五號乘丹麥friedrich wilhelm號輪船首批七十五名來秘魯的華工到達秘魯的卡亞俄港口。他們是受秘魯地主Domingo lias 的僱傭來從事棉花農業勞動的。這是作為華人最早抵達秘魯的考證。據美國曆史學家瓦特.斯圖爾特(1951年)估計,在那以後的25年中有八萬到十萬華工踏上了秘魯的國土。

根據《一六一三年定居在秘魯利馬城印第安人的名單》收集了2113名當時所謂印第安人的詳細材料,他們其中包括114名“住在利馬城並給西班牙服務的來自中國、日本及屬葡萄牙印第安國的印第安人”的男女。當時西班牙人把所有不屬於歐洲、阿拉伯和非洲的人,包括美洲以及印度以東的亞洲人都叫著印第安人。印第安一詞本來的意思也就是指印度人。哥倫布一四九二年到達美洲大陸時以為到了遠東的印度,所以有了把美洲土著人稱為印第安之說。這一史料證明一六一三年中國人就已抵達秘魯,並把中國人一八四九年抵達秘魯的時間提前了236年。

一個遠在南美洲,卻與中國人長得特別像,華僑人數超百萬之多!

一六一三年早期移民來秘魯的中國人,他們大多從事手工業,也與居留國人繁衍生息。可以說秘魯是整個拉丁美洲中國人最早登陸的國家。這些中國人為秘魯的民族發展和文化建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一個遠在南美洲,卻與中國人長得特別像,華僑人數超百萬之多!

目前居住在秘魯的華僑華人總數已達到130萬人。華僑華人大多居住在首都利馬及西部沿海地區,僅利馬市就居住華僑華人達60%--70%之多。

一個遠在南美洲,卻與中國人長得特別像,華僑人數超百萬之多!

利馬有著整個南美洲最著名的唐人街,你在那裡能吃到最可口的家鄉飯,聽到熟悉的鄉音,看到滿地的中國貨。

剛進入利馬唐人街的時候,最大的感受是髒、亂、差。我夾緊揹包和相機,渾身發麻,緊張之餘還不忘打開相機想多照幾張照片。但當我進到街區裡面時,我被唐人街的熱鬧喧譁的氣氛所感染,所感動。漸漸地我忘卻了緊張,並融入到了這熱鬧的氛圍中。

一個遠在南美洲,卻與中國人長得特別像,華僑人數超百萬之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