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法明年正式實施,電商或許迎來大洗牌,阿里京東反應不一

五年磨一劍,千呼萬喚始出來!

《電商法》將於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對於廣大消費者來說,確是一個喜大普奔的好消息,今後將有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對於電商來說,將迎來大變局的時代,或許將迎來大洗牌之勢。

電商法明年正式實施,電商或許迎來大洗牌,阿里京東反應不一

高速發展背後缺乏法律管制,消費者成為弱勢群體

據數據統計,2017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29萬億元,移動支付交易額達200多萬億元,位居全球前列。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網絡零售額達7萬億元,約佔全球的50%;全球電子商務企業前10中,中國企業佔據了四席。

電商法明年正式實施,電商或許迎來大洗牌,阿里京東反應不一

電商高速的發展不可避免地會帶來諸多問題,虛假宣傳、假貨氾濫、產品質量、售後服務等問題層出不窮,法律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總有商家在法律灰色地帶的危險邊緣試探,一次次收割“韭菜”後滿載而歸。

近年來,消費者委投訴無門的案例數不勝數,最終只能含著淚默默啃下苦果,因此對電商領域立法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電商法明年正式實施,電商或許迎來大洗牌,阿里京東反應不一

無證經營開網店,放肆刷單刷口碑

電商之所以能持續高速增長,除了馬雲、劉強東高瞻遠矚一手創立了電商平臺,還依靠眾多個人商家的蜂擁進駐,那就是開網店。開網店的手續沒有實體店那麼繁瑣,而且成本極低,最重要的無需辦理營業執照,造成了商品質量參差不齊等現象滋生。

更有甚者為了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不惜跨越道德底線,採用刷單行為提高店鋪的信譽度和可信度,造就口碑炸裂、超高人氣、銷量爆炸等假象,所以消費常買到高評價卻低質量的商品。

據報道,刷單評價造假的行為甚至形成了系統完備的灰色產業鏈,大部分個人商家店鋪或多或少存在刷單行為。

電商法明年正式實施,電商或許迎來大洗牌,阿里京東反應不一

《電商法》兩大新規成亮點,發力整治電商亂象

一、電商經營者需辦理營業執照

電商法第十條明確規定包括自然人在內的電商經營者需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也就是說電商需要辦理營業執照,以往一張身份證就隨意開網店的情況將不復存在。

隨著這項新規的加入,無證經營必將成為歷史,商家將會更注重商品質量,更注重售後服務,當然最重要的是能清退一部分“黑心”商家,線上購物環境將會得到整治,改善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電商法明年正式實施,電商或許迎來大洗牌,阿里京東反應不一

二、電商經營者需要上繳稅務

因為無需納稅,所以大批量商家爭先湧入,商家越多,出現的問題也越多,此項新規必然會清退一大部分商家,因繳稅對於入不敷出的商家來說,也可能因此倒閉,同時可避免代刷信譽的問題。

此次,電商法推翻了2008年免除自然人網店工商登記義務的規定。而政策一出臺,對C2C模式的淘寶影響不亞於8級強烈地震。

電商法明年正式實施,電商或許迎來大洗牌,阿里京東反應不一

如果按照淘寶2017年4.82萬億的GMV(成交總額)來計算,按照17%的增值稅來計算,淘寶賣家需上交8194億的稅收。相當於上百萬個人淘寶賣家將和線下經營者一樣,按照經營納稅流程依法進行登記納稅。

這次電商法宣佈的兩大新規,對於電商來說確是當頭一棒,無數個人商家將被面臨清退的風險,對於消費者來說卻是個歡欣的好消息,不僅優化了購物環境,還提升了商品的質量,這都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

電商法明年正式實施,電商或許迎來大洗牌,阿里京東反應不一

互聯網圈大佬怎麼看?馬雲就此發表看法

“電子商務法應該具有國際性、前瞻性,希望能夠增添促進電商發展的內容,電子商務法立法並不成熟。”馬雲如此說。

“如今,互聯網是強勢經濟,實體經濟反而是弱勢經濟,電子商務法應當儘快出臺並執行,落實市場主體准入,加強事中監管,以及解決與線下並不一致的稅收流失問題。”京東負責稅務與資金的副總裁蔡磊表示。

電商法明年正式實施,電商或許迎來大洗牌,阿里京東反應不一

曾經電商比實體店享受更多特殊的待遇:可以無照經營、可以不繳納稅收、可以無固定經營場所……這些待遇背後是競爭的不公平和對實體經濟的傷害,電商法明年即將施行,電商們會瑟瑟發抖麼?各位對於電商未來的發展又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