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到國外就不用考慮學區房了?呸!想得美!

很多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東西,喝最好的奶粉,穿最可愛的衣服,還有讀最好的學校。談起上學,就有一個熱門詞彙——“學區房”。

聊起學區房,買過的有一把傷心淚,沒買過的總覺得慌兮兮的。房子吃香的時候,天價都賣得出去,行情不好時,房主們也有自己堅持。

趁現在限購去抄底學區房,現實是骨幹的。你想房主降太多,那是天方夜譚。別人情願租,也不賣。

如果不買房,小孩子到學齡,就沒法讀理想的學校。家長們必須得買房落戶啊!別給他們講可以政策有變,會是一片多校。人家會為50%的概率拼了,還會努力去買全是好學校的片區。

相關部門還管不管了啊!非逼得大家買學區房,怎麼不學學人家國外?

叨姐我只想說一句:全球烏鴉都是黑的!跑得脫,馬腦殼!

我的朋友D女士在英國,這段時間焦啊,焦得她焦頭爛額,臉上才好的痘痘又冒出來了。為了孩子讀書,國內姐妹是心焦買學區房,英國的她是心焦租學區房。

原來英國孩子讀書還是劃片,公立學校分成四個等級:優秀、良好、合格、不達標。為了孩子的前途,很多家長都會咬緊牙關把家搬到好學區去。

租房和買房都可以讀,沒有入學順位區別。但好學校的入學名額有限,有的要求租戶必須居住2年以上。好一點的學區房出來一套搶一套,和國內有本質區別嗎?



跑到國外就不用考慮學區房了?呸!想得美!


更重要的是,學區房的租房價格也被哄抬上去了,有的比在其他片區買房要付的按揭都貴。

你跑到美國、加拿大這些國家,是可以不買學區房,可你也可能付不起學區房的房租。


我不是房產專家,也不太懂經濟。但不管是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好的學校畢竟是少數,學區房應該是一個長久的話題。

如果招生方式不變,買學區房財務上是划算的,優質教育資源的稀缺性決定了房屋的溢價持續性。

如果說學區房有什麼隱患。我想最大的隱患是,如果孩子成績不好,怪不了學校教不好,只能怪自己遺傳基因太差。

好的學校不是不可一世,它更喜歡那些沒住學區房的優秀孩子,而不是住著學區房卻不努力的小朋友。

只要家長花心思培育好孩子,那就不是學校看孩子有沒有資格,而是孩子看學校夠不夠格。

PS:我的同事妹子看完本篇後,感想如下:


跑到國外就不用考慮學區房了?呸!想得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