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基因:建築信息編碼簡史(二)

空間基因:建築信息編碼簡史(二)

你好,這裡是BIMBOX。

上一期我們說到計算機對自然語言的編碼,以及人們怎樣解決編碼中遇到的問題,這一期我們開始進入建築行業的信息編碼。

上次我們留了一個問題給大家:

如果編碼只需要考慮語言兼容的問題,為什麼光是北美地區就先後出現了三種建築編碼體系?比起語言編碼,建築編碼是不是有更復雜的問題需要解決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2018年新執行的標準名字:《建築信息模型分類和編碼標準》。

你看,我們說完了編碼,還有個重要的東西沒說,那就是分類。

上次說到的語言編碼Unicode,儘管它也會按照一定規則對編碼進行分類,比如把同一個國家的語言字符放到一起,但這個分類對人們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我們來舉另外一個例子:生物的分類。

食肉動物和圓形耳朵的動物

目前,人類已經命名的生物有170多萬種,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年1.5萬的速度在增長。科學家預計,地球上的生物可能有1億種以上。

你可以想象,如果把1億種生物的名字和編碼毫無規律的寫進一本詞典,對任何人都是沒有意義的。

於是人們開始對生物進行分類。早期的分類比較粗糙,中國的李時珍把生物分為植物和動物,植物分為草、谷、菜、果、木五種;動物分為蟲、鱗、介、禽、獸五種。

隨著被發現的物種越來越多,生物的分類越來越細緻,分類的層數也就越來越多。

現代分類方法把生物分為域、界、門、綱、目、科、屬、種八層,每一層都包含多個更低層次的分類,越是低層的同類相同點就越多,只有最底層「種」才對應著實際存在的生物。

就像是電腦裡的文件夾,一層一層的展開,只有最後一層裡才有實際的文件。

比如,貓就屬於:真核生物域、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貓科、貓屬、貓種。

空間基因:建築信息編碼簡史(二)

這種像樹一樣展開的分類方法,叫做結構化分類,也叫線分類法。用這種分類方法進行編碼,有幾個好處:

第一,操作更人性化。比如研究貓科動物的人,可以在「貓屬」這個小類別裡把貓編號為1,虎編號為2,不需要考慮和犬屬裡面狗的編碼會不會衝突,也不必花心思去研究犬屬的編碼。

第二,擴容性好。新發現一個物種,只需要把它按照一定特點放到相應層面的分類裡,按順序往下編碼就行了,對其他分類的編碼沒有影響。實在需要的話,可以在某一層重新創建一個新的分類。

第三,編碼的檢索非常高效。你要查找貓,只需要知道貓大概屬於哺乳動物這一個綱,就可以完全忽略其他的域、界、門、綱裡成千上萬的物種,搜索量大大減少。

第四,數據可以分級管理。比如,一個專門研究食肉類動物全球分佈情況的專家,可以在「目」這個層面調取「食肉目」,它自然就包含了裡面貓科、犬科等所有動物,而不需要再往下逐層查找。

現代動物的分類已經很統一了,但它並不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尤其是第四點,分級管理。

對於一個研究食肉動物的專家來說,這種分類方法當然很好,但如果一個人專門研究所有「圓形耳朵的動物」,那他就得自己去很多類別裡自己查找再彙總,就會覺得這個分類方法不怎麼好用。

通過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像文字編碼這種很少需要人類參與的活動,對分類的需求比較低。工程師不需要記住所有文字的編碼,只需要事先選好一個編碼格式,每個文字使用的時候自動調取就行了。

而像生物研究這種需要人類深度參與的體系,對分類的要求就很高。

建造者們的分類方法

回到我們的主題。

建築業是一個需要人深度參與的行業,而且不同層面的人所需要的數據完全不一樣。有的人負責採購物資,有的人負責規劃工序,有的人負責招投標,有的人負責投資戰略,如果把所有建築信息一股腦丟給他們,就等於是什麼都沒給。

所以,建築業的編碼同樣需要按層次分類。不同分類方式對不同需求的人來說,也是有好有壞。

我們今天先請出第一個建築信息分類編碼標準——Masterformat

1963年,美國建築規範協會CSI聯合加拿大建築規範協會CSC,共同發佈了CSI建築規範格式,目標是用於項目檔案管理、造價管理和編寫組織規範。到了1978年,這兩個協會又對它進行了修正,頒佈了Masterformat第一版。

我們不看發佈者對它的功能定義,先看看它是怎麼給建築信息分類的。

最早的Masterformat一共有16個分類,主要是按照工種工藝和材料來區分。

空間基因:建築信息編碼簡史(二)

最早的Masterformat小的分項一共也就160多種,所以不需要多層分類,總共就兩層,在大分類下就是一層具體的項目。每個小項由5位編碼組成,前兩位代表它所在的分類,後三位是對自身的編碼。

比如,第三類混凝土工程進一步分成了9個項目,分別是03300現澆混凝土、03400預製混凝土、03900混凝土修復和清潔等等。

空間基因:建築信息編碼簡史(二)

這個版本的Masterformat主要是面向房建項目,一直維護到1995年。

後來,很多新的產品、材料和工藝湧入建築業,機械和管道越來越複雜,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市政和工業項目需要編碼。這些新的信息都無法編排到Masterformat1995裡面。

於是在2004年,CSI發佈了Masterformat2004版,把原來的16個類別擴展為50個類別,又把這50個類歸納到六個分組裡。

這六個分組分別是:招投標與合同需求、通用需求、設施建設、設施服務、場地和基礎設施、工藝設備。

從2010年開始,CSI每隔一到兩年對它進行一次更新,一直保持著六個分組、50個大類別的基本框架。最新版本是2018年6月版。

新版的Masterformat雖然列出了50個分類,但並沒有對所有分類進行編碼,比如15~20、29~30、36~39等大類都是空的,留給未來擴展用。

空間基因:建築信息編碼簡史(二)

新版Masterformat編碼的分層也更加詳細,編碼共分為三組,每組兩位數,高層類別的後幾位編號用00補位。

比如「03 00 00」代表最高層的第3類,混凝土;「03 20 00」代表混凝土大類裡面的第20小類,混凝土加固。

其中第二層的編碼比較特殊,當第一位不為0,第二位為0的情況下,可以多展開一層,比如「03 40 00」預製混凝土,可以進一步分為「03 41 00 結構預製混凝土」和「03 45 00 建築預製混凝土」。

第三層編碼需要進一步分類的時候,就在後邊加一個點,然後補兩位擴展編碼,比如「03 11 13」現澆混凝土成型,可以進一步細分,「03 11 13.16」是其中的混凝土支護分項。

這樣,Masterformat就形成了最多五層的樹狀線性分類。

空間基因:建築信息編碼簡史(二)

就像前面我們舉例的生物分類一樣,Masterformat採用這樣的分類方法,能夠帶來操作人性化、擴容性好、檢索快速,以及數據分級管理幾個優勢。

前幾個優點比較好理解,我們重點說一下樹狀分類法的第四個優勢:數據分級管理。

比如你把Masterformat用作工作流程管理,那麼高一層的任務就可以包括低一層的所有任務,當每個負責較低層次的人員追蹤並提交任務進展的時候,高一級別的任務也就可以自動進行數字化追蹤。

如果你把Masterformat用作成本計算,也可以通過逐層分解來實現數據的管理。負責混凝土用量的人只需要在03 00 00這一個大類裡計算人材機料,而不需要在意其他層次的類別。比他負責的層次要高的人員,可以了把他的數據直接拿來用。

實際上,歐美和中東地區的很多項目,雖然項目形式各不相同,但工程量清單、招投標文件、項目執行規範的編排,採用的都是Masterformat體系,文件編制後可以用計算機進行管理,也方便不同項目的數據互通。

從前面的內容你可以看到,Masterformat是把一個建築的建造過程拆解成不同的工序、材料和設備,然後再把這些拆解好的項目分門別類進行編碼,所以我們說Masterformat是面向工種和材料的編碼方式,這一點請你記住,後面還會和其他編碼方式做比較。

Masterformat,遠不是終極解決方案

在生物分類的例子最後我們說到,現代的生物學分類方法對於研究食肉動物的專家來說很好用,但對於專門研究所有「圓形耳朵的動物」的人來說,就不怎麼好用。

同樣,面向工種和材料的Masterformat,對於建設單位來說已經很好用了,但對於其他人,比如投資方或者設計師,就不是很友好了。

我們來看看對於這些人來說,建築信息編碼都用來做什麼,以及用Masterformat來完成這些任務的缺點:

第一:投資估算

項目的投資數據分為方案階段的估算,初步設計階段的概算和施工設計階段的預算。概算和預算的計算方式都是先計算工程的材料、人力、設備等直接費用,再計算費率得到,可以按照材料和工種進行分解。

而在項目大前期的估算階段,還沒有細部設計,這些費用是算不出來的。

甲方的投資估算,一般都是根據歷史項目的數據分析,把類似的建築花了多少錢拆解成小的分類,然後把這些小分類按照新建項目的構成比例組合到一起,從而估算出新項目的投資。

每一個被分解出來的小分類,在歷史項目的投資佔比,就反應著這種分類方式的敏感性。

Proffenberger在一項對編碼體系的研究中公佈了這樣的結果:企業對已建成項目的投資數據進行分析的時候,Masterformat體現出的敏感性比較低。比如辦公樓項目,混凝土佔整個工程投資比例為2%~32%,磚石為0%~20%,金屬為0~21%,木材為0~38%。

這就意味著:這個項目木材多一些石材少一些,那個項目可能就沒使用磚石,每種材料都在一個很大的範圍裡上下波動,這在估算新項目的時候誤差就會很大了。

除了對單個項目的估算,對於長期經營活動中數據的積累和分析,Masterformat也顯得力不從心。

第二:對設計的指導

在方案設計和估算完成後,就是初步設計和深化設計。如果方案階段使用的是面向材料和工種的分解,數據就很難指導深化設計。

對於設計師來說,只能按照項目的構成和使用部位來做限額設計,比如樓板總面積、柱子的總體積等,如果把這些數據都融成一鍋粥,就沒有意義了。比如估算階段預計混凝土使用量為2萬方,木材使用量為20噸,然後告訴設計師,按照這個限額來進行深化設計,設計就蒙圈了。

美國建築師學會出版的《建築師使用手冊》也說到:「面向材料和工種工程的投資分解和編碼體系,不適合項目設計階段的投資控制。」

CSI在一開始頒佈Masterformat的時候也說了:目標是用於項目檔案管理、造價管理和編寫組織規範。

第三:動態成本控制

工程投資是一個動態過程,甲方的投資是分批給乙方的,打完地基給一筆錢,起完標準層再給一筆,不同的分包結算也是動態的。

比如預算中有「C40混凝土牆」這個分解項,但這一項可能分佈在地下和地上的各個樓層,Masterformat很少考慮施工先後順序帶來的任務安排變化,因此對工程任務組織和分解表達不夠充分,也就很難符合動態成本分析的需求。

再比如,同樣的混凝土材料和工種,在預算裡可能分佈在不同的分包合同裡,在對比概預算和結算來支付工程款的時候,把所有材料大鍋燉的Masterformat也會帶來一些衝突。

空間基因:建築信息編碼簡史(二)

在這裡需要強調一下,這幾個缺點,只要有人工介入,雖然麻煩一點,也都是可以解決的。而當我們說一個編碼體系的分類方式是否好用的時候,所指的一定是用計算機進行編碼,並進行自動的數據計算和分析。

在上一期內容裡我們已經講了,想通過自然語言的介入,把一個已經定義好的編碼規則進行擴容,一定會帶來體積大、效率低,甚至是編碼衝突的問題。

所以,當一個編碼體系的分類方式明顯不適合一類人的時候,更好的辦法不是在原有基礎上修修補補,而是設計一套新的編碼體系。

當然,別忘了我們也說過,為了解決一個麻煩而創造一個新編碼體系,也很可能會帶來新的麻煩。

投資方為了解決這幾個麻煩,該怎麼設計新的編碼體系,又會帶來哪些新問題?這就是我們下一期要講的內容。

歡迎你把問題和想法留給我們,我們會在後面的內容裡補充給大家。

有態度,有深度,BIMBOX,咱們下期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