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到銷量200萬,一個90後農資新人3年的成長故事!

從0到銷量200萬,一個90後農資新人3年的成長故事!

提示:點擊上方"每天農資"↑農資乾貨免費天天看

从0到销量200万,一个90后农资新人3年的成长故事!

大家晚上好,簡單地自我介紹一下,我叫屈海鵬,陝西人,是一個農資新手。我是從2016年開始做農資的。

在16年之前,我就屬於半無業遊民狀態,從2010年高中畢業到2016年這5、6年的時間裡,幹過裝修,幹過水暖,擺過夜市攤子,還專門學過半年燒烤……反正就是瞎折騰,結果我就不說了,大家都知道。

以前可以說是過得迷迷糊糊的,但是自從加入了咱農資行業以後,算是找到真愛了!今天我就跟大家講講我這3年來經歷的一些故事,大家可以通過這些故事發掘點有用的東西,然後自己總結總結,當然,我也總結了一些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用。

因為每天農資,開始做農資

很多人應該都是從事農資行業以後,才關注每天農資的吧?我跟大家有點不太一樣,我是在沒做農資之前(大概是15年的下半年)就已經關注每天農資了。因為我父親是做農資的,就因為我父親的原因,我對農資也有點感興趣。然後當時我也是瞎看,就看到了這個公眾號。

後來,沒事時我就每天看每天農資的公眾號,然後就覺得老貓的好多想法和分析都特別到位。最後,我就直接打電話和老貓聯繫了,跟他說我要加入這個行業。

然後從15年年底到16年的元旦這段時間,我就開始各種計劃,說要開個新店,然後就這樣一步步進入農資行業了。

我這個人,幹啥事都比較喜歡計劃。我會把以後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全部計劃出來,再一點一點去分析,然後再去做。當時計劃加入這個行業的時候,我也是每天都看每天農資,然後每天都寫些東西,就是徹底想加入這個行業。我也把我當初寫的一些計劃翻出來拍了兩張,給大家看一下:

从0到销量200万,一个90后农资新人3年的成长故事!

可能當時的想法現在看起來覺得有些幼稚,有些可笑,但當時我確實就是這麼想的。而且16年的時候,我確實也是按這個計劃一步一步開始實施的。

我16年剛開始開店的時候,對農資幾乎什麼都不懂。我幾乎都是從每天農資上去了解這個行業的。

當時,每天農資在做肥料眾籌,一個是磷酸二氫鉀還有一個就是硝酸鉀,還有當時很火的真假磷酸二氫鉀鑑別。其實,我當時對肥料的瞭解也就這麼多!然後我就開始租房子、找店面了。

我就按計劃租了兩間房子,那個房子二樓正好有個會議室可以開會。當時我確實是啥也不懂,就在百度文庫上下載了一些關於肥料基礎知識的PPT,然後就開始準備給農戶講東西了。

開農民會

因為15年時候,貓哥談論最多的就是怎麼開農民會、怎麼通過農民會提升店面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然後我就計劃新店開了以後,把人召集起來,簡單地講一些知識,尤其是肥料的真假鑑別的知識,好讓別人認識我,先建立起一個初步的信任關係。

但是,大家都知道開會最難的就是叫人了,更別說是個新店了,就是老店有時候也不好叫人。反正叫人是我那段時間覺得最難的一個問題。

因為那小鎮子上每個月都有五六次的集會,當時我就趁著集會給大家發一些要開會的廣告,然後就和人家聊天,想辦法叫人,但是最後的結果很差。當時總共開了三天的會,第一天大概就20個人左右,第二天十幾個人,第三天更少,總共就四個人。我籌劃了一春天的會,最後聽到我講課的人,大概也就是三四十個人。最搞笑的就是第三天。

第三天的時候總共來了四個人,還是分兩批來的,第一批來了3個人,第二批來了1個人,但是就算來1個人,我也是按之前計劃好的一個多小時給人家講的,但是後來講著講著就特別搞笑了——就是我快講完的時候,我發現最後來的那個人喝酒了,就因為我講的那些東西,最後還懟我了。(我當時講磷酸二氫鉀鑑別,快講完的時候人家開始懟我說“你現在新開店了,那你店裡的什麼產品都是真的,別人的產品都是假的,對不對?”)

人家把我懟了好長時間,最後還拿了一袋我的贈品,就氣沖沖的走了。

當時講課的時候也沒感覺到有啥委屈的,但是現在想想,你說你開個會,就一個人在那聽,講了半天,最後還是個醉漢

,心裡還真感覺挺想不通的。

農資賒銷

因為父親之前是做農資的,我也對農資稍微有一些瞭解。就是說農資賒銷這塊一直都特別嚴重,但是當時貓哥寫了一篇關於賒銷的文章,他是這樣說的:

如果你是一家一直存在賒銷問題的門店的話,想徹底轉變成不賒銷,這個會比較困難。但是,如果你開個門店,一開始就不賒銷,而是靠技術和產品質量把生意做起來的話,那這個不賒銷就會成為你門店的一個標籤,那以後來你門店裡的人只要進來,都是事先考慮過這個問題的。

我當時就是看了貓哥寫的這篇關於農資賒銷問題的文章,然後被他的思路給吸引了。

我當時是這麼想的,“反正自己之前也做過很多事兒,也都沒做成。這次就試試,試著不賒銷,就做現款,然後一點點把生意做起來,能做成就做成,做不成大不了再改行就是了。”

然後我就把我的想法給貓哥說了,然後貓哥就提醒我說,“如果你真想這麼做的話,你要做好準備,因為前期可能會有一段時間會很難熬,而且可能你熬了很長時間,最後也不一定會有結果。”但是我說我不怕,我什麼都不怕,我就想這麼試著做一下。

然後就這樣開始了,後來開完會沒多久,就到了開始用肥的時候了。之前來參會的那三四十個人,也陸續都來店裡了,有一部分人確實購買了,但是大多數人都走了,轉了一圈也沒跟我聊啥,就是看了看就走了。

到後來的時候,我發現開店真沒我想象的那麼簡單。因為進店的人真的太少了,可能就偶爾有那麼一兩個人會進來你門店看一下,買點東西,更多的人是進來後一問不賒銷,人家扭頭就走了。有時候十天半個月,都沒能成交一單。

每天店裡不來人,我也是挺焦慮的,沒人那我怎麼辦呢?我就在店裡放一張桌子,然後在網上買了好多的書:關於土壤的、肥料的,植保類的,還會去買那些大學生用過的二手教材拿過來看,每天就這麼一直不緊不慢的看著,總以為自己能熬下來……

就這麼連續過了二三十天以後,我自己真有點著急了。我就開始懷疑自己的這個想法到底是不是錯的?這麼做到底合不合適……然後我就一直想一直想,最後我就換個角度想了一下,我就問自己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呢也是我今天講課總結的第一句話:“就是站在農戶角度想問題”,我就在想,你是一個新人,還是個外地人,然後你開了個新店,賣的產品還是個新產品,而且還不賒銷,還要讓農戶信任你,憑什麼?我當時也是這樣問自己。

後來想來想去,感覺自己真的是無以為憑。然後我就又開始給貓哥打電話,那段時間就一直給貓哥打電話問這問那的,然後貓哥就問我:“你開會的時候,那些人的聯繫方式你留了沒?”

我說留了。

然後他說:“你打電話問問,或者直接下去找他們,問問為什麼不來?

我當時就感覺讓我直接下去找人家,那多沒面子啊。但貓哥還是建議我這樣去做,後來我想了想,還是沒敢直接去找那些人,就感覺沒面子。然後我就轉著彎地先找了一下之前有在我店裡辦現款的那幾個人,然後就問他們為什麼其他的鄰居不願意過來,簡單的問了以後,我發現大家確實就是因為賒銷的問題,人家說春天開支太大了,買肥料花錢太多了,確實手頭有點週轉不過來。但是到了秋天的話基本都會還的。然後我就心動了,就想著如果能按時還的話,可以賒一些。

本來計劃好開一個現金店的,就這樣動搖了……不過當時我也是一邊做現款,一邊考查(對於賒銷的那些人會問問他們的信譽之類的,反正是挺小心謹慎的)

再後來跟貓哥打電話的時候,我都沒敢說我已經開始賒了。說實話,沒面子,然後就一直瞞著沒說,後來就這樣一邊賒銷,一邊也賣現金,然後16年大概賣了有四十萬左右吧。

16年,因為開店期間好多時間都是空閒的,店裡沒啥人,然後我就感覺16年我收穫特別大的就是看了很多與農資相關東西,補充了很多知識。感覺自己對農資行業已經是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自己也不會因為自己回答不上了農戶的問題而那麼排斥和恐懼了。

現在想想,如果對16年做一個總結的話,我感覺作用最大的就是那次開會。雖然沒多少人,就三四十個,後來也有他們帶來的朋友,同村的,總共也就五六十個人。但是他們對我的門店、對我,有了一個好印象。因為我當時給大家講的那個化學符號的識別,以及磷酸二氫鉀和硝酸鉀的鑑別,讓農戶感覺到了我新開的這個店不是那種投機倒把的。既然敢把真假鑑別的那個東西給你抖露出來,就說明這個人不是那種胡搞的,我感覺這點我做的這個挺有用的。

如果再細緻的總結的話,我感覺還是因為每天農資,有老貓的指點,再加上我當時求知慾還是挺強的,有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那股勁,然後才堅持做下來了。

再有就是,因為我們這一年只能種一季作物,從從3月份開始到9月份就徹底結束了,從9月份到第二年3月份這半年,都是農資淡季。我就在淡季的時候到處跑著學習,當時也是因為每天農資他們在那段時間組織了一個什麼會,然後我就去參加了。反正就是當時也不知道怎麼的,就是一直關注著每天農資,一股腦的相信或者說是感覺跟著老貓走下去肯定沒錯。反正是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會跟他們說,然後他們搞啥活動我都去參加。去聽他們聊一些東西,找他們去學習。

然後在淡季的那半年就是到處跑,一直都在學習。

17年:開新店、開會、下地

到了17年的時候,老貓又開始在公眾號上發一些文章說要農資人要下地,以及怎麼通過下地去把生意做好。

16年結束到17年的時候,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就是我當時在那個鎮上租的店面被人買走了,我沒有門店了!因為當時租房子的時候,隔壁就有一家賣農資的,我當時也是因為租不到地方了,才在人家隔壁租了個店面。

雖然16年的時候,自己其實也沒多大動靜,沒對人家造成多大影響,但是同行嘛,可能人家就是不太喜歡你,他就找了一個親戚,把我租的那個房子給買了,把我擠走了,我當時在街上也找不到房子,就這樣被人擠走了。

然後17年春節的時候,還租不到房子,我就特別心煩,特別焦慮。要租房的話,只能去離那個街上很遠的那個路邊,而且那個路邊還很冷清。當時我就很心煩,然後就又給貓哥打電話,跟他聊這些東西。我就說我感覺我如果把店租到鎮子外邊那個馬路邊,又沒啥人流量,開個店遲早不都是完蛋嗎?

然後貓哥就跟我說“你做農資不是開超市,不一定非要有人流量。其實農戶買農資的時候,去哪買,自己心裡早就有數了。前期只要你能夠和農戶建立起濃厚的信任關係,讓大家瞭解你,你的店開在哪,其實都沒關係。”就又給了我很大的鼓舞,後來我也確實就把那個店面租了到了很遠。因為離鎮上有點遠,那個房租也比較便宜,而且店面比較大,二樓那個會議室也更大了。

然後17年的話,我還是開會,怎麼說呢我人緣也不錯,而且我給大家講的東西大家也比較喜歡,然後17年開會的時候人數比17年多了很多。當時,我們這個地方忽悠團特別多,他們每次開會都是請客吃飯買東西啥的,好多農戶都反感,所以我給人家開會的時候,徹底不敢談產品了,給大家叫過來就是講一些知識,反正就是對產品徹底不談。就是想讓大家都知道我,能有個簡單的知名度,有點人氣,把關係先建立一下。

後來的話,貓哥就一直建議我去下地。但是我覺得自己,莊稼吧,不會看,病害吧,也不懂,下地能幹啥?我還是比較抗拒。但是貓哥就一直督促我,讓我必須下地,一定要到農民地裡面去看,不能跟其他老農資人一樣坐在店裡不動。

最後,我就硬著頭皮下地了,當時真的很害怕,很糾結,就怕農戶問的問題自己回答不出來,但最後真到地裡的時候就放開了多了,跟大家聊聊這聊聊那,而且我發現那些種地時間比較久的,真的比你懂好多,然後我就把聊到的一些重點都記下來。然後我再把我學到的這些東西,現炒現賣地再跟其他人聊,整體下來,通過下地,我從那些農民那裡學了好多東西。

後來17年快結束的時候,老貓又到我那轉了一趟,然後幫我理了一下思路,教我怎麼去做,我感覺跟著貓哥學了好多東西,真的也是特別感動。17年的話,我大概賣了一百零幾萬,正好比16年翻了一倍。

如果現在讓我總結的話,我覺得17年做的最對的一件事就是下地,下地的作用真的特別大,因為我發現只要我到過他們地裡的那些農戶,最後很多都來我門店了。

還有一點我覺得也特別重要,就是那段時間無論是開會還是幹啥,我都不會去主動地宣傳產品,尤其是下地的時候。

因為17年的時候,有一個事情我記得特別清楚,就是有個農戶說他的莊稼出問題了,讓我下去看。其實我當時心裡挺怯的,因為自己不懂啥技術,怕給人家看不準,但是,到他地裡看了以後,剛好那個問題我知道,就是因為天氣太冷了,然後他的辣椒表現出生理障礙,不太長。

農戶就問我怎麼辦,我當時第一感覺就是溫度的原因,我就跟他說這種情況不用管他,如果天氣好的話,過段時間自己就會緩過來的。就這個問題,如果放在今年的話,我肯定會讓他用一些功能性肥料(比如說氨基酸呀、調節劑一類的肥料)讓他打一下。但是

當時就堅持不主動去推薦產品,就告訴他這種情況,它自己會緩過來的,然後我就回去了,心裡也沒怎麼在意。但是那個農戶挺在意的,他就感覺我那麼大老遠的跑過去給他看,最後啥也沒賣就回去了。

就是因為這一件小事,那個村裡的好多人都來我的門店來了,大家都覺得我跟其他的農資零售商不太一樣,其他零售商到任何一個地兒,無論你地裡的莊稼有病沒病,都會給你整一包東西拿回去用,但我沒有那樣做。我自己都沒發現就是這樣一個小舉動起到了那麼大的作用。

當時真的就是一心一意想著能不能幫農戶把地種好,也沒想啥套路不套路的。

遇到大學生團隊

然後17年的時候,我還遇到一個事,就是我們當地有個大學生,他是西南農業大學的研究生,他就組織了一個團隊,整得特別好,然後他們在每個村委會開會、做套餐做的是風生水起的,雖然他們的套餐比較貴,但是他們做的是賒銷,有很大部分的客戶都這個大學生團隊給搶走了。

然後我就又開始焦慮了,我還是給老貓打電話,說這個情況,然後貓哥就給我說:人家能組織團隊,你就不能組織了?人家能開會,你不是也能開會嗎?你現在的那個鎮子上有四五十家賣肥料的,但就這一個銷售團隊做得比較好,你就非得跟人家最強的這個比嗎?你先跟其他的零售店競爭,先搞出來個三足鼎立的感覺再說……反正就是鼓勵了我很多。然後,17年也就那樣下來了。

到淡季的時候我還是一如既往地出去學習,無論每天農資搞什麼會,我都去,後來還跟著貓哥去海南做了一個小小根試驗,一路上跟貓哥聊天,他也是給了我很多思路。

17年的時候,每天農資開了那個第二屆野蠻生長會議,會開完了以後,貓哥沒讓我回去,我就在鄭州留了15天,然後我就開始試著做微信群講課,把所有農戶拉進群裡給他們講課,通過這個途徑建立人氣,大概講了有20多天吧,我覺得做的很成功,對我18年的生意幫助很大。

18年的話,可以說是這三年來最忙的一年,因為大部分基本上已經步入正軌了,通過自己兩年的人氣積累,還有每天農資的幫助,

我開會的話也敢給大家講技術,賣產品了,我還開了一個訂貨會,因為17年的那個微信講課,18年初我開會的時候,吸引了特別多的客戶,而且貓哥還帶著他的團隊過來幫我開這個訂貨會,開得比較成功。

然後,之後我還做了每天農資開發的那個代言活動,也吸引了一些客戶。總的來說,18年總體感覺特別忙。

讓我總結的話,我覺得18年的成功,首先來源於貓哥的指點,包括他能夠帶團隊下來幫我開會,然後還把我留在鄭州,督促我用微信去講課。我感覺啊,這一路走來真的挺感謝每天農資的!

下面這個圖是我對我的銷售額做的一個對比,我把17年、18年這兩年從3月份~9月份的增長額統計了一下,簡單的做了一下對比,目的就是想讓自己瞭解清楚自己明年應該在哪個月份著重地下功夫。大家可以看一下,事實上還沒有到200萬,還差1萬。

从0到销量200万,一个90后农资新人3年的成长故事!

基本上,這三年我就是這麼做過來的。我講得也比較囉嗦,就跟流水賬一樣,但是我就是這麼一點一點做過來的,差不多講了一個小時。

3年中的小故事

剩下這點時間的話,我給大家分享一下三年來遇到的一些小故事。

1.大學生團隊名氣做臭了

之前不是跟大家說我們那有個大學生團隊嘛,剛開始搞的特別大。但是到了18年的時候,其實17年秋天的時候就出問題了。

因為他們在村裡開會的時候就各種承諾,可能就是過度自信了,總認為自己技術好,還能全部賒銷,可能就給農戶做了一些不太恰當的承諾(產量上),結果到了秋天以後,本來那年氣候也不怎麼樣,好多農戶產量特別差。反而在我這兒,沒有用他們套餐的,要比他們用套餐下來的產量高很多,而且花的錢少。

雖然那年,那個大學生團隊名氣搞的特別大,但是最後導致了特別嚴重的後果。

最後名氣也沒了,很多老百姓對他們也是非常反感……

然後我就特別佩服貓哥當初說的那句話,就是說他們能做成怎麼樣還不一定呢,如果他們能行,我們也行。

然後我就簡單地分析了一下他們團隊最大的一個錯誤,因為他們全部賒銷,所以他們就想了一個辦法,用他們的那種商業思維,去簽了一個小額的貸款公司,所有農戶的錢都是貸款公司去收的,收款的時候都是一些高大威武的光頭啊啥的,收款的時候也是說三天就三天,說好五天就五天,多一天都不能等你。

但是,有時候農戶秋天賣莊稼也不是那麼好賣,但是收款的時候,那個貸款公司就是很強硬的感覺,最後搞得好多農戶對這個大學生團隊直接反感了,特別反感,反正就是名聲做得很不好。

2.群裡的客戶關係處理

還有一個就是發生在我群裡的一個故事,就是16年,我第一年開店的時候,有個農戶一直在我這消費,然後17年、18年,每年我開會他都參加。

後來我講課,然後建了一個大群,群不都有群規、群管理嘛,我的群管理的比較嚴格,不允許亂髮其他東西。結果他就在群裡賣膏藥,然後我就給他說不要在群裡發,但是跟他說了以後,我感覺他就像故意一樣,還是照樣發,就是想要告訴別人他和我關係好,無論怎麼發我都不會踢人那種感覺。

後來這個問題我處理的也不怎麼好,就直接把他移出去了。移出去以後那個人就火了,他說我把他踢了,說我不在乎客戶關係,不在乎朋友啊……,最後搞的不歡而散。後來他也一直沒去我那拿過東西了,我就感覺這件事情我處理的不是很得當。

我記得貓哥以前跟我說過,在管理群的時候,最好找一個管理員去管,不要親自管,如果有人違反群規就讓管理員把他直接移出去,這樣也不至於說你在管理的時候礙於面子,管不好群等問題的出現。可是,當時他說的我也沒怎麼聽。然後這件事就處理的不太好。

還有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就是因為自己太忙了,把很多從16年就開始合作的老客戶給落下了。今年整體上來說,我比較注重新客戶,每次下地的時候也是去新客戶那比較多,然後就有老客戶跟我聊天的時候說,我現在客戶數量增加了,生意也做大了,就把他們這些老客戶給忘了,好多人都有意見了。這一塊我做的也不好。

以後老客戶這塊還是要重視起來。

對19年的一個計劃

貓哥之前說過哪個階段就要做哪個階段該做的事。現在的話,我感覺這第一個三年已經慢慢走過來,一步一步推到這了。

那明年的話,我的重點應該放到招人上,我要去招幾個人,然後想辦法把自己現在的固定客戶穩住,雖然現在有一定數量的客戶了,但是不能總想著每年都翻倍的去增長,應該停下腳步,放慢一點,去把服務搞好,爭取能讓之前的客戶都留下來。

最後這張圖片就是我對19年做的一個簡單的總結,就是“老貓指點+團隊協作+資源整合”。

从0到销量200万,一个90后农资新人3年的成长故事!

資源整合就是把我們用的工具,包括微信呀什麼的,把能用的資源全部用起來。然後包括老貓也是資源。

可能好多人會說,老貓19年還沒指點你呢,你怎麼就把他放上去了?其實,怎麼說呢,可能我也認為明年老貓可能不會指點我什麼,但是我想跟大家說真的是習慣。

我已經把老貓指點當成習慣了,有這種習慣其實挺可怕的,有時候也挺危險的,但是還是想感謝貓哥,感謝每天農資鼓勵我,讓我能走到現在。這三年來,我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會打電話跟他聊,他真的幫了我很多,感覺跟每天農資一起走下去,沒錯!

提問環節

1.想問問對於那些幫忙宣傳和帶人過來的老客戶,該如何維護?

答:根據我的經驗,幫你宣傳和帶人過來的老客戶。你可以逢年過節的時候,給他們送些禮品或者多跟他交流,最好不要在產品上給他少錢

,或者搞什麼特殊待遇,這樣最後自己可能真的會很難做。

下邊這張圖是我總結的關於那些關係比較今的老客戶的一些東西,分享給大家看一下:

从0到销量200万,一个90后农资新人3年的成长故事!

2.想知道怎麼實現現金銷售?

答:收現金的話就是我開始講的那樣:我最開始開店的時候不是也打算做現金嗎,但最後卻做不下去,然後我就問自己,憑啥?你要做現金總得憑點啥吧,如果你能找到自己憑什麼賣現金的理由,比如說你技術好,或者你的產品質量過硬……

總之你得找到別人願意掏現金的理由吧!

3.怎麼看砸價這個事?

答:其實我覺得砸價這個事,和產品有很大關係。就是如果你選的產品市場保護做的比較好的話,砸價的問題應該不會很嚴重。

再一個就是你在設計產品定位的時候。要定位好,哪些是利潤產品(能夠得到很好的市場保護)、哪些是大眾產品,利潤比較低,你都把定位好。如果有明顯砸價情況,在定位的時候你就別對它抱太大期望。

你如果能有自己的品牌,或者說在選產品的時候就選那種市場保護比較好的產品,就不會怕砸價這個問題了。

4.怎麼看待套餐這個問題?現在能不能做到全部都是你自己的東西?

答:我感覺套餐這個東西的話,我現在還沒做,就是老貓說的那句話:哪個階段就要做哪個階段的事兒。現在我才做了三年,我還沒開始做套餐,但是明年會開始做。因為前三年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如果套餐做得太早的話,農戶全部使用你的東西,肯定是有一定的風險在那兒的,如果莊稼長不好了怎麼辦,所以我覺得還是要在有一定的準備和基礎的時候,再去做套餐,會比較好一點。

答:不會講課沒事啊,你可以給大家講故事呀,講你遇到的農戶的故事,就當做跟大家聊天一樣。

再一個就是不管你要講什麼,一定要事先做準備,把要說的話全部寫出來,到時候可以直接念呀,微信講課有沒有人能看到你,就這樣多講幾次之後,慢慢的就會講了!

答:你可以一週一次或者每週三、四講一次,或者一週講兩次都行,主要就是看到哪個階段了。

比如說到了你們那產品用量最大、預計賣貨最多的時候,你就可以多講幾次。比如說莊稼到這個時期容易爆發什麼病害呀,你去地裡的時候發現什麼問題了之類的都可以講,這個講課頻率的問題,我覺得不需要可以去控制。

7.有的農戶你只要說了治療方案,有一部分就不會來了,這樣的農戶怎麼辦呢?

答:這個問題問得好。有時候,尤其是在群裡,人比較多,你就不要把特別明確的治療方案,以及產品怎麼搭配的給別人說的很清楚。你要記住你講課只有一個目的,你不需要告訴農戶怎麼去做。你只需要讓他們知道,遇到問題去找你,你能給他解決就行了。

不要說太多治療方案,你可以說一些比較學術的東西,最主要的是讓大家知道你懂,你能解決問題,而不是把具體方法告訴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